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易新
(廣州市天河區冼村小學, 廣東 廣州 510623)
2020年10月15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 “‘學、 練、 賽、 評’ 一體化教學體系是新時代學校體育的工作重點和具體要求”。 其中 “評” 是促進“學、 練、 賽” 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教學體系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那么如何找準 “評” 的著力點, 精準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 是值得我們去研究的一個課題。 本文以小學水平三的足球教學評價為研究案例, 討論比賽表現評價工具(Gam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strument; GPAI) 以評促教的可行性和實效性。
眾所周知, 傳統的足球教學評價是以技術量化的評價為主。 這種教學方式是以技術測試作為評價學生足球學業成績的主要手段。 傳統教學評價是基于這么一個假設: 學生的技術測試分數就是學生在足球比賽中的執行技能的能力, 簡單點說技術測試分數就是學生的比賽表現能力的體現。 但是足球運動是一項開放性、 動態性的項目, 學生熟練掌握技術并不代表學生就能在實戰對抗當中可以在合理的時間、 地點執行合理的技能。 所以在傳統的足球教學評價中, 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一項運動技能, 不僅僅只關注技術層面的掌握, 還要關注學生對技能的執行能力評價, 也就是比賽表現的評價。
針對上述問題, 本文以區四所學校六年級的學生和足球教師為研究對象, 運用文獻資料法、 實驗法、 數理統計法、 問卷調查法開展 “比賽表現評價工具 (GPAI)” 在足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目的是通過比賽表現評價工具 (GPAI)的開發和應用, 驗證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以此完善學校足球教學評價體系, 促進學生的學習, 提高教學的質量, 為廣大體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
通過查找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 為本次研究提供實踐參考和理論支撐。
運用SPSS17.0 軟件對實驗前后相關數據進行重測新測試、 獨立樣本T 檢驗, 驗證比賽表現評價工具 (GPAI) 是否可靠、 有效。
為了驗證GPAI 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本次研究以** 區A、 B、 C、 D 學校的六年級學生和足球授課專家教師為研究對象, 四所學校平時均使用GPAI 作為足球教學的評價手段之一。 其中從各校六年級隨機抽取10 名學生進行一場5 人制的足球賽 (n=40), 比賽時間為10 分鐘, 并全程對比賽進行錄像。 足球專家教師通過錄像, 使用GPAI 對每名學生進行比賽表現四個指標: 回位還原、 做抉擇、 執行技能、支援接應, 進行評價。 其中通過采取重測法驗證GPAI 的信度 (可靠性); 采用獨立t 檢驗, 分析足球比賽表現各個評價指標的是否可以區分高分和低分, 驗證其效度 (有效性)。
為了解學生對傳統技術評價方式與GPAI 的情意態度,本次研究設計一份 “學生對傳統技術評價與GPAI 的情意態度問卷”。 筆者通過 “專家調查問卷” 對專家進行訪談, 專家一致認為該問卷有效。 采用再測信度法對問卷各個選項的信度進行檢驗, 確保問卷的信度。 調查對象為天河區A、B、 C、 D 四所小學六年級的學生 (46.6%女生, Mage=12.45,SD=1.24)。 共發放480 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問卷克隆巴赫系數為0.794, 大于0.70, 問卷信度較好。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圍繞某一個特定的技術教學而構建的, 基于傳統的技能教學法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在這不再一一陳述。 Bunker 和Thorpr 早于1982年已經提出取而代之的教學方法——理解式游戲教學法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 ,簡稱TGFU。 TGFU 的教學是基于創設實戰情境,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實戰情境中去理解有球和無球的戰術策略, 即知道在合適的時間, 做出適當的抉擇。 隨著TGFU 的發展, 教學工作者認識到提高學生的比賽閱讀能力和實戰能力尤為重要, 即比賽表現能力。那么如何評估一個學生的比賽表現水平, 是教學的重中之重的問題。 在這背景下, Mitchell 和Griffin 開發出一套比賽表現評價工具 ( Gam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strument),簡稱GPAI, 其功能用于評價學生比賽表現水平。 基于球類比賽表現的評價工具很多, 而GPAI 較其他的評價工具,更具有可視化、 易操作、 有彈性的特點。 既包含了技能與認知的領域, 同時也包含了有球和無球技能的評價領域。由此可見, GPAI 能全面的觀測、 評價一個學生的實戰比賽能力[1]。
任何一個評價工具, 首先要確定的就是其評價的指標以及評價標準, GPAI 也不例外。 在TGFU 的教學評價體系中, 根據各項運動的特點, 分為四大類型: 入侵類、 隔網類、 擊打類、 標靶類[2]。 四個類型共劃分7 個戰術指標 (見表1)。

表1 GPAI 比賽表現評價指標解釋表
在使用GPAI 時, 首先要根據每個項目的特點進行分析, 然后再確定該項目需要評價的指標以及評價的標準[3]。足球作為一項侵入性對抗類的運動, 其比賽的特點分析如下 (見表2)。

表2 GPAI 足球運動項目特點分析表
根據表3 的評價標準, 需要對學生的足球比賽表現各項指標得分進行記錄 (見表4)。 其計算方法如下[4]:

表3 足球比賽中GPAI 評價標準說明表

表4 GPAI 得分記錄表
根據表2 的特點分析, 結合GPAI 的賽表現評價指標解釋表 (見表1), 確定足球比賽中 “回位還原”、 “做出正確的決定”、 “技能執行”、 “支援接應”、 四個評價指標及其評價標, 具體分析準見表3。
回位還原得分=成功次數∕ (成功次數+不成功次數)×100%。
做抉擇得分=成功次數∕ (成功次數+不成功次數) ×100%。
執行技能得分=成功次數∕ (成功次數+不成功次數)×100%。
支援接應得分=成功次數∕ (成功次數+不成功次數)×100%。
學生比賽表現的總得分=回位還原得分+做抉擇得分+執行技能得分+支援接應得分。
學生比賽表現的平均得分= (回位還原得分+做抉擇得分+執行技能得分+支援接應得分) ∕4。
3.1.1 GPAI 內容效度的檢驗
為確保GPAI 內容的效度, 筆者從四所學校隨機抽取10 名六年級學生, 開展一場五人制足球賽, 時間10 分鐘,并全程進行錄像。 通過錄像資料, 邀請6 名足球教學專家采用GOAI 對其中5 名參賽學生進行比賽表現的評價打分,把六名專家隨機分為2 組。 對所評的分數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 結果顯示 (見表5), p 值為1.82, 大于0.05, 由此可見, 兩組足球專家教師, 采用GPAI 對參評者的比賽表現,打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即兩組專家在GPAI 對學生的比賽表現的評價效果一致。 因此, 6 位專家對GPAI 的各個指標達成共識, 不存在異議。

表5 兩組專家使用GPAI 評分的對比情況
3.1.2 GPAI 結構效度的檢驗
打分過程中, GPAI 能否區分學生的高分能力和低分能力, 是其結構效度的重要標志。 為了驗證其結構效度, 筆者從四所學校分別隨機抽取10 名六年級學生, 開展一場五人制足球賽, 時間10 分鐘, 并全程進行錄像。 通過錄像資料, 專家組采用GOAI 對其中5 名參賽學生進行比賽表現的評價打分, 然后專家組對學生的比賽表現進行低、 中、 高分類, 收集被認定為高、 低表現的學生數據, 進行獨立t 檢驗, 然后使用效應量計算器, 計算各指標的效能量 (ES)。ES 效應量度量實驗真實效果大小或者變量關聯強度的指標,其不受測試樣本容量大小的影響。 能夠很好解決P 值無法刻畫相關程度大小和差異大小的問題, 能更好的避免 “P 值操控” 現象。 依據效應量的大小, 能夠判斷具有顯著差異的研究結果是否具有實際意義或重要性。 任何大于零的ES 都可以被視為顯著性差異[5]。 使用由表6 可知, 四個評價指標的ES 在1.19-1.94 之間, 均大于1.0。 由此可見四個比賽表現指標具備顯著性差異, 說明GPAI 具備區分高低分的能力。

表6 GPAI 評價學生排名高低比較情況表
3.1.3 GPAI 信度的檢驗
任何一個評價工具都必須具備良好的信度, 即可靠性,所評價的結果才具備可信性和穩定性。 為了驗證GPAI 的可靠性, 本次研究采用重測方法, 對前后兩次測試的成績進行獨立t 檢驗來驗證GPAI 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同一個足球教學專家, 對所選取的學生, 進行第一次測試, 時間間隔一周后進行第二次測試。 由表7 可見, 通過前后兩次的測試, 使用GPAI 打分的兩個成績之間沒有存在顯著性差異(P=1.76, 大于0.05), 作抉擇、 執行技能、 支援接應、 回位還原四項比賽表現指標打分范圍被認為是可靠的、 穩定的。

表7 專家使用GPAI 評分的前后測試成績對比情況
問卷采用選擇題的形式進行, 內容上設計10 個問題,每題五個選項: A 十分認同、 B 比較認同、 C 一般、 D 不認同、 E 十分不認同。 由表8 可知, 有90%-96%的學生被問及更喜歡在比賽情境中還是傳統技術測試形式進行測評時,他們認為GPAI 的評價方式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 相對傳統評價方式更令人向往。 并且相對傳統評價方式心理的壓力更低, 沒有考試的心理負擔。 “這看起來不像是在測試,所以壓力比較小”、 “這看起來更公平, 尤其相對那些技能沒那么熟練的學生而言”、 “我喜歡它, 它讓我向老師展示了我的比賽表現能力”。 由此可見, 使用GPAI 評價學生的比賽表現能力, 學生的反應是十分積極的, 也是十分受歡迎的。

表8 學生對GPAI 的情意態度調查情況表 (人∕%)
1) 通過實驗驗證, GPAI 是一種更為全面地思考比賽表現和整體評價的評價方式, 作抉擇、 執行技能、 支援接應、 回位還原, 每一個指標都是可以觀察的, 并且顯示出足夠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通過實驗驗證, GPAI 不僅顯示出足夠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時能夠很好的區分學生的高分能力和低分能力,各個評價指標具備很好的效應值。
3) 通過問卷調查, 從情感角度看, 結果顯示學生相對傳統技術測試形式而言, 更喜歡在比賽情境中進行測評,學生認為GPAI 的評價方式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
4) 通過問卷調查, 從心理角度看, 學生認為相對傳統評價方式,GPAI 更令人向往。 并且相對傳統評價方式測試的心理壓力更低, 沒有考試的心理負擔, 更容易被接受。
首先, GPAI 是一個多維、 富有彈性的評價系統, 可以為傳統技能測試提供有效的補充, 完善體育評價體系, 更全面的評價學生的學業水平。
其次, 盡管GPAI 被證實是一種可靠、 有效的評價工具, 但在使用其時, 為了更準確評價一個學生的比賽表現能力, 需要改變規則來適應某一指標的評價。 例如評價一個隊員的接應能力, 球員必須跑動支援他的隊員, 但是由于另一個隊員以及跑動接應了, 不需要該隊員去支援, 這樣造成該隊員評分不高。 這時候就需要更改規則, 改為2V2 小場地比賽, 這樣就排除其他隊友的干擾了。
接著, GPAI 評價形式多樣, 不僅僅在正規的比賽中使用, 根據學生的水平, 還可以設置針對性的游戲來測試學生比賽表現能力。
最后, GPAI 是一個多功能球類比賽表現評價工具, 不局限于足球項目的評價使用, 可廣泛應用于其他球類項目的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