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全繼

一、培訓活動目標
1.通過培訓活動,讓家長正確認識與教師達成共識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2.通過培訓活動交流,讓家長掌握與教師達成共識的方法。
二、培訓活動實錄
師:歡迎家長朋友們光臨永登縣武勝驛鎮(zhèn)中心小學,在百忙之中參加“家校和諧互動,共育新人發(fā)展”培訓活動。對于我們的孩子而言,家庭和學校是他們最重要的成長環(huán)境。缺失任何一方,孩子們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孩子們的心理發(fā)展也是不健全的。如果家校教育中的一方教育盡顯薄弱,就會使孩子們的教育產(chǎn)生內耗,事倍功半。所以在家校共育上,我們兩方面要提高認識,積極參與。只有家校形成合力,孩子們的教育才可能實現(xiàn)加法效應。只有家校達成共識,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統(tǒng)一思想,孩子們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讓我們相聚在這里,共同開展“家校和諧互動,共育新人發(fā)展”這一培訓活動。
師:家長朋友們,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則視頻——《要不要把學生留下來》,請大家邊看邊思考:(1)案例中的老師在擔心什么?(2)家長如何幫助這位老師消除擔心?
(老師播放視頻)
視頻內容為:放學鈴聲響了,孩子們陸續(xù)從校園往外走。這時候一位語文老師叫住了一個孩子說:“小明,你等一會兒,由于上周你生病耽誤課堂學習了,所以今天我發(fā)現(xiàn)你在聽寫生字時錯誤很多,能不能讓我們一起將落下的學習內容重新學一學啊?”可是話剛說完,這位語文老師又說:“小明,今天還是算了,你還是先回去吧,等我和你家長溝通好了,咱們明天就開始把落下的學習內容補一補吧!”等孩子離開校園后,這位語文老師想:打不打電話和家長溝通呢?小明的身體剛剛恢復,我這樣火急火燎地給孩子補課堂落下的學習內容,孩子能吃得消嗎?家長會不會因心疼孩子不理解我這樣做……
(家長看完視頻內容)
師:家長朋友們,謝謝你們認真地看完了視頻。現(xiàn)在請問視頻中的老師在擔心什么?
家長1:老師,您好,在這個視頻中,這位語文老師擔心的是她的這一行為能不能得到小明家長的理解。
家長2:老師,您好,我和這位家長的看法是一致的。
其他家長也紛紛表示同意。
師:謝謝家長們的解答。那么,家長朋友們,如何幫助視頻中的這位語文老師消除這一擔心啊?
家長3:老師,您好,幫助這位語文老師消除這一擔心的最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和小明的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小明生病后的身體實際情況和家長的想法,然后再決定要不要給孩子補課堂落下的學習內容。
師:謝謝這位家長的回答。其實,孩子們上學后,你們家長就多了一種角色——學生家長,也多了一種關系,就是與孩子們的學校以及老師的關系。這種關系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面對這一關系,將其變?yōu)楹唵蔚那朗鞘裁茨兀议L朋友們?
家長4:老師您好,我覺得這一渠道就是溝通!
其他家長也大聲附和“溝通”。
師:各位家長朋友,通過剛才和大家的交流,我們都知道了溝通是使家校共育達成一致目標的主要途徑,這種途徑對孩子的教育及成長是極為有利的。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學校二年級的家長們關于家校共育進行的溝通,其結果是什么呢?
師:我們學校以問卷調查方式針對二年級部進行了家校共育溝通,本次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近600份。
(老師逐一出示《二年級家校共育問卷調查》統(tǒng)計圖,圖略)
師:通過整理問卷調查,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圖一顯示只有8%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能夠得心應手,30%多的家長在教育孩子上缺乏理論知識及方法,而無從下手。圖二、三告訴我們有76%的家長都能與學校老師進行必要的溝通,畢竟小學低段是培養(yǎng)孩子學習習慣的關鍵期,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能有效跟進孩子的學習情況,能讓家庭和學校在孩子的教育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效地消除家校之間由于溝通不足而引起的隔閡。圖四、五顯示幾乎100%的家長都會在孩子面前維護老師的威信以及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體現(xiàn)了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是十分信任的。
師:看完我們學校針對二年級部家校共育進行溝通的有效調查答卷,家長朋友們有什么感觸嗎?
(家長交流分享)
師:家長朋友們,現(xiàn)今社會家長自身的學歷越來越高,自然而然希望孩子們能夠得到最優(yōu)質的教育,這樣勢必會對我們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現(xiàn)在咱們就這一問題進行有效溝通,請家長朋友們圍繞“您在家校溝通方面遇到的問題是什么?”進行討論,討論后請踴躍發(fā)言。
(家長交流討論)
師:請家長朋友們踴躍發(fā)言。
家長5:和學校老師溝通的時間上有問題,我白天上班忙,接到老師的電話后不方便溝通。
家長6:擔心學校老師沒時間和我溝通。大家所處立場不一樣,我面對的是一個孩子,老師面對的是全體孩子。
家長7:孩子有時候會單向反饋不全面的信息,導致我和老師溝通不暢。
家長8:害怕老師不樂意和我及時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
家長繼續(xù)發(fā)言……
師:剛剛通過討論發(fā)言,我了解到我們在家校共育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現(xiàn)在我把主要問題整理歸納一下(PPT出示):(1)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要求逐漸提高(如今,家長們受教育的程度逐漸提升,很大程度影響了對教育的看法,學歷越高的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期望、標準越高),但學校與家長溝通渠道單一;(2)部分家長對教師的信任度逐漸降低(受社會部分負面新聞影響),對教師工作不夠理解和支持;(3)孩子單向反饋不全面的信息(孩子向家長反映不全面的在校信息,向教師反映不全面的在家信息,導致家校之間溝通不暢,如果家校不及時溝通,可能導致孩子教育問題越來越嚴重,形成家校溝通的障礙)。
師:親愛的家長朋友,通過剛才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認識到了在家校溝通方面確實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果您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下面這樣的問題,會如何處理呢?
(老師出示漫畫)
漫畫內容為:家庭作業(yè)可以說是家校溝通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一些學校,老師本著“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的目的,讓孩子將作業(yè)帶回家要求家長查看作業(yè)并簽字,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是學校的事,自己不應該負責檢查孩子作業(yè)和簽名。
(家長看完漫畫內容)
師:面對如此問題,家長朋友們,您會如何處理呢?
家長9: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必要查看孩子的作業(yè),必要時也可以配合簽名。
家長10:有時學校布置的任務太多,群里信息太多,來不及完成。
家長11:很有必要配合好老師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家校齊心,孩子才能進步。
家長12:家校合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校關系,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老師要把握教育的邊界,不給家長增加教育的負擔,家長配合老師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師:謝謝家長們的精彩發(fā)言,面對這一問題,我非常贊成剛發(fā)完言的這位家長的處理辦法,真心為您點贊!
師:家長朋友們,請大家再一次將目光投向大屏幕,謝謝你們。
(老師播放視頻)
視頻內容為:剛開學一周后,李老師就接到了小梅家長的電話,小梅家長向老師逐一詢問孩子在校表現(xiàn)如何、課堂上是否舉手發(fā)言了、孩子和同學相處得如何、孩子學習如何、適合上什么興趣班等問題,小梅家長的電話持續(xù)了30多分鐘,李老師不斷解釋,需要再過一段時間才能清楚了解孩子的情況,目前他還無法回答這些問題,這時家長誤認為李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關心不到位……
(家長看完視頻內容)
師:面對如此問題,家長朋友們,您又會如何處理呢?請大家暢所欲言。
家長13:這位家長缺少對教育的樸素認識,教育是慢工,需要時間的積淀。
家長14:家長應該保持對老師正常的期望值,不應對老師有太苛刻的要求。
家長15:每一位家長都要調整好自己的期望值,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和老師。家校之間更應該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師:謝謝家長們的理解,對這一問題,我們老師也應該高度關注,在家校溝通時,要站在家長的位置上想問題、解決問題!
師:通過以上“家校和諧互動,共育新人發(fā)展”培訓活動的開展,我們知道了在家校共育這一問題上家校合作的基礎是溝通,在溝通過程中,我們雙方必須做到:
1.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在家校溝通中,尊重、理解、信任是維護家校關系的“密鑰”,尊重來自雙方,家長要尊重老師,老師也要尊重家長。家長和老師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雙方在溝通交流時應該心平氣和,不把生活中的不滿情緒發(fā)泄在對方身上。
2.不以最高標準要求彼此。有人說,最好的家校關系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當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出現(xiàn)問題時,家長和老師應該多方面綜合分析原因,不隨意推諉責任,不以最高標準要求彼此,而應該互相配合,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共同為孩子制訂切實可行的改進計劃。
3.懂得換位思考。建立互相信任的家校關系離不開換位思考,在遇到問題、產(chǎn)生矛盾時,家校雙方要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真誠、善意是處理家校關系的基本點。要達成共同育人目標,家長和老師就要保持高度一致,齊心協(xié)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師: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與老師是平等的,兩者只不過是不同場合的教育者。因此,家校要達成共識、相互配合。通過本次“家校和諧互動,共育新人發(fā)展”培訓活動的開展,希望各位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可以與學校、老師保持目標一致,家校合力,共同呵護孩子的成長,家校和諧互動,共育新人發(fā)展!
三、培訓活動反思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有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才能共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本次培訓活動圍繞“家校和諧互動,共育新人發(fā)展”開展,力求在家校共育的過程中找到教育的最佳契合點,通過案例呈現(xiàn)、交流討論、家長發(fā)言等多種形式鼓勵家長之間互相交流分享,共同探討家校溝通中的問題、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家校達成共識的方法。經(jīng)過本次培訓活動,教師了解了家長的心聲,家長也知道了學校和教師所想,通過家校深度交流,家長與教師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達成了家校和諧互動、共育新人發(fā)展的目的。
編輯: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