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實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可應用任務型教學法,以閱讀文本為基礎,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個階段提出不同任務,驅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閱讀活動,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發展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文章結合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從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個階段詳細分析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實施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任務型教學法;應用策略
作者簡介:丁萍(1986—),女,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鎮江安實驗學校。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閱讀內容,掌握閱讀策略,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語言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倡“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的教學方法。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采用任務型教學法開展閱讀教學,讓學生體驗多樣的活動,應用多種方式學習英語知識。
采用任務型教學法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依據閱讀內容設計學習任務,驅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完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和應用英語知識,發展語言能力??紤]到任務型教學法的特點,教師可以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三個階段設計閱讀任務,驅動學生深入閱讀英語文本[1]。
一、閱讀前任務
教材是教師設計閱讀教學活動的依據。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按照“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的思路編排,每個單元都設置了話題,教師可以結合譯林版初中英語教材引導學生通過體驗、實踐等方式學習和應用英語知識,發展多方面能力[2]。在學生閱讀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前,教師可以借助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掃除學習障礙,引導學生為深入閱讀文本做好準備。
(一)提出任務,引導思考
在帶領學生閱讀英語文本前,教師可以提出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在課前初步了解閱讀文本的內容、思考相關主題,促使學生進入積極的閱讀狀態。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要在布置任務前深入研讀英語文本的內容,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據此提出任務,驅動學生遷移已有認知預習,做好閱讀準備。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5“Wild animals”前,教師可以結合Reading部分的文章設計預習任務,引導思考學生與熊貓相關的內容。教師可以先在微信群或其他交流平臺分享與熊貓相關的視頻的鏈接,用動態、直觀的熊貓生活場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提出預習任務:請根據教師分享的視頻總結熊貓的特點,并嘗試用英語表達出來。在筆者布置這一任務后,學生紛紛開動腦筋,踴躍作答,給出了“Although pandas are fat, they are very strong.”“Although pandas are tall, they are very cute.”等答案。
由此可見,在開展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初步學習教學內容、思考相關主題,這有利于學生后續深入閱讀文本,也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
(二)鼓勵預測,培養習慣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閱讀文本時簡單預測文本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后續課堂教學環節更好地走進閱讀文本,同時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增強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6“Food and lifestyle”前,教師可以結合Reading部分的文章設計閱讀任務。這篇文章的插圖與文本內容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據此預測文本的具體內容。在學生閱讀前,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分析插圖的任務:請觀察教材中的插圖,猜測Reading模塊的文章討論了什么食物和什么樣的生活習慣。在筆者布置這一任務后,學生細心地觀察插圖,提出了不同的猜想,如“Kitty seems like eating vegetables and dancing.”“Daniel seems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等。在完成預測任務后,學生的閱讀興趣會增強,他們會更加想要了解文本內容。教師可以把握時機,帶領他們閱讀文本,探尋關鍵信息,驗證猜想。
在開展閱讀教學前,教師也可以布置預測閱讀任務,指導學生有效預習,幫助學生奠定深入閱讀的基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積累知識,掃除障礙
要有效理解閱讀文本的內容,學生需要積累大量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學習經驗,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具有較豐富的知識儲備量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更順利地走進閱讀文本,深入探尋文本內容。但是英語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很難在課堂上詳細講述每個單詞,幫助知識儲備量較少的學生深入閱讀英語文本。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布置積累基礎語言知識的任務,幫助學生豐富知識積累、掃清閱讀障礙。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3“Welcome to Sunshine Town!”前,教師可以結合Reading部分的文章設計積累語言知識的任務,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學習單詞。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學習任務:1.閱讀Reading模塊的文章,記下自己不熟悉的單詞,并根據上下文猜測其意思; 2.查詞典了解這些單詞的意思;3.和同桌交流自己學到的單詞。在完成上述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掌握自主學習單詞的方法—在具體語境中猜測單詞的意思,查閱字典了解單詞的含義。
在任務的影響下,學生需要遷移已有經驗,有目的、有方法地閱讀文本、學習單詞,為在課堂上進行深入閱讀做好準備。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完成課前閱讀任務積累語言知識和學習經驗,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習效果。
二、閱讀中任務
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使用各種閱讀策略,帶領學生深入、有效理解閱讀文本。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以閱讀文本為基礎布置閱讀任務,驅動學生有效學習。
(一)通過略讀了解大意
略讀指的是通過簡略、快速閱讀提綱挈領,把握閱讀材料的基本內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閱讀方法,又稱泛讀。在進行略讀時,學生需要快速瀏覽文本內容,抓住文本標題、段首句等內容的關鍵信息,對文本內容形成整體認知,并初步感知作者的寫作意圖[3]。在進行略讀時,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讀思結合能力會得到鍛煉。為了引導學生略讀閱讀文本,教師可以依據文本標題、段首句或文章首尾句提出閱讀任務,讓學生能夠順利獲取信息、了解文本大意。
仍以“Welcome to Sunshine Town!”單元的教學為例,在Reading部分的文章中,作者簡要介紹了Sunshine Town的基本情況。根據文章內容,教師可以提出如下任務:“Please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very paragraph, grasp the key information and outline the relevant content.”。在完成這一任務時,學生會將視線集中在每段的第一句,收集關鍵信息,分析該段落的具體內容,由此對文章形成整體認知。
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還應當適時組織展示活動,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學到的內容。在筆者組織展示活動時,有學生分享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This article introduces four places: parks,shopping malls, Chinese restaurants and theaters. Then it describes the entertainment life in the town.”。
(二)通過細讀剖析文本
細讀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方法,也是閱讀者應當具備的基本技能。細讀即仔細地閱讀,為此閱讀者需逐字逐句地咀嚼文本,甚至深入字里行間,從而準確理解文本的內容和意義。在細讀時,學生需要以略讀形成的整體認知為基礎,仔細閱讀各段落內容,分析文本細節,提出自己在閱讀時遇到的問題或分享自己形成的新觀點,由此達成深度學習的目標[4]。通過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準確了解文本內容,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發展閱讀能力。為了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教師應根據學生略讀的情況提出細讀任務,驅動學生仔細閱讀文本內容,深入思考相關問題。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英語教材九年級下冊Unit 2“Great people”時,教師可以結合閱讀Reading部分的文章設計閱讀任務。這篇文章有兩條線索,時間明線是人物的人生經歷,事件暗線是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及人類身上的美好品質。梳理時間明線后,學生會對文本內容形成整體認知,而事件暗線則可以成為學生細讀的依據。因此,教師可以設計梳理事件暗線的任務,讓學生深入閱讀文章,提取關鍵信息,完成“事件暗線梳理表”(如表1)。
受任務驅動,學生會細讀文本,將視線集中在關鍵信息上,以順利填寫表格。由此,學生既可以了解具體事件,又可以感受到文章主人公的探索精神。
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可以隨機選擇一名學生,鼓勵其展示學習成果。此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成果介紹背景知識,如Armstrong生活的時代的信息等,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那個時代探索月球的艱難,了解Armstrong的探索精神。
三、閱讀后任務
在學生閱讀文本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輸出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得到鍛煉,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在英語閱讀課堂上,學生通過完成不同任務理解了文本內容,掌握了語言知識,鍛煉了語言技能,這為學生討論閱讀內容提供了便利。為鞏固學生的閱讀成果,教師要設計多樣的語言表達任務,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幫助學生有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一)復述文本
復述文本的過程,也是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表達自己的意見的過程。在完成這一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鞏固學習成果,還可以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英語教材九年級上冊Unit 4“Growing up”時,教師可以結合Reading部分的文章設計閱讀任務。教師可以布置讓學生回顧文章內容后總結Spud Webb在不同時期取得的成績的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需要復習閱讀文本,并據此組織表達內容。在筆者布置上述任務后,有學生總結了以下內容:“In junior high school, he got 20 points in his first game;in high school, he became leader of the team and was named Player of the Year in Texas;in college, he won a scholarship.”。此后,教師應當評價學生的復述成果,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二)扮演角色
學生往往對角色扮演活動十分感興趣,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靈活應用語言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應用任務型教學法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也可以設計角色扮演任務,鼓勵學生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4“Finding your way”時,教師可以結合Reading部分的文章組織角色扮演活動。教師可以提出如下任務:請擔任導游,用英語介紹游覽動物園的路線。此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積極地組織語言,描述游覽動物園的路線。在學生做好準備后,教師可以提供展示平臺,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學生分享之后,教師應指明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建議,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實施閱讀教學,使學生受任務驅動,成為閱讀活動的主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多種多樣的閱讀活動中深入理解文本內容,鍛煉語言技能,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在實施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立足英語教材的特點,依據閱讀文本內容,設計層層遞進的閱讀任務,驅動學生逐層深入地閱讀英語文本,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積累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讀有所獲。
【參考文獻】
[1]綦瑋.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21(42):32-33.
[2]楊紫薇.淺談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0(18):213-214,218.
[3]連秋香.新課標下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20(17):137.
[4]梁樂娟.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