劉夢晨 完顏鴻睿
摘? 要:詞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的范疇,是發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就目前來看,其教學現狀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的認知和學習環境受限等。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合理運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興趣。傳統游戲具有思想性、整體性、創新性和安全性,將其應用于詞匯教學中,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水平。
關鍵詞:新課標;傳統游戲;英語詞匯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英語課程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其中,在培育文化意識中要求學生能夠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樹立國際視野,堅定文化自信。同時,《課標》指出詞匯學習不只是記憶單詞的音、形、義,更重要的是在語篇閱讀中通過聽、說、讀、看、寫等活動,理解和表達與各種主題相關的信息或觀點。
游戲作為小學英語詞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織形式,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鼓勵他們在真實的語境中使用目標語言。傳統游戲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將其引入英語課堂,既能豐富英語課堂教學手段,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方法單一
大多數小學教師在教學英語詞匯時,教學方式過于注重單詞的記憶,課堂教學形式單一,主要采用的是反復教讀和抄寫的方式,使得詞匯教學效率較低。而且模式化的單詞機械操練,無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讓學生掌握詞匯的基本拼寫和意義,但缺乏對詞匯的實際運用和語境理解,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師需要探索多種教學方法,如通過游戲、歌曲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詞匯的記憶效果。
(二)學生認知局限性
由于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認知和接觸機會不足,使得他們對英語詞匯的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和局限性。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認知主要依賴于教材和教師的教學,但許多教師沒有提供足夠的輔助活動或材料來豐富課堂,導致他們對英語詞匯的認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學生的學習體驗單一。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通過實際的語言環境和語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詞匯。
(三)學習環境限制
學生的日常英語學習環境有限,缺乏英語口語交流的機會,不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發生聯系,使得學生無法在實際交流中運用所學詞匯,這給他們的英語詞匯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通過創設情境、模擬對話等方式,來增加學生的英語口語交流機會,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詞匯運用能力。
(四)學生前攝抑制
由于英文字母的學習過程中容易與漢語拼音混淆,學生在學習英語詞匯時,可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對英語詞匯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干擾。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前攝抑制的引導和糾正,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前攝抑制的影響。
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小學英語學習中出現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認知局限性、學習環境限制和學生前攝抑制等問題,其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第一,教師教學觀念陳舊。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單一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不夠靈活多樣,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如純講解、機械重復等,缺乏啟發式、探究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二是教材的編寫和設計不夠科學合理,缺乏針對性和趣味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第二,學生個人能力有限。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有限,這也是導致學生認知局限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資源也對其認知產生了影響。比如,學生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等都會影響其英語學習的效果。同時,學生的英語學習資源也比較單一,缺乏多樣性和豐富性,這也限制了學生的認知發展。
第三,學習資源限制。小學英語學習環境的限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校和家庭的英語學習資源不足,如缺乏英語角、英語課外讀物、英語電影、英語游戲等。二是小學英語教學場所和設施的不足,如缺乏英語實驗室。
三、傳統游戲融入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原則
傳統游戲起源于地方民間,富有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氣息,因此存在著地方差異性與時代局限性。若不考慮時代發展特征和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直接將傳統游戲生搬硬套至英語詞匯教學中,將無法充分發揮其教育意義,無法充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因此,在實際英語詞匯教學中,融合傳統游戲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思想性原則
傳統游戲經過多個時代的傳承,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因此,在進行傳統游戲與英語詞匯教學融合時,需要將不符合時代精神的部分加以改變,賦予符合時代內容的思想內涵。正如《課標》指導思想中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德智體美勞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整體性原則
首先,在教學中運用傳統游戲活動時,教師需要將游戲背后的文化源起、游戲規則和與英語詞匯教學融合時的學習目標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對傳統游戲產生整體認知的意義,從而促進文化意識和語言能力的發展。其次,教師在設計游戲時,需要考慮到全體學生的需要,保證學生的全員參與,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創新性原則
傳統游戲經過長時間的流傳,形成了固定的規則和玩法。在開展傳統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學情和教學內容,適當選擇和改編游戲的實施方式,豐富傳統游戲的內涵,靈活處理教學內容與游戲之間的關系,達到傳統游戲服務于英語詞匯教學的目的,提升課堂效率,發揮游戲育人的優勢。
(四)安全性原則
傳統游戲中存在競技類、對抗類活動,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學生對此類游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可能因為過度投入而引發安全隱患,教師應密切關注游戲的實施過程,最大限度地消除游戲中的安全隱患。
四、傳統游戲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傳統游戲想要恰當地運用于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首先,需要教師提前收集和梳理傳統游戲項目,了解游戲的規則;其次,教師需要根據英語課程的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選擇和改編相應的傳統游戲,讓游戲具有可操作性和文化傳承性,服務于英語詞匯教學活動。下文將以部分傳統游戲為例,具體說明:
(一)手影游戲
手影游戲是民間傳統游戲的一種。游戲玩法是利用一面墻,一束燈光和手勢的變化,創造出一系列惟妙惟肖的動作形象,深受兒童的喜愛。
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We love animals”第二課時的詞匯時,教師運用了該項游戲。本節課的重點是學習5個關于動物的詞匯duck,bear,pig,cat,dog。教學伊始,教師創設了Sarah一行來中國旅行看手影戲的情境,隨后在呈現生詞時,將教室燈光關閉,利用幕布和手電,現場為學生表演了動物手影,讓學生猜測是哪種動物,再進行詞匯教學。學生在好奇和興奮中觀察每個手影的細節,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詞匯,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在操練環節,教師還教授了學生關于手影的表演細節,部分學生還拓展了rabbit,tiger等動物的手影。從而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表演、自主猜測、自主學習。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科普了手影游戲的歷史由來,讓學生了解其背后的傳統文化意義。在本節課中,學生在觀察、模仿、聽讀、實踐中學習了詞匯,同時也增強了民族文化認同感。
(二)擊鼓傳花
擊鼓傳花是中國古代傳統民間酒宴上的助興游戲,屬于酒令的一種,又稱“擊鼓催花”。游戲規則是數十人圍坐一圈,其中一人手拿小花,一人擊鼓,鼓聲響起時,參與人員傳遞小花,鼓聲停止時,花落誰家,就由誰上臺表演節目。
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My week”第二課時的詞匯時,教師改編了此游戲形式。本課中,學生需要掌握一周七天的英語詞匯。部分單詞如Wednesday,Thursday,在掌握上有一些難度。教師將一周七天的英語單詞卡片張貼在小鼓上,開展擊鼓傳花游戲,依次敲擊每個單詞,學生依次傳遞手中小球。教師著重在以上兩個難點單詞中多次停止,旨在讓學生多讀多練,學生在聽、讀、看中鞏固內化詞匯,發展語言能力。
(三)跳房子
跳房子,也叫跳飛機,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體育游戲之一,趣味性、娛樂性極強,曾深受廣大兒童的喜愛。在有些兒童游樂場、公園和小學操場等都會有跳房子游戲的位置。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兒童們在地上畫起“跳房子”的九個格,便可以組隊玩耍。
如在教學人教版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How many”第二和第五課時的詞匯課時,教師使用了此游戲。這兩節課的教學重點是1到10的英語詞匯。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將學生帶到跳房子游戲場地,將1到10的英文詞匯填寫到改造后的十宮格內,在小黑板上列舉4道10以內的英語加減法,讓學生根據得數進行跳房子游戲,并讀出所跳英語數字,寓教于樂,學生在歡聲笑語中鞏固詞匯。
再如,在執教人教版英語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My friends”第二課時的詞匯時,教師改編了跳房子游戲。本節課的重點是幾組對立的形容詞tall,short,thin,strong。教師將學生之前學過的對立形容詞和本節課的詞匯整合,統一填寫到“房子”中。隨后,對學生進行有梯度的游戲練習。在第一階段,學生需要跳到小黑板中呈現的形容詞并讀出詞匯,以小組競爭形式,用時最少者獲勝。在第二階段,學生需要跳到小黑板中所呈現形容詞的反義詞并讀出詞匯,繼續競賽。學生在跳房子活動中,充分調動眼、腦、口、腳,多感官并用,激發了學習興趣,鍛煉了思維品質和合作能力。
(四)投壺
投壺是中國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游戲,也是一種禮儀。在戰國時期較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發揚光大。投壺是把箭向壺里投,投中多的為勝。
如在執教人教版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There is a big bed”第五課時的詞匯時,教師運用了投壺游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幾個方位詞,如in front of,behind,between,beside,above等。由于此類詞匯較為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教師將壺編上序號并有序排列,利用位置幫助學生以視覺形式理解生詞含義。隨后通過投壺游戲操練單詞,如操練詞匯in front of(在……之前),學生需要投射中目標所在的壺,投射中朗讀單詞一次,投射不中朗讀單詞三次。通過此游戲,學生既深刻掌握了抽象的英語方位詞知識,又充分發展了語言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詞匯學習是英語學習中既重要又艱巨的一項任務。《課標》對學生的詞匯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革新教學方式,創新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豐富課堂詞匯操練手段。傳統游戲作為中華優秀文化的載體,在培養學生文化意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將傳統游戲應用于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課堂,既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又能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發展語言能力。未來,小學英語教師應在《課標》的指引下,充分挖掘傳統游戲中的精華部分,注入時代因素,不斷革新,讓傳統游戲與小學英語詞匯課堂教學有機融合,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賀曉梅.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將民間游戲融入小學英語教學[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95-96.
[3]祝華琳. 談傳統民間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18(29):84-85.
[4]胡文萍,肖芳. 傳統民間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群文天地,2012(21):186+188.
(責任編輯:孫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