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頗欽·蓬拉軍
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需要各國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獨特道路。經過長期的實踐,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條以人為本、文化繁榮、環境友好、和平發展的道路。
中國對和平發展的承諾決定了其外交方針。中國不尋求霸權或對抗。雖然有些人炒作中國的崛起具有侵略性,但事實并非如此。中國的國防政策仍然是防御性的,其軍費開支在合理的范圍內。中國2021年的國防預算僅占其GDP的1.3%,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與此同時,美國的軍費開支超過8000億美元,占GDP比重達3.5%。
中國積極應對全球格局變化所帶來的挑戰。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中美元首會晤時所強調的,中美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變對方是不切實際的,沖突對抗的后果是誰都不能承受的。盡管中美兩國存在競爭,但雙方承諾在氣候行動、全球健康和糧食安全等共同關心的領域進行溝通。這表明大國關系可以通過合作得到改善和加強。

這是2023年11月21日在泰國曼谷拍攝的中泰合作建設的“粉線”單軌列車。


這是2023年4月25日拍攝的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市場”展會上的泰國主題展位。
合作共贏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成為深化全球伙伴關系的指導理念。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的10年間,已有150多個國家參與其中,相關國家的總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以上,在數千個項目上投資超過1萬億美元?!耙粠б宦贰背h為最需要幫助的地方提供了發展資金,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從更大意義上來說,“一帶一路”倡議體現了中國的國際合作理念,即通過合作,可以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中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主要體現在開展項目聯合磋商、公開采購、地方能力建設、綠色發展,以及為合作伙伴提供可負擔的融資。在可持續性方面,新的債務框架能確保負責任的貸款,為共建國家創造數十萬個工作崗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正在推動各項目采用低碳出行方式、可再生能源和具有氣候韌性的基礎設施。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已做好準備,在質量、透明度和可衡量的當地效益的基礎上,將合作推向新的高度。通過貿易、創新共享和改善跨境互聯互通,這將更好地促進中國和合作伙伴的包容性增長?!耙粠б宦贰眹H合作高峰論壇、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看中國?聽世界”論壇等平臺為深入探討中國式現代化和“一帶一路”合作提供了寶貴的對話機會,而不同的見解則為加深國家間的信任和理解、推進負責任的發展提供了啟示。
中國通過科技創新為人類進步作出的巨大貢獻令人印象深刻。2022年,中國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超過3萬億元。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戰略領域的重大投資正在帶來紅利。例如,中國的太陽能和風能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30%以上,中國的科研工作者在核聚變能源方面也取得重要突破。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衛星系統已經可以與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相媲美,并正在不斷擴大其在民生領域的使用范圍。這些創新不僅助力中國實現綠色現代化,也為世界提供了“去碳化”所需的解決方案。在技術和發展方面,中國深知科技進步應造福全人類,并通過“數字絲綢之路”等平臺,積極分享專業知識,推廣技術標準。
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不僅重視物質進步,還重視文化傳承、社會和諧與生態文明,強調在人類進步的各項指標中實現均衡發展。中國推行的植樹造林計劃,使全國森林覆蓋率增長近25%。中國十分重視保護傳統醫藥、藝術和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在實現全面脫貧的基礎上,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取得更大成效。
總之,我們共同的地球面臨著復雜的挑戰,需要合作而非對抗,需要伙伴關系而非兩極分化。中國在人類文明的百花園里播種的是鮮花而非荊棘,她致力于與全世界一同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果,使所有國家都能共同繁榮。這是通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