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超
微笑教育是教師以高尚的人格和教育藝術感染學生,用發自心底的愛去滋潤學生的心田,使學生在充滿師愛的激勵中經常保持滿足、快樂、積極、穩定的情緒,從而幫助他們找到自尊,增強自信。微笑是教師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的外在表現。微笑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啟迪學生心靈的法寶,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增強學生成長動力的源泉。
自信是一個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自信的人往往生活得更加愉快,工作更加順利。蕭伯納曾經說過:“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蘇格拉底也曾經說過:“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我們也經常說:“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睘榻鉀Q學生的自信問題,筆者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以微笑教育引領學生自信成長的策略,并用之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快樂成長,養成良好習慣,取得了可喜成果。
以微笑教育引領學生自信成長,筆者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著手,形成立體式影響和培育學生自信的教育系統。
一、以微笑管理營造和諧的氛圍,喚醒自信
微笑管理的核心是人文關懷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和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切實把人文關懷和民主管理融入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中,通過一系列微笑管理舉措喚醒師生自信,凝聚師生強大的發展動力。
(一)在學校層面推進微笑管理
一是引導教師共同制訂學校發展規劃和個人發展規劃,把個人發展融入學校發展,同心同向。制訂的過程是一次集體交心、談心的“座談會”,也是一次共同繪制藍圖的“同謀會”,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誓師會”,有了共同愿景,大家就有了奮斗的動力。
二是切實尊重教師的主導地位,立足實際,與教師共同制訂和規范一系列管理制度,商討和約定一系列有效舉措,使學校管理有章可循,使落實過程有序、有效。辦學過程中若發現制約師生發展和學校發展的較大問題,就召集教師共聚一堂,分析原因,尋找對策,通過民主共商、傾情建議,真正把產生問題的原因找出來,把有效措施找出來。每次使用這樣的方法,教師都感慨“座談比批評更有效,共商比要求更有效,共情比約束更有效”。
三是創建和諧、幸福的工作環境,打造舒適的辦公區域,倡導親情互助的團隊協作模式,科學組織趣味運動會、教職工歌舞沙龍等減壓活動,把校園建成家園,保障了每個“家人”舒心工作,繼而保障了優質的辦學效益。就這樣,在學校層面落實微笑管理的過程中,堅持以制度規范人行,以情感凝聚人心,以榮譽激勵人氣,打造微笑團隊,創造和諧共生的優質環境,形成蓬勃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在班級層面落實微笑管理
一是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班主任要科學培養,大膽放手,細化班級工作任務,擬訂若干管理崗位,讓學生承擔各種管理角色,讓學生自主管理,既減輕了班主任的工作任務,提高了班級管理效率,又培養了學生自理、自律的意識和能力。
二是構建微笑管理積分體系,學校統一設置了微笑管理“積分銀行”和“積分超市”,明確積分規則,班上每天都有專門負責的教師或同學給大家記錄積分,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對應累積相應積分,只要自己的積分達到可兌換物品的要求,就可以用積分到“積分銀行”和“積分超市”兌換自己喜歡的物品。學生在累積積分的同時,也累積了自信。
三是落實教師和學生、家長和孩子“微笑陪伴、微笑約定、微笑相待”行動。教師要把陪伴當成日常教學生活的常態,陪學生一起閱讀,陪學生一起跑操,陪學生一起午餐,陪學生一起游戲,和學生一起約定學習習慣,約定相處規則,約定奮斗和成功,在微笑相待中,做到微笑常掛臉上,尊重常記心上,鼓勵勤說嘴上,期待常在眼上,以“三微行動”喚醒和激勵學生自信成長。家長也同時響應教師的要求,同步做到微笑陪伴、微笑約定、微笑相待,使親子關系更和諧,實現了家校教育同頻共振。
二、以微笑文化創造舒心的環境,培育自信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名片,獨特的校園文化最容易激發師生的認同感,也最容易激發家長、社會的關注度。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新建學校,無論是外顯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還是內在的精神文化,都緊緊圍繞“微笑”這一主題元素,充分彰顯了文化的獨特性、整體性和可持續性。學生在微笑文化的潛移默化中如鮮花般自信綻放。
一是以與眾不同的元素建構校園文化,體現獨特性。以微笑教育為主題進行個性化設計,精心構思,精細打造,精致呈現,彰顯自己學校的與眾不同,在微笑教育的文化場中營造自信的磁場。
二是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謀劃建構校園文化,體現整體性,整個校園文化的建設從外而內、從內而外都圍繞“微笑”這一主題整體化設計和系統化實施。在校門一進門處布置“今天,你微笑了嗎”主題文化墻;在校園內主教學樓前弧形墻處設置師生“笑臉譜”,展示師生自信的笑臉,建設師生“志愿墻”,呈現師生短期規劃目標;在教學樓各層大廳設置微笑“主題廳”,供師生閱讀和欣賞;在各班級教室外設置班級“笑臉卡”,展示班級優秀學生事跡。同時還注重構建微笑課堂,組織微笑大課間,創辦微笑社團,開展微笑系列活動等,形成微笑文化場。一走進校園就感受到濃烈的與眾不同的環境文化,行走在校園中能感受到與環境文化配套的師生微笑自信的行為文化,深入了解、分析則感受到影響和推動學校前行的微笑教育精神文化。
三是注重當前與未來的發展可能,體現可持續性,立足學校實際,明確辦學定位,設定辦學目標,本著“微笑面對每一天,每個人都成為最好的自己,每個人都成為有用的人才”的辦學思想,堅持“尊重差異,喚醒潛能,多元發展,快樂成長”的辦學理念,以“志存高遠,明德至善”為校訓,構建“陽光快樂,朝氣蓬勃”的校風、“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的教風和“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學風,在辦學實踐中不斷挖掘深度,拓展廣度,展現溫度,把當前辦學任務和長遠發展相結合,在不斷沉淀中豐富特色,提升內涵,持續為學生自信成長提供不竭的活力。
微笑文化的構建,讓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場地,都洋溢著微笑的氣息,春風化雨般培育著學生的自信,看著師生一張張幸福、自信的笑臉,仿佛置身于快樂的海洋。
三、以微笑課堂生成悅納的互動,磨煉自信
課堂是辦學的關鍵所在,是培育學生認知和能力的主陣地,創建微笑課堂,讓學生在師生悅納的互動中不斷磨煉和提升自信,是引領學生自信成長的有效途徑之一。微笑課堂的核心要義是尊重、關注、鼓勵、欣賞、期待,通過“五步四學三F”微笑課堂教學策略,在課堂中有效運用微笑啟發、微笑提問、微笑輔導、微笑肯定、微笑批評等措施,做到尊重學生差異、關注學生狀態、鼓勵學生參與、欣賞學生創新、期待學生成長,促進師生互相悅納,磨煉學生自信。
這里所說的“五步四學三F”微笑課堂,指的是教學環節基本遵循“激趣導入—研究學習—精講點撥—精練提升—總結升華”五個步驟,引導學生學習過程倡導落實“導學(導學清單引導學習)、獨學(個人獨立思考學習)、互學(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評學(評價表現促進學習)”四種方法,課堂教學中積極構建“授人以‘Fish(魚)、Fishing(漁)、Funny(愉)”為特征的三F課堂。
每一節課從上課鈴聲響起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教師走進教室時面帶微笑,一次愉快的學習之旅就啟程了。反之,學生就可能形成緊張的學習氛圍,一時無法適從。接著是一堂課的導入,如果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我想弄懂”“我要追根究底”,則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大半。在教學中,師生微笑互動,悅納共情,教學相長。教師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學生在導學、獨學、互學、評學中吸收、消化、運用;教師以微笑的態度培養和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試,學生在不斷挑戰、不斷突破自我的過程中體驗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樂趣,演繹著課堂的有效與和諧,彰顯了微笑課堂的魅力。對比嚴肅、壓抑而枯燥的課堂,學生在微笑、愉悅的課堂中不斷磨煉自信,使“我能學”“我會學”“我樂學”“我學有所獲”“我學以致用”成為課堂主流,成為學生的期待。
四、以微笑活動創造成功的體驗,發展自信
活動育人是現代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微笑活動,為學生創造成功的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發展自信,以達到活動育人的目的。比如,“學雷鋒·做雷鋒”活動強化了學生的自我認知,增強了“做”的信心和能力;“撒下一點綠色,播種一片綠意”微笑護綠主題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植樹護綠的喜悅,更通過活動拉近教師與學生間心與心的距離;乒乓球、籃球、小歌手、小畫家等競賽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展示和競技的平臺,使參賽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了競賽的樂趣和殘酷,磨煉了意志,激勵了學生成長;“微笑獻給長輩,敬老孝親在行動”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敬老孝親的微笑行動中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學生的責任感;一年級入學禮、世界微笑日微笑瞬間大爆發、防災減災日紀念及演練活動、六一兒童節入隊儀式及文藝活動、清明節踏青放風箏、端午節追憶愛國詩人屈原、國慶節感受大國之強、紀念一二·九運動感懷先輩愛國激情……一個個特殊節日活動,讓學生在儀式上體驗生命的意義,在活動中感受成功,增強成長自信,激發成長動力。
活動是春雨,潤物細無聲。活動中,教師用微笑呵護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學生盡情地歡呼、盡情地運動、盡情地享受。活動后,教師及時引導學生靜靜地回味、默默地思考、深深地感悟。活動讓學生享受成長的快樂,感悟自信的魅力。學生紛紛發表感言:“通過活動我更自信了!”“我再也不怕上臺展示了?!薄拔乙盐易詈玫囊幻嬲宫F給大家?!薄霸瓉砦乙策@么優秀,我要更加努力!”……這就是活動帶給學生的改變。
五、以微笑記憶豐富成長的足跡,張揚自信
微笑記憶就是讓學生把自己向目標靠近的每一步,或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精彩瞬間、觸動之事、感動之時,用文字、圖畫或圖文結合記錄下來,每周一次或幾次,只要有感觸就記錄,最后再設計個人獨特的微笑記憶封面,按學期整理制作成冊,就形成了微笑記憶錄。
在實施微笑記憶的過程中,通過印制微笑記憶編制說明,教學生正確編制微笑記憶,學生從不會到會,從簡單記錄到規范記錄,從一般表達到圖文互補的和諧表達,呈現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學生在記錄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自我認知,一次次的記錄促使學生一次次地認識自己、認可自己、相信自己,在一次次的自我肯定中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優秀。編制微笑記憶既張揚了學生自信,又培養了學生書面表達的綜合能力,一舉多得。
學生編制好微笑記憶錄之后,班級和學??啥ㄆ诮M織學生分享和展示個人的微笑記憶錄,講述自己因編寫記錄日常點滴收獲所帶來的變化,既展示了學生精美的微笑記憶錄作品,又呈現了一個個“丑小鴨變天鵝”的蛻變經歷,還促進學生學會感恩生活的點滴回饋,學會微笑面對每一天。學生自信了、快樂了、成長了。
實踐證明,微笑管理、微笑文化、微笑課堂、微笑活動、微笑記憶五位一體為學生自信成長構建了立體式自循環生態系統,微笑教育營造的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快樂教育的文化力場,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架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培育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為學生的自信成長提供了不竭動力。微笑教育不僅能給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學生帶來自信成長的實效,還能為更多的學生創造自信成長的機會。微笑起來,讓我們在引領學生自信成長的教育之路上同行!
編輯: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