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中華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體藝部 莫月紅 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1]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跋硎軜啡?、增強體質”在于學生通過課內外鍛煉,感受體育的魅力,強健體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在于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作用。[2]新時代學校體育目標更加明確和多元。
課程考核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檢驗教師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傳統的教學評價已無法滿足新時代體育教學多目標建設的需要,因此,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與評價體系,對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熱情,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極為重要。[3]
目前我校羽毛球課程考核包括平時成績(20%)、理論(15%)、專項技術(40%),體質測試(25%)四部分組成。
平時成績,考察學生出勤率、課堂參與度等;理論成績,考察學生羽毛球專項知識、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運動技能考核,通過單項技術和團體賽進行綜合考核;體質測試,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分辦法》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合格作為體育課程成績及格必備條件。
主要存在問題是:
(1)平時成績考察的維度比較少,主觀因素強;
(2)單項技術及團體賽考核一刀切,沒有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素質差異、興趣所在及團隊的貢獻度,很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評價主體、評價形式單一。
現考核緊緊圍繞“四位一體”目標,立足原有考核基礎,改革課堂教學模式、考核內容、考核形式及評價主體,力爭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性評價學生的知識、技能、能力和素質,讓評價更加客觀,更能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認真貫徹《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構建“學會、勤練、常賽”機制,打造課內外、線上線上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課堂上教師做好“教練員”,高效利用集中教學,做到精講多練,教會學生掌握健康與專項知識,基本運動技能技術,面向全體學生設計不同層級的教學比賽,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比賽,享受比賽,磨練意志品質。
課下做好“陪練員”,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平臺,信息技術手段增加對學生課外鍛煉與實踐的監控和個性化指導,以練促學,培養學生養成“堅持每天鍛煉一小時”的習慣;同時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為學生提供各種比賽、裁判實踐、技術技能提升的平臺。
在“四位一體”目標引領下,“羽毛球”課程以健康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為主線,對學生所學的知識、技能、能力、素質進行全面考核,實現全過程、立體化的客觀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原有考核內容進行適當改革,平時分分成兩部分,其中10 分考察出勤率及課堂表現,另外10 分重點考察學生課外作業參與頻次、作業完成質量和階段性比賽成績。

?
采用多種形式、多個階段和多種類型,借助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增加和改善教學過程中的考核頻次和形式,平時成績增加線上打卡、比賽、裁判及賽后書面總結進行評定。
技術考核不但改革考核內容,同時也改革考核時間。技術考核內容可以二選一,考核時間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學完該技術后,第二階段安排在學期末,每個學生均有2 次考試機會,可以一次性考完,也可以分階段進行。這樣做的目的:(1)以生為本,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有利于學生更重視平時的學習過程,以考促學、促練,及時鞏固課程教學成果,為后續內容學習提供保障。(3)分階段考試,更顯考試的合理性。
團體賽考核改變傳統4 個團隊打循環賽,每個團隊成員看積分大小評定成績的模式,將團體賽進行任務崗位化設置,學生根據自身特長或興趣點選擇任職崗位,不同崗位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進行考核。
(1)賽事承辦崗
鑒定技評標準:

得分觀察點90-100 熟悉賽事承辦流程,高效制定競賽規程,有良好的賽事運營能力,工作思路清晰,團隊協作能力強,賽事有條不紊地運營,滿意度高。80-90 熟悉賽事承辦流程,有效制定競賽規程,有較好的賽事運營能力,工作思路較清晰,團隊協作能力較強,賽事有條不紊地運營,滿意度高。70-80 基本熟悉賽事承辦流程,有較好的賽事運營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較強,滿意度一般。60-70 基本熟悉賽事承辦流程,團隊配合一般,工作效率一般,教師輔助運營賽事,滿意度一般。60 分以下 團隊配合少,工作效率低,做事被動,教師輔助賽事運營,賽事承辦滿意度低。
(2)裁判崗
鑒定技評標準:參考浙江省三級裁判員臨場考試評價標準,從臨場能力、形象氣質、聲音洪亮清晰、記錄表、應變能力及其他品質等方面考評。

得分觀察點90-100 業務能力強,熟悉裁判規則流程,執裁規范,記錄表按要求填寫準確,自信、果斷,精神充沛,聲音洪亮清晰,臨場應變能力強,工作積極主動,有責任心,配合意識強。80-90 業務能力強,熟悉裁判規則流程,執裁基本規范,記錄表填寫較準確,較自信、果斷,聲音較洪亮,臨場應變能力較強,工作較積極主動,配合意識較強。70-80 業務能力一般,執裁基本規范,基本能填寫計分表,較自信、果斷,聲音一般,有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工作較主動,有一定的配合意識。60-70 業務能力較差,執裁較規范,記錄表涂改較多,不夠自信、果斷,聲音低,工作較被動。60 分以下執裁不規范,記錄表填寫錯誤率高,經常中斷比賽,影響運動員技戰術的發揮。
(3)運動員崗
基礎分:

名次一二三四得分22 20 18 16
貢獻度:根據每個同學技戰術意識與運用、合作與競爭、文明禮儀、比賽結果分別給予評分。

得分觀察點技術運用戰術配合文明禮儀效果A(3 分)站位合理,靈活運用所學技術,步法準確到位,失誤少。能靈活運用雙打的基本戰術,并能根據現場情況及時調整戰術;具有防守與進攻的意識;能體現出良好的競賽作風。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尊重隊友,文明參賽與觀賽。配合默契,隊員間彼此相互鼓勵,氣氛活躍,充分參與,比賽成績良好。B±(1-2分)站位合理,較靈活運用所學技術,步法基本到位,失誤較少。能較靈活的運用雙打的基本戰術,能體現出良好的競賽作風。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尊重隊友,文明參賽。配合較默契,氣氛良好,充分參與,比賽成績一般。C±(0--1分)站位基本合理,技術動作較準確,步法基本到位,失誤偏多。有攻、防戰術意識,但實際運用能力不強;能體出較好的競賽作風。參賽禮儀、觀眾禮儀一般。配合一般,氣氛一般,積極性不高,成績差。D±(減1-3分)動作錯誤,步法不到位,失誤較多。配合不默契,隊員之間相互埋怨,沒有戰術意識。參賽禮儀、觀眾禮儀不到位。氣氛沉悶,士氣低落,競爭意識和自信心不強,比賽成績差。
(4)教練員崗
鑒定技評標準:

得分觀察點90-100 遵守競賽規則,尊重裁判,尊重對手。賽前認真組織訓練;賽中根據場上形勢及時做出有利于運動員的技戰術安排,凝結團隊,營造良好氛圍爭取比賽勝利;賽后能帶領運動員認真總結反思。80-90遵守競賽規則,尊重裁判,尊重對手。賽前較認真組織訓練;賽中基本能根據場上形勢做出有利于運動員的技戰術安排,凝結團隊,營造良好氛圍爭取比賽勝利;賽后基本能帶領運動員總結反思。70-80基本能遵守競賽規則,尊重裁判,尊重對手。賽前基本能組織訓練;賽中基本能根據場上形勢做出有利于運動員的技戰術安排,團隊氛圍一般,士氣一般;賽后基本能帶領運動員總結反思。60-70參賽觀賽禮儀一般。賽前基本沒有組織訓練;賽中排兵布陣能力一般,指導能力一般,帶動團隊積極比賽的能力一般;賽后基本能帶領運動員總結反思。60 分以下 賽前沒有組織訓練;賽中游離于團隊之外;賽后不組織隊伍總結反思。
團體賽考評主體由教師評定改成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更顯評價的多元化。賽事承辦組、裁判組學生根據過程表現進行學生評價和教師評價,各占50%。教練員崗根據團隊名次+教師評價,分別占50%計算成績。運動員崗成績包括比賽成績(基礎分)±個人貢獻度(比賽中的表現,積極性、配合性、技術運用能力等進行ABCD 的打分),例如A 同學第一名,貢獻度A,則22+3 分,該項25 分;若B同學第一名,貢獻度D,則22-3 分,該項19 分。
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參與課外活動、學評教、課后總結評價等方面進行考量。課堂上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師生、生生互動頻繁,班級學習氛圍融洽。課下很多學生活躍在羽毛球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羽毛球的各項賽事。教學和賽后對部分學生進行了訪談,學生普遍評價良好,在課堂上不但掌握了技能,結識了很多小伙伴,還懂得了很多道理。96%的學生對課程考核評價表示滿意,90%以上的學生認為技能考核及團體賽考核有選擇權更具人性化,真正體現了以生為本的理念。學評教名列前茅,督導評價高,學生賽后總結深刻,字里行間能感受到學生對課程的認可和自身的成長。
通過“教學、勤練、常賽”,同學們學習羽毛球的熱情高漲,班級群里經常有約球現象,很多同學課下一起切磋技術,從同班同學到不同班級之間的交流,隊伍越來越壯大,通過打球以球會友、增長了球技、享受了運動的樂趣,形成了良性循壞,進一步增強了對羽毛球運動的熱愛,形成了一定的運動習慣。
課堂上特別注重學生裁判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比賽模塊中,每堂課要求學生至少參與2 賽2 裁1 總結。通過課內外的不斷磨練,95%以上的學生能勝任裁判工作,部分同學還考取了三級裁判員等級證書,表現優秀的學生推薦參加了校內外各種賽事的裁判工作,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服務意識。
在教學和考試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通過總結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加以改進。
在技術考核及團體賽考核中,不同的項目評價標準不統一,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值得進一步研究。
考試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無形之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