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亞紅 顧青青 杜曉芳 敖莉 沈云波
【摘要】 目的 分析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用于糖尿病足感染潰瘍患者小切口對口引流中對創面愈合及SF-36的影響,為糖尿病足患者預后恢復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導。方法 選取2020年10月—2022年2月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嘉定區中心醫院108例接受小切口對口引流治療的糖尿病足感染潰瘍患者,隨機分成2組,常規組和Triangle組各54例。常規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措施,Triangle組采用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模式,對比2組創面愈合情況以及干預前后SF-36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Triangle組的創面愈合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干預后2組SF-36各維度評分均較為同組干預前升高,且Triangle組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能夠通過對小切口對口引流治療的糖尿病足感染潰瘍患者分層級管理和干預提升創面愈合效果,同時促進患者身心狀態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 糖尿病足;感染潰瘍;小切口對口引流;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生活質量
Triangle stratified and graded nursing care for diabetes foot infection ulcer patients: the effect of small incision mouth to mouth drainage on wound healing and SF-36
Pan Yahong,Gu Qingqing,Du Xiaofang,Ao Li,Shen Yunbo*. Jiadi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Shanghai Medical College,Shanghai 2018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riangle hierarchical nursing care on wound healing and SF-36 in the small incision mouth drainage of diabetes foot infected ulcer patients, and to provide mor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the prognosis and recovery of diabetes foot patients. Methods 108 patients with diabetes foot infection ulcer who received small incision and mouth to mouth drainage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riangle group, 5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while the Triangle group adopted Triangle hierarchical nursing mode. The wound healing and SF-36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wound healing in Triangl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routine group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F-36 scores of each dimens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score in the Triangl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riangle hierarch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wound healing effect through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and intervention of diabetes foot infection ul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small incision and mouth to mouth drainage, and at the same time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statu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Diabetes foot;Infectious ulcer;Small incision drainage;Triangle hierarchical nursing;Quality of life
中圖分類號:R587.2;R473.5? ? ? ?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6-0061-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6.021
糖尿病足屬于臨床中十分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與下肢動脈硬化、高血糖影響及足底生物學改變具有密切相關性[1-3]。糖尿病足早期有足麻、感覺下降等癥狀,久之增加下肢組織破壞、感染、潰瘍等并發癥風險,治療難度較大,易反復、遷延[4]。糖尿病足具有較高致殘和致死率,需要長時間接受治療,患者心理負擔和家庭經濟壓力較大[5]。目前,大多數糖尿病足患者能夠通過早期篩查及時發現和診斷,經過針對性治療及管理能夠有效防控病情進展。臨床對糖尿病足感染潰瘍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的同時,采取系統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保證臨床干預效果[6-7]。Triangle模型是按照病情將患者進行分層分級管理,按照不同層級患者的癥狀實施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措施,通過糖尿病足篩查以及踝泵運動干預等措施,促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促進患者預后恢復[8-9]。本研究探究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用于糖尿病足感染潰瘍患者小切口對口引流中對創面愈合及SF-36的影響,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10月—2022年2月上海健康醫學院附屬嘉定區中心醫院108例接受小切口對口引流治療的糖尿病足感染潰瘍患者,按隨機數字法分成Triangle組和常規組,每組54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納入標準:(1)對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2)符合糖尿病足診斷標準,糖尿病足分級0級—5級;(3)符合小切口對口引流治療指征,且自愿接受治療;(4)具備良好語言和認知功能。
排除標準:(1)凝血功能障礙;(2)精神及語言障礙;(3)伴發靜脈曲張或急性感染;(4)無法配合研究或中途退出。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方法 入組患者均接受小切口對口引流治療。常規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措施,主要為糖尿病足常規飲食指導、潰面清理、血糖監測及健康宣教等措施。
Triangle組采用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模式。按照患者癥狀進行分級,其中存在潰瘍風險及有足潰瘍癥狀無感染的患者屬于平穩層;軟組織感染、炎癥,無膿腫,以及骨組織病變、感染、膿腫患者屬于中危層;有局限性或全足性壞疽的患者屬于高危層。以此分層對患者實施不同護理干預措施。
平穩層患者護理。糖尿病足篩查,半年進行1次風險篩查,通過多普測血流信號評估檢查周圍血管,使用尼龍單絲壓力檢查法檢查周圍神經,判斷神經病變情況,出現風險癥狀后及時采取干預和防控措施。指導患者開展踝泵運動。雙下肢放松取平臥位,上勾及下壓腳尖,停留時間為5 s,每次5組,開展順逆時針交替的環繞運動,時間15 min。運動頻次為每周3~5次,餐后鍛煉。
中危層患者護理。針對有炎癥和感染但無膿腫患者,實施面對面健康宣教。播放相關視頻資料等,告知患者膿腫危害及預防措施,保證患者掌握自我護理技能,每周開展1次,時間1 h。針對骨組織病變、感染、膿腫患者,實施紅外及紅光治療,患者臥位狀態,暴露足部受累區域,使用紅外線及紅光LED電磁波進行治療。每周1~3次,30 min/次,連續治療2周。
高危層患者護理。這一層級患者病情較為危重,需要成立多學科協作護理工作小組,包括糖尿病專科及內分泌科等成員。在患者出院后3 d、7 d及14 d時視頻隨訪,提請患者復診。對于行動能力受限的患者,可采取上門復診方式。復診時評估足部壓力水平,并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足部護理相關知識和技能,一方面明確患者病情變化,另一方面保證患者掌握自我護理措施。
1.3 觀察指標 肉眼觀察判斷患者創面愈合情況。30 d內長全新生肉芽組織,創面全部愈合,為痊愈;30 d內創面縮小達到75%,大部分長出新生肉芽組織,炎癥滲出癥狀消失,為顯效;30 d內創面縮小、炎癥滲出減少,部分長出新生肉芽組織,為有效;創面、炎癥滲出等未明顯改善,無新生肉芽組織,為無效。
使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量表包含生理功能、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職能、軀體疼痛、活力、總體健康8個維度,得分高則生活質量好。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創面愈合情況對比 Triangle組的創面愈合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2.2 2組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前
2組的SF-36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SF-36各維度評分均較為同組干預前升高,且Triangle組高出常規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足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有腳麻等早期癥狀,隨著病情發展出現多種功能障礙,造成患者殘疾或死亡[10]。糖尿病足患者需要長期接受針對性治療以控制病情,對患者自身及其家庭均會造成較大壓力[11-12]。相較于常規手術而言,小切口對口引流治療疼痛較為輕微且不會引發其他并發癥,操作較為便捷,治療安全性較高[13]。糖尿病足患者接受小切口對口引流治療后,需要有效控制可能損害患者周圍血管的風險因素,針對性護理干預至關重要。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是從患者不同癥狀及表現出發對患者分層級,之后針對不同層級患者制定并實施相應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較強[14]。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能夠為糖尿病足患者構建動態性、針對性護理管理方案,患者對自身病情更加明晰,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Triangle組的創面愈合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干預后2組SF-36各維度評分均較同組干預前升高,且Triangle組高于常規組(P<0.05)。提示采用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模式能夠提升創面愈合效果,促進患者身心狀態改善。分層級護理干預中,通過壓力檢查以及多普勒血流信號評估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篩查評估,患者周圍血管及神經狀況得到全面、準確評估,為針對性治療和護理提供了依據。踝泵運動能夠促使患者下肢血流狀況得到改善,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不僅能夠改善糖尿病足癥狀,還能夠促進潰瘍修復[15]。紅光和紅外治療能夠在患者感染潰瘍護理中發揮顯著效果,促進患者創面愈合。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中,強化對患者的針對性教育,通過一對一教育方式確保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治療和防控相關知識,有助于防控糖尿病足復發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能夠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感染潰瘍創面愈合更快,足部癥狀顯著緩解,促進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毛翠秧,陳育群,周一農,等.小切口對口引流換藥在糖尿病足潰瘍感染中的療效觀察[J].護理與康復,2022,21(6):35-37.
[2] 劉嵐,倪妍,李柳,等.運用新型敷料聯合小切口對口引流在糖尿病足感染潰瘍中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31):34-35.
[3] 李俊芳,葛燕紅,王潔,等.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聯合人文關懷對糖尿病足患者潰瘍修復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9):70-73.
[4] 于雪斌.Triangle分層分級管理框架構建下的延伸護理服務在糖尿病足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11):182.
[5] 張秀玲,徐淳,翟法美,等.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對糖尿病足患者潰瘍修復及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3):78-80.
[6] 楊艷萍.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對其足部狀況及下肢血管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21,19(24):188-191.
[7] 黃燕文,劉莉,葉偉英,等.Triangle分層分級護理對糖尿病足足部狀況及神經傳導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5):46-48.
[8] 楊洪葉,方德軍.糖尿病足的內科治療及臨床護理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66):293-294.
[9] 戴安妮,張春梅.基于Triangle分層分級管理的延續性護理在下肢靜脈潰瘍患者中的應用[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0,33(12):1864-1866.
[10] 楊沛,王艷梅,王志英,等.基于Triangle模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層分級延續護理方案的構建[J].護理學雜志,2022,37(7):85-89.
[11] 許琍文,張力,熊鶯,等.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與自我感受負擔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9,27(1):21-23,27.
[12] EDMONDS M, MANU C,VAS P.The current burden of diabetic foot disease[J].J Clin Orthop Trauma,2021,17:88-93.
[13] 王威,韓斌如,吳英鋒,等.糖尿病足肌筋膜間隙感染清創方法的分析[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21,16(6):532-535.
[14] 陳思妍,應燕萍,楊麗,等.基于Triangle分層分級管理的延續性護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J].廣西醫學,2019,41(14):1855-1859.
[15] 王顯東,劉明興,何紅.踝泵運動對糖尿病足潰瘍創面愈合的干預作用[J].西部中醫藥,2020,33(11):115-117.
(收稿日期:2023-10-30)
作者簡介:潘亞紅,女,本科,主管護師。
通信作者:沈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