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安全轉運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研制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應用于臨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安全轉運工作中。選取60例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使用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的患者分為觀察組,未使用的患者分為對照組,各30例。比較2組隔離效果、操作不適感以及血氧指標等。結果 觀察組病毒外泄率3.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0.00%(P<0.05)。觀察組未發生旁人二次感染,對照組旁人二次感染率為16.67%,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及醫務人員操作不適感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轉運前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轉運30 min后均降低,但觀察組仍高于對照組;轉運后觀察組血氧飽和度恢復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安全轉運中的應用隔離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 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轉運
中圖分類號:R183.9?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6-0144-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6.048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以發熱、咳嗽、乏力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少數患者伴有流涕、鼻塞、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癥狀,部分患者表現為無癥狀感染[1]。因其傳染性較強,人群普遍易感,可通過接觸傳播,如咳嗽、噴嚏、近距離吸入患者呼出的氣體、接觸污染后再接觸眼睛、鼻腔、口腔等導致感染,已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所規定的乙類傳染病,曾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管理[2]。目前臨床主要通過病毒核酸檢測對患者進行診斷,具有簡單、方便、快速的優勢。江西贛州市立醫院作為綜合性教學醫院,承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醫療救治工作。為完善檢查或進一步入院治療,發熱門診、隔離區患者及確診患者的轉運成為關鍵,而轉運存在一定的風險。承擔轉運工作的科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安全轉運有直接責任。本研究將研制的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應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安全轉運中,并與之前未應用該裝置的患者進行比較,取得較滿意結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應用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進行轉運的30例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作為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18~75歲,平均(38.27±7.35)歲。選取2021年1—6月常規轉運的30例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作為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18~75歲,平均(38.15±7.42)歲。2組生命體征正常,均無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2組在性別比例、年齡平均值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年齡≥18周歲;經鼻拭子、咽拭子、鼻咽抽取物等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需進行轉運治療,均為住院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年齡<18周歲;疑似病例;合并支原體肺炎、哮喘;拒絕參與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轉運。完善出車前準備,確保轉運設施齊全,消毒隔離設備完好。每輛車包含8名醫護人員,醫護人員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佩戴N95口罩,穿戴好防護服、鞋套、眼罩、雙層手套等,將患者搬運至車床上,嚴格進行隔離轉運。觀察組采用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進行安全轉運。出車前仔細檢查確保艙體完整,支架長短尺寸合適,調整好擔架,準備質量分數為75%的乙醇溶液、含有效氯消毒液,隔離艙放置在配套擔架上,保證密封拉鏈,打開排風系統高效排風,試機5 min后隔離艙系統正常后可安全使用。接診患者防護與對照組一致,將隔離艙和擔架放在救護車車床上,推至患者旁,將患者放入隔離艙,頭部保持在進風口端,拉好密封拉鏈。將車床推至轉運車,將監護導線、氧氣管等經導線專用口放置好,做好心電監護、吸氧等。若需長途轉運,需使用充電器對隔離艙進行充電,保證設備正常運行,轉運途中醫護人員可通過佩戴艙體上的透明手套為患者進行操作。入院后,醫護人員連接好氧氣、監護儀等,將車床移出轉運車,用紫外線消毒轉運車車廂,用質量分數為75%的乙醇溶液對車表面、門把手等區域進行消毒。將患者送至指定區域,拉開密封鏈后將患者移至病床上,與專科治療醫生做好詳細交接,隔離艙外表面、車床用質量分數為75%的乙醇溶液消毒30 min后,轉運車返回。轉運后消毒,隔離艙外表面用含氯消毒劑(2 000 mg/L)噴灑消毒,以不滴水為標準,作用30 min;用含消毒液的抹布擦洗艙體內外和車床各部,再用質量分數為75%的乙醇溶液噴灑消毒1 h。將隔離艙體車床推入轉運車箱內,拉鏈拉開后將艙體打開,再進行紫外線消毒1 h。患者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用含氯消毒劑(10 000 mg/L)攪拌均勻后消毒2 h,按醫療垃圾標準丟棄。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2組隔離效果、操作不適感以及血氧指標等。(1)隔離效果。包括病毒外泄率、旁人二次感染率、轉運時間。(2)操作不適感。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定,以長度為10分度的線段為標準,以一端為起點標記為0,一分度分值賦值1分,另一端則為10分,讓患者和醫護人員分別根據自身感受畫線段,分別進行評定,總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不適感越嚴重[3]。(3)血氧指標。采集2組上臂靜脈血測定血氧飽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O2),正常值范圍為95%~99%。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隔離效果比較 觀察組發生病毒外泄
1例,旁人二次感染0例;對照組發生病毒外泄6例,旁人二次感染5例;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操作不適感比較 觀察組醫護人員操作不適感評分0~3分,患者操作不適感評分2~5分;對照組醫護人員操作不適感評分1~4分,患者操作不適感評分2~6分;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轉運時間和血氧飽和度比較 觀察組轉運時間40~110 min,對照組轉運時間45~120 min;
2組轉運前血氧飽和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轉運30 min后2組均降低,但觀察組仍高于對照組;轉運后觀察組血氧飽和度恢復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一種新型傳染性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早期臨床癥狀無明顯特異性,CT對病原體的鑒別也較為困難。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提出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需結合患者臨床表現、流行病學史、影像學特征以及病原學檢測結果等,其中以病毒基因測序和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作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金標準[4-5]。相比于病毒基因測序,病毒核酸檢測更方便快捷,適用范圍更廣,一旦經病毒核酸檢測出現疑似或確診患者則需即刻進行隔離或治療。江西贛州市立醫院為江西省三級甲等醫院,是贛州市定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排查接收點,承擔任務重,醫護人員風險大,對傳染病現場應對手段的現實能力要求較高,急需一項既可用于急診科安全轉診做好安全防護,又可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疑似或確診手術患者安全轉運,避免污染周圍環境,為醫護人員安全保駕護航的技術。江西贛州市立醫院作為定點接收醫院,其醫護人員具有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經驗,能充分認識病毒屬性,對傳染性、消毒程序、防護等認識充分,有利于降低轉運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圍內傳播,傳染性極強,提高了社會對公共衛生事件和生物安全的關注度,也提高了對傳染病現場應對手段的現實要求[6]。轉運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中的重要環節,整個轉運過程中需嚴格做好消毒隔離和防護工作。本研究轉運中所用隔離艙屬于密閉空間,患者在艙內與外界幾乎隔絕。為保證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吸氧等,以保證轉運安全。患者進艙后,可能會因對隔離艙的恐懼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導致心率、血壓、血氧等受到影響。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能及時掌握其情況,若有異常即刻治療。針對暈車嘔吐患者,配備有嘔吐物收納袋,轉運結束后統一消毒處理[7-8]。隔離艙為密閉空間,需對患者的血氧飽和度進行監測并嚴密觀察,注意患者血氧、呼吸是否正常,是否能安靜平臥,有無躁動、冷汗、呼吸急促等表現,若發現異常,及時安撫并對癥治療。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血氧飽和度變化優于對照組,且轉運后恢復更好(P<0.05);觀察組轉運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考慮與隔離艙的使用有關。提示采用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準備工作,便于轉運。觀察組隔離效果優于對照組,轉運過程中患者及醫護人員的不適感均較低(P<0.05),說明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轉運中應用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舒適度更高。這種情況考慮與以下因素有關。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由弧形支撐架、兩側帶孔杠桿底座組成。所述的弧形支撐架是用不銹鋼空心材料制成的有骨架支撐的活動性裝置,帶孔杠桿底座為不銹鋼空心材質,與弧形支撐架配合使用,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無毒、便捷、可拆卸、質量輕、環保、耐高低溫滅菌,重復使用,耐化學性強,抗摔能力極高,不易損壞的特點。外罩1層PVC透明加厚防病毒隔離塑料袋配合使用便捷氧氣裝置,具有防塵、防水、防潮的效果,人為形成一個隔離艙,避免了致病微生物的擴散傳播,是各種環境條件下快速展開就地控制疫情傳播的有效措施。隔離艙材質價格低,消毒方法簡單,可重復利用。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安全轉運中,該技術可防止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在轉運時污染周圍環境,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重癥患者或短途轉院的運輸中能有效控制傳染病的擴散,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率。在患者的安全轉運中,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可防止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在轉運時污染周圍環境,配合簡易氧氣裝置用于手術患者、重癥患者、短途轉院患者的運輸。國外實現類似功能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轉運隔離艙使用的原材料比較昂貴,難以做到大規模批量化生產,在緊張的形勢下,購買渠道受限[9-10]。本研究中的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在實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轉運隔離艙功能的同時,使用的都是經濟實惠且常見的組件。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的弧形支撐架、兩側帶孔杠桿底座均由不銹鋼空心材質制成,該材料成本較低,能夠低成本進行批量化生產,較好地彌補國內市場的空缺[11-12]。在傳染病患者安全轉運中,轉運車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可防止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在轉運時污染周圍環境,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安全轉運中,能有效控制病毒擴散,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率[13-14]。
綜上所述,不銹鋼支撐架隔離艙應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安全轉運中,可有效避免致病微生物的擴散傳播,可為隨行醫護人員及周圍環境提供有效保護,能夠滿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傳染病患者的安全轉運需求,是各種環境條件下快速展開就地控制疫情傳播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 孫明,張威,吳超,等.負壓擔架式隔離艙聯合負壓救護車轉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13例分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21,16(5):580-581,588.
[2] 戴亞河,寧靖,吉艷玲.應用負壓隔離艙院間轉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護理體會[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20,25(2):114-115,121.
[3] 楊麗,蔣麗,白陽,等.“方艙醫院”條件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或輕型患者的高效診療流程[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20,42(6):545-548.
[4] 張茜,王海霞,楊麗英,等.移動式單人空氣加壓艙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實施高壓氧治療的感染控制對策[J].第
二軍醫大學學報,2020,41(6):628-632.
[5] 詹昱新,喻姣花,劉義蘭,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中方艙醫院護理應急管理的實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20,37(5):13-16.
[6] 葉侃,金曉勝,甘樺,等.COVID-19患者院前轉運感染防控的實踐與探討[J].醫院管理論壇,2020,37(4):63-65.
[7] 劉菲,趙小剛,陶武,等.新冠肺炎患者院間無縫隙轉運的應用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21,37(14):2497-2499.
[8] 程松松,曾紅依,席娟,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過床板在剖宮產術后產婦連續轉運中的使用效果[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1,28(7):113-115.
[9] 胡遠揚,洪建芳,蔡東,等.智慧管理平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院前轉運中實踐與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17):2386-2389.
[10] 洪建芳,胡遠揚,蔡東,等.智慧急救信息系統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其相關患者轉運中的應用[J].創傷與急診電子雜志,2021,9(1):40-43.
[11] 李文曉,張淑梅,許帥強,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患者轉運相關醫護人員防護及心理健康情況調查[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43(1):67-68.
[12] 李尊柱,孫紅,崔文博,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癥、危重癥患者院內轉運專家共識[J].協和醫學雜志,2020,11(6):676-681.
[13] 姜永梅,姜文彬,陳強,等.結核合并新冠肺炎密切接觸病例院際轉運流程的制定與實踐[J].現代醫院,2021,21(11):1696-1698,1701.
[14] 石聰輝,丁益強,郁毅剛,等.機動醫療平臺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應用現狀[J].醫療衛生裝備,2021,42(11):63-67.
(收稿日期:2023-10-26)
基金項目:江西省衛健委課題(SKJP220217611)
作者簡介:潘閏梅,女,本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