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剛 魯志軍
勞動教育是一種綜合性教育,旨在幫助學生樹德、育美、強體。在實施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厚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對此,長沙市天心區梨塘小學(以下簡稱梨塘小學)根據《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和《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等相關文件要求,以傳統文化為參照,構建特色課程體系,開發梨塘小學特色勞育課程。
一、主題課程——以問題驅動根植文化之魂
為了讓學生體驗豐富的文化內涵,學校的主題課程以任務為中心,以學科概念和原理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參與真實的活動項目,在實踐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學校根據南“梨”灣勞動實踐基地種植果蔬的規律,梳理出體現勞動精神、勞動價值、勞動習慣、勞動技能的主題課程。例如科學組教師牽頭的“梨之語”主題課程融合了音樂、美術、科學和勞動學科,通過設定主題目標,引導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參與,共同探索項目知識。該課程包括繪制梨花、養護采摘梨果、制作美食等。所開設的主題課程能夠實現課程與勞動教育的深度融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特色社團——以自身認知聚焦自我成長
梨塘小學開設了主題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團課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悟勞動價值、發展勞動技能,培養其勞動意識和動手能力。學校還形成了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社團,如“梨之味”食育社團、“梨之形”鉤織社團和“梨之形”美創社團等。在食育社團上,學生可以制作瓦罐烤梨、銀耳羹、秋梨膏等傳統藥膳。美創社團則根據“三問導學”具身學習的方式,通過問題驅動讓學生了解多肉植物的特性以及種植知識,并將其與校園文化相結合,進行創意設計。學校特色社團不僅能夠提供豐富的勞動資源和機會,還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實踐作業——以多彩方式匯聚生活
梨塘小學根據《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制訂了勞動教育清單,充分發揮家校社聯動作用,探索了校本課程實施的有效路徑。學校遵循新課改的教學觀,關注學生在校期間各方面的需求,并通過完成多樣化實踐作業,使勞動教育課程更貼近生活,涵蓋了勞動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美育、傳統文化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方面,實現了對學生的綜合培養。例如學校根據中草藥的生長變化,組織學生參與種植活動,讓學生觀察茴香的根、莖、葉,了解其藥用價值和食用方法。此外,學校還將種植項目與清明節等傳統節日相結合,如讓學生參與種植、采摘艾草制作節日特色食品——青團等活動。在實踐中,學生能夠體會到勞動的快樂,提高自身的勞動素養和勞動能力。
經過一年的實踐,梨塘小學特色勞育課程為提升學生文化內涵、提高學生勞動素養起到了積極作用。學校將不斷總結課程經驗,致力于提升學生勞動素養,通過不斷創新課程內容,讓特色勞育課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