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鄉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3—6 歲兒童多維貧困測量指標擬定及其驗證研究/潘月娟等……………………………………………1、2.3
鄉鎮普惠性幼兒園師幼互動質量及其對幼兒社會情緒發展的預測作用/文彥茹等……………………………………………1、2.9
社區教育對學前兒童家庭的支持機制研究——基于以川中幼兒園為中心的社區教育模式探索/李 靜等………………………………………………………………1、2.15
實現高質量發展,系統思考投入問題
對學前教育投入問題的思考/曾曉東……………………………3.3
學前教育預算:進展和挑戰——基于2018 年后學前教育預算政策文本的分析/于文珊…3.8
近十年我國學前教育資助政策:特征、問題與建議——基于29 省市政策文本的分析/劉天娥等………………3.13
人工智能時代幼兒計算思維的核心要素與培養策略/曾 越等…………………………………………………………………4.3
3—6 歲兒童與編程游戲和編程設備的互動研究——基于A 園的個案研究/陶 瑩……………………………4.8
幼兒關愛品格及其培養建議/李園園等…………………………5.3
情感教育支持幼兒深度學習的價值意蘊與改進建議/蓋圣杰等……………………………………………………………………5.9
賦權于自我評估——《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的教師賦權解析/付倩倩等……………………………………………………1、2.20
中國兒童學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高振宇…………………6.3
中國兒童學研究的關鍵議題分析及其啟示/高振宇………7、8.3
多源流理論視域下我國普惠托育服務政策議程設置分析/孔 露等…………………………………………………………10.3
論教師不同介入水平下大班幼兒創造行為的差異/吳 航等………………………………………………………………1、2.35
繪本個別化學習:提升大班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陳 銳等………………………………………………………1、2.40
幼兒園游戲與課程:關系的再認識/王春燕等………………3.19
基于世界前沿真實問題的幼兒園STEAM 項目開發/彭杜宏…3.24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師幼對話模式——基于教學對話分析系統的分析/衛 凡等……………4.14
幼兒樂觀教育的誤區與修正/葛 嬌等………………………4.19
幼小銜接背景下3—6 歲兒童日記畫的發展特點研究/張文潔等…………………………………………………………………5.20
幼兒園美術工作坊師幼互動質量研究——以課堂互動評估系統為工具/李 婉等…………………6.9
幼兒在園非當下語言的運用特征:不同交流對象及活動情境的差異/王如玉等…………………………………………………6.14
集體活動和自由游戲中教師心理狀態語言的使用特征及其影響因素/韓 云等………………………………………………6.20
游戲活動與游戲精神的辯證統一——基于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探討/步 寧等……………7、8.9
幼兒園教師戶外活動觀察水平及其改進建議/王曉芬等……7、8.15
幼兒園教師在觀察中的倫理沖突研究——基于關鍵事件技術/馮 慧等………………………7、8.20
幼兒成長檔案冊:使用現狀與效能提升——基于958 條記錄的內容分析/李 娟等……………7、8.25
北京市示范性與非示范性托育機構師幼互動質量對比研究/王詩雨等………………………………………………………9.36
通過攝影活動促進大班幼兒敘事能力發展的行動研究/安 媛等…………………………………………………………………9.41
教育戲劇融入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行動研究/薛 原等…10.10
運用對話式閱讀提升幼兒心理理論能力的提示策略/王 杰等…………………………………………………………………10.16
幼兒園早期閱讀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周 英等…………10.21
游戲分享中支持幼兒反思與解釋的師幼互動行為研究——基于滯后序列分析/張春穎等…………………………11.3
幼兒視角下“娃娃家”游戲的特點及影響因素/鄭三元等……11.9
具身認知視域下幼兒深度學習的發生路徑與支持策略/楊 潔等…………………………………………………………………11.14
編程教育活動對大班幼兒執行功能發展的影響/時紹軒等…12.10
多層級支持系統運用于幼兒園數學主題活動的行動研究/李偉亞等………………………………………………………………12.16
幼兒園教師生活活動觀察記錄文本分析/王曉芬等…………12.22
幼兒家長養育健康素養指標體系構建——基于德爾菲法的研究/校欣瑋…………………………4.23
幼兒分類能力的發展特征及功能特征提示的作用/劉萬倫等…………………………………………………………………9.19
項目功能差異檢驗及其對學前教育質量評價的價值/王欣怡等…………………………………………………………………9.24
幼兒同伴調解現象研究——基于兩所幼兒園的民族志調查/袁 慧等……………11.25
社交線索下幼兒社會分類的發展機制/劉萬倫等……………12.3
兒童友好幼兒園:高質量學前教育背景下的辦園模式選擇/劉 宇………………………………………………………1、2.46
可持續發展理念下學前教育質量監測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吳 玲等………………………………………………………5.14
托育機構負責人處理外部公共關系的工作內容、困境及建議/王 寧等………………………………………………………6.26
幼兒園工作環境與幼兒情緒行為問題——師幼關系的中介作用/劉 娟等………………………6.31
園長課程領導力的內涵、困境及提升路徑/王春燕等………7、8.67
幼兒園教師微信朋友圈自我展示與家長對教師信任的關系/項熙茜等……………………………………………………1、2.66
角色認同理論視角下組織支持對幼兒園新教師職業認同的影響:能動性和入職適應的鏈式中介作用/姚嬌妮等…………1、2.72
幼兒園教師班級管理能力評價研究進展/向婉怡等………1、2.77
幼兒園教師情緒智力對工作投入的影響:以自我效能感為中介/趙一霏等………………………………………………………3.41
高職早期教育專業學生“四有”素養的現狀、類型與培養建議/張明珠等………………………………………………………4.29
幼兒園教師課程領導力的個案研究——基于組織行為學視角/常雅文等………………………4.34
幼兒園教師工作重塑現狀及提升對策研究——以遼寧鞍山市為例/張亞寧等…………………………5.42
關于幼兒園課題申報的典型問題與指導建議——基于113 個立項在研課題申報書的內容分析/邱奇智等…………………………………………………………………6.42
幼兒園教師冒險性游戲觀的調查研究/陳銥潼等…………7、8.49
幼兒園教師科學素養的現狀、影響因素及建議——以廣東省深圳市10 所幼兒園為例/海 鷹等………7、8.55
幼兒前概念的教師理解與教學策略研究/李 麗等………7、8.61
自評與他評雙視角下幼兒園教師觀察能力的現狀與提升策略/高宏鈺等………………………………………………………9.30
基于師徒互動行為的幼兒園實習指導教師角色研究/馬潔然………………………………………………………………10.32
教育數字化背景下幼兒園教師數字化學習力水平的調查研究——以上海市347 名幼兒園教師為例/高 敬等…………10.38
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質量提升的現實困境與對策——基于《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教師隊伍”模塊內容的分析/陳 露等………………………………………11.42
異途同進:學前教育教師如何邁向卓越——基于3 名學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生活敘事研究/張亞妮等………………………………………………………………12.26
學前教育專業專科生專業選擇動機研究——基于對某高校的調查/楊恩慧等………………………11.47
中班幼兒在資源不均和獨裁者情境中的分享行為研究/俞祎涵等………………………………………………………………1、2.26
兒童早期空間認知能力的發展/周 欣……………………1、2.30
平板電腦教學與常規教學對幼兒內隱記憶的影響研究/普列娜藍瑩等…………………………………………………3.30
感官食物教育對食物恐新性的干預及啟示/許妍麗等………5.26
桌面游戲在學齡前兒童發展中的運用/趙欣怡等……………5.31
3—5 歲幼兒抵制誘拐中的“知行分離”現象及其與心理理論的關系/趙海洋等……………………………………………………7、8.31
城鄉兒童言說中的金錢態度比較研究/余冰涵………………7、8.37
幼兒努力控制與聯合行動共同表征的關系:工作記憶的中介作用/林琳琳等……………………………………………………7、8.43
促進學前流動兒童社會情緒發展:基于社會情緒學習干預的追蹤研究/張 楨等………………………………………………9.3
基于氣質評定的4 歲幼兒執行功能培養研究/沈 漪等………9.9
大班幼兒前書寫水平現狀分析與改進建議——以湖北省武漢市某區23 所幼兒園為例/王童謠等……9.14
中班幼兒勞動品質發展水平問卷的編制及施測/王一軒等…10.26
大班幼兒時空推理能力與執行功能的相關研究/高冰倩等…11.20
《問題解決能力量表(中文版)》本土適用性研究/張亞杰等…12.32
師幼關系對學前留守兒童行為問題的影響——心理彈性的中介作用/曹倩婷等………………………12.38
自閉譜系障礙兒童的共同注意、象征性游戲、參與和調節干預模式/蘇雪云等………………………………………………1、2.51
學前融合背景下特殊需要幼兒同伴接納的干預研究/張亞楠等…………………………………………………………………3.46
學前融合教育情境中的多元活動本位干預/彭曉梅等…………5.47
我國學前融合教育模式的反思與展望/李尚衛……………7、8.78
學前融合層級干預模型的實踐運用——以促進同伴互動能力的發展為例/李偉亞等………7、8.84
家長對孤獨癥兒童參與學前融合教育態度的調查研究/楊長江等…………………………………………………………………10.44
孤獨癥幼兒眼神接觸游戲化干預探究/郭菊君等………………6.46
基于社交網絡的家園互動的反思與重構/吳云洲等………1、2.56
父母元情緒理念與幼兒社會適應不良的關系:基于潛在剖面分析/車翰博等……………………………………………………1、2.61
學前兒童家庭功能的潛在分類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16058 份調研數據的潛在剖面分析/賈 云………3.35
我國“祖輩參與養育”問題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建議/吳 昊等…………………………………………………………………4.38
幼兒父母共同養育類型與其養育倦怠的關系——基于潛在剖面分析的研究/張金榮等…………………5.36
幼兒父親角色的成長——一項現象學的研究/杜芷歆等…………………………6.37
家庭閱讀環境對3—5 歲兒童接受性詞匯水平發展的影響——基于潛變量增長模型的分析/施雅莉等……………7、8.72
5—6 歲兒童視角下的家庭秘密空間研究/潘 云等…………9.46
基于供需適配性理論的嬰幼兒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現狀分析及優化路徑/譚欣歌等…………………………………………11.31
家園社協同推進幼兒低碳教育中的問題與實踐路徑——基于交疊影響域理論的啟示/但 菲等………………11.37
3—6 歲幼兒社會情緒能力發展及其與家庭親密度的關系研究/ 王 麗等………………………………………………………12.43
歐盟五國學前教育質量監測實踐的比較分析及啟示/何 婷等………………………………………………………………1、2.82
國外學前教育質量的研究進展及啟示/張 帥………………1、2.88
英國《早期基礎階段法定框架》關于幼兒有效學習特征的解讀與啟示/高夢璇等……………………………………………1、2.93
兒童友好背景下加拿大游戲友好型城市建設的實踐經驗與啟示/吳淑芬等………………………………………………………4.44
美國佛羅里達州早期教育入學準備課程資源審核機制及其啟示/張久英等…………………………………………………………4.48
“幼有善育”嬰幼兒養育照護責任共擔的政策取向:來自北歐的經驗/李 軒等…………………………………………………5.52
德國森林幼兒園現狀、特點及啟示/宋璐捷…………………6.51
國內外不同理論視角下兒童友好型社區評價標準的比較研究/李佳璇等……………………………………………………7、8.90
中美托育課程的對比分析及本土化思考——基于某市3 所托育機構的調查研究/劉衛萍等………10.50
“學校中心式”幼小銜接責任體系建構:理念基礎與內容分析——經合組織國家的經驗與啟示/李宏堡等………………11.52
貫徹落實《評估指南》,構建中國特色學前教育評價體系——2022 年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學前教育評價專委會首屆學術年會綜述/李克建等………………………………………3.52
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質量評價與提升——第四屆學前教育質量評價與提升學術論壇綜述/陳清蓮等…………………………………………………………………4.53
聚焦質量提升賦能內涵發展——幼兒園課程建設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研討會綜述/王 希等………………………………………………………12.48
多元融合與促進:推進學前融合教育高質量發展——第四屆中國-新西蘭學前教育研討會會議綜述/鄭俊琦………………………………………………………………12.52
第十七屆(2023 年)全國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優秀畢業論文評選活動啟事…………………………………………………5.56
第十七屆(2023 年)全國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優秀畢業論文評選活動啟事…………………………………………………6.56
第十七屆全國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優秀畢業論文評選結果公告……………………………………………………………9.51
2023 年總目錄…………………………………………………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