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鵬 董兵天
摘 要: 高鉻鑄件主要是由高鉻白口抗磨鑄鐵,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抗磨材料。高鉻鑄件的耐磨性遠遠高于合金鋼的耐磨性,且韌性和強度等級也遠遠超過了普通的白口鑄鐵。高鉻鑄件還具備較強的抗高溫性能和抗腐蝕性能,生產方式簡單、成本較低,已經成為主要的抗磨損材料之一。然而,高鉻鑄件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缺陷,為了能夠及時修復缺陷,研究高鉻鑄件的性能與特征,深入探索了等離子粉末補焊修復技術在高鉻鑄件缺陷修復中的應用,希望能夠為相關領域提供更多的理論參考依據。
關鍵詞: 高鉻鑄件 缺陷修復 等離子粉末 補焊技術
中圖分類號: TG174.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9-3567(2023)11-0046-03
基金項目:2022年度甘肅省高等學校創新基金項目“高鉻鑄件缺陷等離子粉末補焊技術修復研究”(項目編號:2022B-526)。
1.1 等離子粉末補焊工藝
等離子粉末補焊是一種表面處理工藝,可以用于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增強高溫性能、延長壽命,節約寶貴材料、降低產品成本。具體來說,等離子粉末補焊以等離子弧為熱源,將合金粉末迅速加熱到熔點,同時熔化、混合、擴散、凝固、離子束離開后合格冷卻,形成一層性能的合金層,實現零件表面的強化和硬化的表面處理工藝。等離子弧具有很好的電弧溫度、熱導率和穩定性,因此可以調節熔體深度,等離子體粉末表面處理后,氣體材料和表面材料之間形成融合界面,結合強度高。表面層組織致密,耐腐蝕,耐磨性好[1-2]。
該工藝在應用過程中,先將待補焊的工件放置在等離子弧的下方,然后將合金粉末通過送粉器送入等離子弧中。合金粉末在弧柱中被預先加熱,呈熔化或半熔化狀態,然后噴射到工件熔池里。在此過程中,等離子弧的壓縮性可以調節,以適應不同堆焊需求。如今,等離子粉末補焊工藝已經在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例如:等離子粉末補焊工藝可以用于修復磨損的軸、齒輪等重型設備零件,提高其使用性能和壽命。還可以用于制造表面強化件、耐磨件等新零件。
1.2 等離子粉末補焊工藝的優勢
等離子粉末補焊是一種先進的焊接工藝,相比傳統堆焊工藝,具有高結合強度、致密的組織、獨特的性能優勢和高性價比等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 高結合強度
由于等離子粉末補焊是利用等離子弧作為熱源,使合金粉末和基材能夠快速加熱并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是融合界面,這樣可以達到很高的結合強度,保證堆焊層非常牢固穩定,使堆焊層能夠一直發揮作用,保證工件有穩定的表面性能和外觀。
1.2.2 致密的組織
等離子粉末補焊形成的堆焊層組織非常致密,能夠有效提升工件的耐蝕與耐磨性能,這樣工件在使用時不易受到侵蝕,也不易因為表面摩擦輕易受損,因此在長期保持穩定結構狀態的同時,也能保持穩定的外觀[3]。
1.2.3 獨特的性能優勢
等離子粉末補焊的耐磨板相比傳統方法堆焊的耐磨板,擁有許多獨特的性能優勢。例如:由于工藝特殊,合金粉末性能優良,等離子堆焊耐磨復合鋼板表面無裂紋,在潮濕或者有液體的環境中,不會在熔合區出現腐蝕裂紋及耐磨層脫落現象。
1.2.4 高性價比
等離子粉末補焊的另一個優勢是高性價比。通過等離子粉末補焊技術,可以在保證高的結合強度的同時,有效提升工件的耐蝕與耐磨性能,延長工件的使用壽命,相比傳統堆焊工藝,其性價比更高[4]。
2.1 高鉻鑄件缺陷的形成原因
高鉻鑄件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形式的缺陷,如縮孔、氣孔、粘砂、夾砂、裂縫、冷隔等,不同缺陷的形成原因有一定的區別。
2.1.1 縮孔
縮孔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金屬液在鑄造過程中收縮,在鑄件內部形成的孔洞類缺陷。縮孔會降低鑄件的有效承載面積,且在縮孔周圍會引起應力集中而降低鑄件的抗沖擊性和抗疲勞性[5]。
2.1.2 氣孔
氣孔的形成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金屬液中含有的氧化渣等雜質,在離心澆鑄時未能及時浮出,而是殘留在鑄件內部,形成氣孔缺陷。
(2)高鉻鑄鐵含碳量較高,導致其澆鑄過程中易出現碳氧化現象,生成的二氧化碳未能及時排出,在鑄件內部形成氣孔。
(3)鑄造時未能及時排出型腔內的氣體,導致金屬液在澆入型腔時卷入氣體,在鑄件內生成氣孔。
2.1.3 粘砂
高鉻鑄件表面粘附的砂粒稱為粘砂,粘砂可能由于以下原因而形成。
(1)澆注時金屬液沖擊砂型表面,將砂粒沖入型腔內,使鑄件表面粘附一層砂粒。
(2)澆注后,型腔內的氣體未完全排出,金屬液在高溫下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渣,氧化渣與砂粒混合,附著在鑄件表面,形成粘砂。
(3)澆注時金屬液未能將型腔填滿,留有間隙,使鑄件表面粘附一層砂粒。
2.1.4 夾砂
夾砂主要是指高鉻鑄件表面形成的溝槽和疤痕缺陷,夾砂的產生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型砂的透氣性差,使型腔內的氣體難以排出,導致金屬液無法填滿型腔,形成夾砂。
(2)型腔的最高處未設置出氣冒口或出氣冒口位置不當,導致型腔內的氣體無法順利排出,形成夾砂。
(3)澆注時金屬液壓力過大,將型砂沖離型腔,使鑄件表面形成夾砂。
2.1.5 冷隔
冷隔是高鉻鑄件中未熔合的縫隙缺陷。產生冷隔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澆口設計不合理或澆口過早凝固,使澆注過程中金屬液無法連續地流入型腔,導致鑄件中產生冷隔缺陷。
(2)澆注溫度過低或澆注速度過快,金屬液在澆口處過早凝固,使后續金屬液無法流入型腔,形成冷隔缺陷。
(3)鑄造過程中出現故障或操作不當,如中斷澆注、澆注系統堵塞等,導致金屬液無法連續地流入型腔,形成冷隔缺陷[6]。
2.2 高鉻鑄件缺陷的修復原則
高鉻鑄件缺陷等離子粉末補焊修復的主要原則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2.1 修復前準備
在進行修復前,需要了解高鉻鑄件材料的性質、化學成分、機械性能等,并了解缺陷的類型、位置、大小等。根據這些信息,制訂出合適的修復方案和操作規程。
2.2.2 修復材料選擇
選擇與高鉻鑄件相匹配的合金粉末作為修復材料,以保證修復后的鑄件具有相同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同時,還需要選擇合適的保護氣體,以避免氣孔、夾渣等缺陷的產生。
2.2.3 修復過程控制
在修復過程中,需要保持穩定的電流和弧長,并控制好加熱速度和補焊時間,以保證補焊的質量和效果。同時,需要注意焊道的外形尺寸、表面光滑度等,避免出現凸起、凹陷等問題。
2.2.4 修復后檢測
在修復完成后,技術人員應對鑄件進行質量檢測,包括外觀檢查、無損探傷等,以確保修復質量和尺寸精度符合要求。同時,需要對鑄件的性能進行檢測,如硬度、耐磨性等,以確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技術人員應注意安全防護措施,如佩戴防護眼鏡、防護手套等,以避免燙傷、弧光輻射等安全事故的發生[7]。
2.2.5 其他因素
除上述原則外,在選擇高鉻鑄件修復方法時,需要考慮到鑄件的使用場合、磨損程度、修復預算等因素。一般來說,對于重要部位或關鍵部件的高鉻鑄件,采用激光熔覆、等離子噴涂等高效率、高質量的修復方法更為合適;對于一般場合或非關鍵部件的高鉻鑄件,可以采用焊接、耐磨涂層等常規修復方法進行修復。無論采用何種修復方法,都應保證鑄件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不受影響。
3.1 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等離子粉末補焊修復高鉻鑄件缺陷時的準備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清理基體。為了保證補焊的質量和效果,需要將高鉻鑄鐵基體表面的雜質、氧化皮等清理干凈,露出金屬光澤。
(2)確定補焊位置。根據鑄件缺陷的位置和程度,確定需要補焊的區域和厚度。
(3)根據高鉻鑄鐵的化學成分和機械性能要求,選擇相匹配的合金粉末,常用的合金粉末有鎳基合金、鈷基合金、鐵基合金等。
(4)需要準備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等離子粉末焊機、合金粉末、保護氣體、焊嘴等。
(5)所有的準備工作完成之后,還要檢查設備。在使用等離子粉末焊機前,需要檢查設備的完好性和安全性,確保設備正常運轉。進行等離子粉末補焊修復前,需要了解高鉻鑄鐵的化學成分、機械性能、應用場景等因素,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合金粉末、補焊工藝、保護氣體等,以確保補焊的質量和效果。同時,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安全,防止出現燙傷、弧光輻射等安全事故。
3.2 補焊實施過程
等離子粉末補焊是一種先進的表面工程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等離子弧作為熱源,將合金粉末或焊絲熔化,并采用等離子流或熔化的母材將熔化的金屬推送至工件表面,形成與母材冶金結合的熔敷層。等離子粉末補焊具有高效、優質、節能和環保等特點,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車制造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等離子粉末補焊工藝修復高鉻鑄件的過程中,首先在確定好的補焊位置上,預先將合金粉末放置在缺陷處,并高出缺陷部分一定高度。
其次,在準備好合金粉末和設備之后,開始引弧。先使等離子弧對合金粉末進行預熱,將其加熱至熔化狀態。
再次,待合金粉末完全熔化后,將等離子弧移動到鑄件缺陷處進行補焊。補焊過程中需要保持穩定的電流和弧長,并控制好加熱速度和補焊時間,以保證補焊的質量和效果。
最后,待補焊完成后,關閉等離子粉末焊機,并將鑄件冷卻至室溫。對于鑄件表面余高的部分進行打磨或切割,使其與鑄件基體完全平齊,防止在鑄件使用過程中出現應力集中現象。同時對鑄件進行質量檢測,確保補焊質量和尺寸精度符合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等離子粉末補焊過程中,由于加熱速度快、高溫停留時間短,需要選擇合適的合金粉末、電壓、電流等參數,以保證補焊的質量和效果。同時,操作過程中還需注意保護氣體和焊接設備的選擇和使用,防止出現氣孔、夾渣等缺陷。
總而言之,等離子粉末補焊是一種先進的表面工程技術,在修復高鉻鑄件缺陷方面具有高效、快速的特點,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面積的修復工作,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經濟性。該技術也能實現對鑄件表面缺陷的精確修復,修復后的鑄件表面平整、光滑,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另外,等離子粉末補焊過程中,采用保護氣體對鑄件進行保護,可以避免氧化、腐蝕等現象的發生,同時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護措施,避免燙傷、弧光輻射等安全事故的發生。總之,等離子粉末補焊作為一種先進的表面工程技術,在修復高鉻鑄件缺陷方面具有高效、高質量、適應性強、節能環保和安全性高等優點,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細節和技巧,以保證鑄件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任森,葉祥熙,蔣力,等.316H不銹鋼表面等離子粉末堆焊Tribaloy?T400涂層的性能研究[J].有色金屬材料與工程,2021,42(1):31-38.
[2]馬球.閥門堆焊之“星”工藝:等離子粉末堆焊[J].表面工程與再制造,2015,15(4):73-74.
[3]蘇晶.高鉻鑄鐵的鑄造缺陷的焊補工藝[Z].天津:天津重鋼機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2014-08-13.
[4]周權.等離子噴粉堆焊工藝研究[D].鎮江:江蘇科技大學,2010.
[5]王向明,趙四勇,李林,等.高鉻鑄鐵表面缺陷焊補技術[J].現代鑄鐵,2007(5):54-56.
[6]劉強.鑄件縮孔/縮松缺陷預測及缺陷分析系統的設計與開發[D].成都:四川大學,2002.
[7] B.N.Badyanov,周宇.將等離子粉末工藝應用于焊接和表面處理[J].國外機車車輛工藝,20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