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琪 楊小林
摘?要:以焦作市10個區縣為研究對象,圍繞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水平為核心研究內容,構建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選取2014—2021年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相關面板數據,運用熵權TOPSIS模型開展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測度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整體水平不高,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焦作市各區縣應當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提升整體服務能力,減少區域差異,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發展。
關鍵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熵權TOPSIS模型;區域差異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3.013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提出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將維護人民健康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黨的二十大再次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隨著醫改工作的深入推進和健康中國行動的不斷推動,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研究也成為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概念在不斷深入、內涵不斷擴展,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從研究尺度上看,目前針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國范圍、城鄉間、省際間和大城市。從具體研究內容上看,目前關于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區域差異性、政府投入度、經濟協調性等方面的定量研究。然而,關于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財政投入水平等緊密聯系,目前研究多從全國省市層面、經濟發達區域和省會城市入手開展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評估研究,基于中小城市本身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研究較少,特別是焦作市這樣鄰近醫療資源豐富的省會城市鄭州市,對其具有一定的“虹吸效應”,如何提升中小城市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促進醫療衛生機構健康發展,值得深思。
基于此,以焦作市10個區縣為主要研究對象,采用熵權TOPSIS法構建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評估模型,對焦作市10個區縣2014—2021年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進行綜合評價,以期為提升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水平,促進焦作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也希望能夠為其他類似的中小城市推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
1?方法和數據
1.1?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基于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內涵理解,本研究按照科學性、可行性和全面性的原則,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投入水平、產出水平和服務結果3個維度構建包括3個準則層、7個指標層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1.2?基于熵權TOPSIS法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評價模型構建
熵權TOPSIS模型是將熵值法和TOPSIS模型相結合的一種客觀評價方法,是先利用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再利用TOPSIS模型開展評價對象的優劣程度排序的一種研究方法。借鑒前人研究,本文運用熵權TOPSIS模型對2014—2021年的焦作市10縣(市)區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進行測度,具體計算流程如下:
(1)構建原始矩陣。設有n個評價對象,且有m項評價指標,xij表示第j個對象的第i項指標的原始值,其中i∈[1,m],j∈[1,n],則可得到原始矩陣(式1):
A=x11x12…x1nx21x22…x2n…xm1xm2…xmn(1)
(2)指標權重確定。采用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具體步驟如下:
(a)確定第i項指標在第j個對象的比重rij:
rij=xij∑nj=1xij(2)
(b)計算指標熵值:??ei=-∑nj=1rij×lnrijln?n(3)
式中,ei為第i項指標的熵值。
(c)計算指標權重:??wi=1-ei∑mi=1(1-ei)?(4)
式中,wi為第i項指標的權重。
(3)數據標準化。?采用極值法將原始矩陣中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對于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分別采用公式5和公式6進行處理,便到標準化矩陣B=(x′ij)m×n。
x′ij=xij-min(xij)max(xij)-min(xij)(5)
x′ij=max(xij)-xijmax(xij)-min(xij)(6)
(4)建立加權決策矩陣。?以指標權重wi構成權重向量W,結合標準化矩陣B,得到加權決策矩陣V:
V=B×W=[vij]m×n(7)
(5)確定指標的正理想解V+和負理想解V-:
V+={maxviji=1,2,…,n}={V+1,V+2,…,V+n}(8)
V-={minviji=1,2,…,n}={V-1,V-2,…,V-n}(9)
(6)計算距離。分別計算各評價對象的評價向量到V+和V-的距離D+j和D-j(式10,式11):
D+j=∑ni=1(V+i-Vij)2(10)
D-j=∑ni=1(V-i-Vij)2(11)
(7)計算貼進度。貼進度Tj表征各評價對象與最優方案的接近程度,也就是本文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指數,取值范圍為[0,1],其值越大,表示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越靠近最優水平,計算公式如下:
Tj=D-jD+j+D-j(12)
1.3?數據來源
時間跨度為2014—2021年,數據來源于《河南省衛生健康統計年鑒》《焦作市統計年鑒》、國家衛生統計信息網絡直報系統以統計年報相關數據為基礎,直接使用或者計算獲得。
2?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測度
2.1?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綜合指數時空特征
表2顯示了2014年、2017年、2021年3個時間截面焦作市10個區縣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變化趨勢。結果顯示,2014年、2017年、2021年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指數分別為03551,02701,03307。由此看出,一方面,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指數呈現先下降后不斷上升的趨勢,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水平存在上下波動,但總體趨勢不斷提升。另一方面,2014—2021年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指數的平均值僅為03186,表明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整體水平不高,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進一步分析發現,2014—2021年,解放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始終位居第一;修武縣、孟州市、博愛縣和馬村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分別位居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七名;武陟縣和溫縣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存在上下波動,但是相對穩定,始終保持在第五和第六名;沁陽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排名呈下降趨勢,從2014年的第二名下降到2021年的第八名;中站區和山陽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較低,始終位于最后兩名。焦作市各區縣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整體空間差異呈放大趨勢,朝空間非均衡化發展。
2.2?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分項指數的空間格局
表3顯示了2014—2021年焦作市10個區縣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投入水平變化趨勢。結果顯示:
(1)2014—2021年焦作市10個區縣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投入發展指數介于01101~04349,各區縣空間差異比較明顯,投入水平整體偏低,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從不同區縣的投入水平指數的排名來看,修武縣、沁陽市排名第一、二名,其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投入現在處于一個中等水平;博愛縣、溫縣、武陟縣、孟州市、解放區、馬村區、中站區排名第三到九名,處于較低水平;山陽區排名第十名,處于低水平。
(2)2014—2021年焦作市10個區縣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產出發展指數介于0.0991~0.6322,各區縣空間差異顯著,部分縣區產出水平較低,仍需不斷提升。從不同區縣的產出水平指數的排名來看,沁陽市位居第一名,處于較高水平;武陟縣、博愛縣、修武縣、溫縣、孟州市位居第二到第六名,處于中等水平;解放區、中站區、馬村區位居第七到第九名,處于較低水平;山陽區位居第十位且和其他縣市區差異較大,處于低水平。
(3)2014—2021年焦作市10個區縣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結果發展指數介于0.2970~0.6236,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結果發展水平整體處于中等水平,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從不同區縣的服務結果水平指數的排名來看,溫縣、博愛縣、沁陽市、孟州市、修武縣分別位居第一至第五名,處于較高水平;武陟縣、馬村區、中站區分別居于第六至第八名,處于中等水平;解放區、山陽區分居第九、十名,處于較低水平。
3?結論
(1)2014—2021年,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水平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整體水平不高,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此外,焦作市各區縣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水平差異明顯,且差距不斷擴大,表現出空間非均衡方向發展的趨勢,表明未來推動焦作市各區縣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發展任務艱巨。
(2)投入水平、產出水平、服務結果水平整體處于中等或者偏低水平,制約著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提升。其中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投入水平整體較低,是制約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的關鍵因素。焦作市各區縣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產出水平和結果水平不均衡,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和醫療衛生服務利用不均等、服務可及性有待提升,表現出非均等化的格局。
(3)為提升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推進焦作市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均等化發展,可以著眼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大地方財政衛生健康投入,優化資金結構,向欠發達縣區傾斜;二是通過建立特色區域醫療中心、特色學科建設和重點實驗室等,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增加衛生健康投入資金來源;三是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縮小城鄉、縣域間的發展差距;四是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效率,加強市縣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衛生服務資源下沉,提升基層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減少城鄉區域差異。
(4)各區縣需要充分考慮本地區實際情況和發展影響因素,充分發揮地方特色,找出地區優勢,制定和調整適合本地區發展的政策,構建特色化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馬進.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J].中國衛生資源,2018,21(02):8182.
[2]王秀峰.“建成健康中國”的內涵與保障機制——基于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與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23,40(03):15+11.
[3]陶春海,程超.基于模糊聚類法的中國各省城市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綜合比較[J].統計與管理,2016,?228(07):4849.
[4]盧浩華,董林玉,張霖,等.新型城鎮化與醫療服務水平耦合協調度的時空特征及驅動力識別[J].醫學與社會,2022,35(07):4045.
[5]孟婷,王祎輝,朱家明,等.基于因子分析對安徽省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綜合評價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20,36(03):8794.
[6]張霖,程雪蓮,董林玉,等.重慶市醫療服務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耦合協調度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1,38(12):881887.
[7]辛沖沖,李健,楊春飛,等.中國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水平的地區差異及空間收斂性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20,(01):6577+127.
[8]田時中,童夢夢,李曉悅,等.財政支出、政府競爭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基于省級面板熵值tobit模型的實證分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22,38(08):1936.
[9]劉貝貝,郭金玲.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綜述[J].河南醫學研究,2023,32(10):19041907.
[10]隋洪旭,韓玉,李鑫,等.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獲得感概念及研究框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23,3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