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恒宇 王定宣
(西南醫科大學體育學院 四川瀘州 646699)
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攻防技擊為主要技術內容,以套路演練、博弈對抗和各種功法,引導人們認識人、自然以及社會的教化方式,是注重神形兼備、內外兼修的中華民族傳統身體活動項目。歷經千年的發展,武術已經滲透到中華民族血脈之中,被內化為中華民族的生活方式,其以獨特的形式闡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最具代表的中華民族品牌之一。
作為中華民族身份的象征和標識,武術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正面臨著多重現實困境,如傳承空間變遷導致的文化遺失、文化空間破壞造成的文化失真、傳承者年歲已高或后繼無人、受競技體育影響誘發的傳承方向迷失、西方體育入侵導致的生存空間被擠壓、武術產業沒落以及與時代發展脫軌造成的傳承渠道局限。基于此,亟須尋找武術契合時代的傳承與傳播路徑,為解決武術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提供新的參考依據。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新舊媒介深度融合而產生新興、開放以及兼容的傳播形式,將人類社會帶入了大眾傳媒時代[1]。動漫作為大眾傳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集合文學、美術和影視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形式。其因強烈的親和力、深刻的感染力、寓教于樂的教育性而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同時媒體傳播功能和動漫國家合作、交流的推進,促使動漫文化得以廣泛傳播。動漫作為一種新興的文化載體,一種改變人們觀念、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工具[2],應擔負起傳承與傳播優秀民族文化、培養民族文化認同、正確引導青少年以及樹立國家形象等重大責任。因此,本研究以動漫產業為抓手,著力探析武術與動漫的內在耦合、武術動漫化的意義以及武術動漫化傳承與傳播的實施路徑。
武術是博大精深、底蘊深厚的中華民族標識,而動漫是新興的、巨大潛力的朝陽產業,二者雖殊途,但在文化創意產業牽動下,武術與動漫兩種不同的文化融合發展,皆有傳播中華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肩負傳播國家形象的重任[3]。本文從思想、視覺、年齡、文化題材的角度來探尋武術與動漫的內在耦合(見圖1),以期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促使中國由文化大國走向文化強國。

圖1 武術與動漫的內在耦合
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身體文化現象,深受中華傳統思想和時代背景的影響。在思想層面,武術吸取儒、道、兵、佛等眾多優秀思想,如右手握拳、左手掩拳的抱拳禮表達著武者尚武、崇德、謙虛和團結奮進等含義,這也是崇文尚武、克己復禮、以和為貴等儒家思想的體現;攻防轉換、后發制人、以柔克剛凸顯武術對道家思想的追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以不變應萬變等是兵家思想的呈現。而動漫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其根本是個性化創作、生產、復制和傳播以文化為核心的商品[4]。因此,動漫作品不僅需要精美的畫面,更需要動漫作品所傳達的優秀文化內涵。
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蘊含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獨具韻味的中華民族思想和價值,當武術思想與動漫內涵融合發展,武術動漫便不再單單是一部的影視作品與一串串文化符號,而是通過動漫這一藝術作品所映射出愛家愛國、仁義道德、自強不息等中華民族文化精神與價值表達。以動漫為載體所呈現的武術文化,是對武術思想文化的傳播、解讀和演繹,能夠使武術思想文化深入人心,契合時代發展需求,強化國民擔當,夯實文化自信自覺,凝聚愛國等意識[5],使動漫作品有內容、有深度、有品位。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英雄精神,《鐵扇公主》抗日救國的民族精神,《大圣歸來》不畏艱險的武俠精神,《花木蘭》的巾幗女俠精神,以及武術動漫共同的對自由、平等、公正的追求和向往,對誠信、道德的維護,對強健體魄、充沛體能的陽剛化引導,這種文化自信以動漫的形式呈現出來,既是對武術思想的傳播,又是對動漫內涵的升華。
武術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它不僅在思想上滲透著中華民族文化,在形體表達上也傳達著天人合一等中國傳統美學。如五行拳是以動物的姿態、動作和神情為基礎,依據人體運動規律,結合技擊需要而演化出的武術動作;太極拳是以陰陽雙魚圖為基礎形成的。武術演練者精、氣、神的展現,武術運動快慢相間、動靜結合以及技擊博弈時對力量、速度等要素的展現,使武術在視覺層面傳遞著中華文化的美,具有重塑國民精氣神、重鑄強悍民風的重要作用[6]。而動漫是一種視覺文化,受眾在進行動漫觀賞時會受到已有審美意識的影響,這種已有的審美意識一般體現為民族審美心理和個人審美經驗[7]。個人的審美經驗是建立在民族審美心理基礎上的,而民族審美心理源于民族文化的精華。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長期受到儒家、道家等文化的熏陶,在審美上注重天人合一等觀念的追求。因此,武術動漫化契合受眾審美的需求,動漫審美與武術傳達的視覺美學耦合。
武術文化老少皆宜的特質與動漫的全齡化發展在人口年齡層面存在耦合,將武術與動漫融合發展,能夠使二者的受眾群體再重合。武術動漫化,可以激發青少年群體武術興趣、武術參與、武術文化傳承,可以鞏固青壯老群體武術鍛煉、武術文化傳承的意識;而動漫的武術文化,又是動漫由低齡化向全齡化轉化的破局之點。
武術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據1986年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工作統計,流傳至今的拳種已達130種之多,加之武術有增強體質、鍛煉意志、競技觀賞和交流技藝等功能,因此,武術對不同年齡階段人群都有著實用性。例如,青少年習武,可促進生長發育,提升身體素質;青壯年習武,可達到健身、解乏和修身養性等功效;中老年習武,可防止身體機能衰退、調節心情、促進社交等。而國內動漫產業,近年來運用可愛、新奇的動漫傳統表達手法,營造出真、善、美的動漫時空,以吸引青少年。在此基礎上,引入成年人耳熟能詳的故事,用隱喻社會現狀的熱門話題和“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推動動漫消費群體由低齡化向全齡化轉化。例如:《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大圣歸來》等動漫作品都是全齡化覆蓋的動漫作品。
武術動漫化傳播可對武術文化產生增殖,一方面表現為對武術文化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現為對武術文化質的擴充。動漫化對武術文化量的增加表現為將武術文化以動漫形式呈現,后續借助各種傳播媒介傳播,打破傳統傳播的地域性和局限性限制,運用動漫傳播的親和性、廣泛性,促使武術文化覆蓋廣闊的區域和廣泛的人群,提升傳播效率,并推動不同地域、門派進行武術文化交流。動漫化對武術文化質的擴充體現為,武術文化與動漫文化融合的創新傳播,受眾可對武術文化進行想象和再創作,推動武術文化貼合時代發展。此外,武術動漫化傳播內容具有價值導向,促使受眾在觀念、態度和情感上產生影響,使人們關注武術、認識武術,喜好武術,并且賦予武術文化經濟價值。
武術文化可以為動漫提供豐富的題材。武術文化根植于中華5 000年的發展脈絡中,有著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武術門派林立,拳種繁多,如少林、武當、峨眉等門派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內涵,任一門派、拳種的發展歷史皆可為動漫創作提供素材,形成典型的中華特色動漫,搭建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
動漫不僅是獲得快樂和創造價值的手段,也是傳播文化,宣傳教育,培養審美的重要途徑。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動漫有著推動武術文化走出去,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培養民眾文化認同感,增強文化自豪感的重要助力,以及闡述中華武術文化,引導正確認知,以青少年為主體傳承與傳播武術文化等深遠價值。
武術千年發展史中,它吸取了哲學中的儒道兵佛等眾多思想,與中醫、宗教等密切相關,充分體現知行合一、太極說等中華傳統思想,使武術滲透出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武術的美不僅體現在思想上,還體現在武術的形、德和神上。武術形體之美體現于武術“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古人在創造武術時,模擬自然事物,取其形,仿其神,以人為本,結合技擊需求演化出相應的動作;武術德之美體現于武術道德上,武德就是習武之人在社會上所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品質,武德使人遵循社會規范,還助人三省吾身,不斷提升自身修養;武術的神之美體現于中華民族精神上,例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和右手握拳,左手掩拳的以和為貴的精神。
武術可以看作是中華文化的縮影,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又是全人類的共同向往。武術的動漫化會以動漫產業為武術文化的載體,豐富動漫原創資源,樹立武術動漫品牌,以影視、網絡等新媒體為途徑傳播,在全球范圍內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實現對武術文化的柔性傳播[8-9],以此推動武術文化“走出去”戰略,提升中華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圍的影響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武術動漫化的傳播已不是夸夸而談,《霧山五行》《一人之下》等系列國內原創武術元素動漫在國外收到一致好評,進一步證明了武術文化的魅力,證實武術文化的動漫化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意義。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即是一種價值導向和精神支撐[10]。然而,西方文化強勢入侵,嚴重擠壓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存發展空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代青少年。當國內青少年都關注西方文化,而將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拋到腦后時,便形成了“文化無根”的現狀。此時,中華民族文化便在世界文化叢林中失去了競爭力,中華民族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標志性特質。在高度媒介化的擬像社會中,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借助媒介的傳播功能。在眾多傳播媒介中,動漫是一種快速且具有極強滲透力的傳播形式。武術的動漫化運用藝術性表達手法,傳遞武術文化中蘊含的中華傳統文化、思想觀念;通過武術動漫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傳播民族精神、民族形象;以武術動漫蘊含的文化符號,凸顯中華民族特色,樹立中華文化形象。因此,受眾得以不斷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深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可程度和傳承意向,強化民族文化和國家文化的認同,形成文化的自豪感。
2015年《大圣歸來》橫空出世,之后《大魚海棠》等動漫上映,標志著中國動漫向著動漫全齡化不斷發展。動漫全齡化意味著動漫覆蓋的受眾更為廣泛,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觀賞武術動漫可吸收不同的內容。對于低年齡階段的受眾來說,武術動漫技擊場景能夠激發受眾對武術文化的興趣來源,通俗易懂的情節是構建愛國、自強、以和為貴等中華民族思想價值的有效途徑;獨特的水墨木偶等繪畫手法是培養受眾中華式獨特審美的可行模式;武術動漫本身是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武術文化,學習歷史文化知識、認識世界,構建正確三觀的必要方法。對于高年齡階段受眾來說,武術動漫對武術技術的真實表達是對武術文化興趣的鞏固,契合時代發展的情節是對仁、義、禮、智、信、勇的武德和剛健有為、愛國主義等武術精神的再闡述,還原、真實的劇情是對歷史文化的再回顧,富含中華文化元素的畫面是對傳統審美的再引導。對于國外的受眾來說,神秘的東方文化是觀賞的誘因,震撼的武術技擊場景是對觀賞注意力的吸引,親和的動漫表達是對武術文化、中華文化的跨文化傳播。因此,武術動漫化是闡述武術文化的可行方法,是構建正確認知的有效途徑。
《2022—2027 年動漫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4.2 億人次,其中5~25 歲的青少年群體是泛二次元用戶的主要群體。對這一年齡階段的青少年群體而言,其正處于生理發育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高峰期,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獵奇心態,而動漫世界相較日常生活、書本更為豐富多彩,便成為青少年精神寄托的天然場所[11]。動漫文化融入青少年整個成長過程中,對青少年群體有著極強的影響力,是拓展知識儲備和構建正確認知的極佳途徑。在過去,國內70%~80%的動漫產品都在依靠進口,尤其是日本動漫占據國內動漫市場的半壁江山,這種國外文化產品大量地滲透著該國的觀念、價值、形象,嚴重侵蝕著我國青少年的思想意識。
在此背景下,完善國內動漫產業顯得尤為重要。武術與動漫的融合,有助于青少年在接觸和學習武術文化的過程中,了解武術中蘊藏的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體會優秀的民族精神,感受先輩對世界的細致觀察和偉大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當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在武術文化構建方面初步認識到武術文化的重要性,產生了對武術文化的興趣,成為武術文化潛在的傳承者。經過長期的文化熏陶和培養,他們便可從當代傳承人手中接過“接力棒”,讓武術文化在發展中傳遞。
動漫被稱為新興的朝陽產業。以武術動漫化為形式的融合發展,是武術文化傳承與傳播的有效途徑。從文化傳承的角度看,武術動漫化一方面能夠實現武術文化功能,另一方面能夠創新武術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新途徑;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武術動漫化以動漫作品本體和動漫衍生品為載體,可廣泛傳播弘揚武術文化。
新媒體時代,各類視頻平臺迅速崛起,為動漫傳播搭建了集中化平臺。視頻平臺是新媒體的主流平臺,是各種視覺藝術文化的集合之地,它包括長視頻、短視頻等多種形式。武術動漫通過B站、騰訊視頻、愛奇藝等長視頻平臺傳播,大量集合了對武術文化或動漫文化喜愛的人群;通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對武術動漫碎片化、個性化的傳播,既鞏固了武術動漫受眾的喜愛程度,又傳播了武術文化。以《霧山五行》為例,其在長視頻B站上獲得3億人次的播放量;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經過自媒體大量的剪輯、解說等,僅單個視頻便有217.8 萬個點贊量。長視頻和短視頻兩種傳播平臺相輔相成,對武術動漫進行傳播推廣,能夠使廣泛的人群了解動漫中所蘊含的武術套路、技擊和武術文化思想,形成武術文化全新的傳播方式,激發了人們對武術文化的興趣程度以及保護武術文化的意識。
動漫的娛樂性等特點決定了其擁有廣泛的受眾基礎。尤其是動漫所呈現出的對夢想的執著,朋友、親人、師徒等關系的羈絆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在觀賞武術動漫的過程中,動漫作品對武術技擊博弈、武術思想的詮釋可以激發受眾對武術文化的熱愛和興趣;在長期耳濡目染的熏陶中,能夠讓受眾形成對武術文化的興趣,將傳承的種子埋入內心深處,從而擴大武術文化潛在傳承群體的范圍和潛在傳承者的基數。
動漫化提供數字化保護武術的路徑。對武術文化的保護不能停留在采訪、記錄和拍照等方式,這類保護手段存在老化、失真、脫色等問題,會造成武術文化不同程度的失真。武術是三維的、立體的身體行為文化,拍照、拍攝角度單一,不能全面、立體還原武術的運行軌跡,在傳播與傳承過程中易造成武術動作構建不全面等問題。而武術動漫化運用動畫三維軟件將武術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進退攻防、動靜快慢等通過動態仿真、粒子系統等技術構建數字模型;運用面部細節、衣衫紋理等還原傳承者習武時的神情氣勢、武道韻味,最大程度保存武術原貌。因此,通過三維動畫技術進行建模,能夠促進武術文化數字化傳承和保護。
武術動漫化將武術文化凝聚在動漫符號中,而動漫符號的開發為武術文化產品披上了動漫文化的外殼,使其成為了動漫衍生產品,而武術文化又賦予了動漫衍生產品內涵。武術動漫衍生產品可分為兩種,即視覺衍生產品和實體衍生產品。武術動漫的視覺衍生產品,指的是對播出動漫作品后的加工,例如:B 站的UP主含亮對《霧山五行》中槍術的復刻,即是武術動漫的視覺衍生品。武術動漫化的視覺衍生產品在傳播武術文化和動漫作品時,拓展武術動漫衍生產業的空間,使武術文化的傳播多樣化,又使武術文化的經濟價值再現。武術動漫的實物衍射產品指的是武術動漫中的動漫符號實體化,如將武術動漫中的武器、服裝、角色本身實體化,或借用武術動漫中的動漫符號制作商品,都是實現武術動漫再增值的途徑。將武術文化、動漫符號與商品相結合,既通過衍生品的形式將武術文化傳遞給受眾,又通過動漫衍生品的消費,實現武術文化的經濟價值。
武術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只有緊密契合新時代人們對體育文化的需求,更新發展理念,才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新時代,應立足本土文化資源,充分挖掘武術文化,運用動漫技術,推動武術傳承與傳播,完善武術動漫化產業,推動武術文化發展,傳承與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