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娟 王永琴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背景下,我國對于高素質專業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逐漸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高職院校必須及時改變傳統教學思路,加強教學模式創新和改革,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素質人才。高職院校在課程改革中也積極響應,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進行的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研究勢在必行。
[關鍵詞]“1+X”證書制度;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1.061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1-0214-03
0? ? ?引 言
我國社會和教育部門對如今的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育提出了嚴格要求,要求將培育專業技能和社會實踐素質當成核心工作,將為社會和企業培育出具備高職業素質、強技能操作的專業人才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要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關注大學生技能培養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加強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有利于專業財會人員的培養和發展。本文從多個方面提出“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的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的方法和路徑,并對其改革實踐成果做出驗證和評估。
1? ? ?“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的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1.1? ?納稅實務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實踐
1.1.1? ?內部理論知識模塊的有效整合
我國現行稅法體系內有19個稅種,這些稅種科學地運用在企業的實際運營和產品生產過程中,但是容易產生稅種交叉的情況[1]。以往的高職院校納稅實務課程教學關注單一稅種解析,通過稅種理論知識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雖然這樣也能達到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效果,但是不能培育學生對多元稅種的實際運用技能,也不能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進行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不僅要強化學生對多元稅種的研究和對比能力,提升學生綜合涉稅問題的解決技能,還要關注課程知識的規范化和體系化發展,根據實際納稅實務操作內容,進行具體教學模塊和內容的劃分,實現學生學習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有效結合,協同促進納稅實務教學和企業可持續發展。
1.1.2? ?納稅實務課程和其他財會課程的相關性整合
進行“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的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不但要針對多種稅種進行內容整合,而且要實現稅收實務與相關課程內容的有效結合,基于這種橫向整合,增強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效果,指引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課程知識,持續增強個人實踐技能,獲取最終的專業證書。在納稅實務課程教學創新與改革過程中,教師應當結合證書考核標準,從稅種和會計兩方面強化核算,結合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標準深入講解稅收知識,從多角度入手,讓學生學習完備的稅收理論知識,在掌握完備課程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順利獲取職業技能證書[2]。
1.1.3? ?納稅實務課程和網絡科技的深度結合與發展
智能信息技術融入財會相關行業是日后發展方向,所以高校教師應當在明確這一發展前景的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實現網絡信息技術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合理運用,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3]。本文基于對“1+X”證書制度應用和學生納稅實務課程學習內容研究,將“財務共享服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證書”獲取作為核心目標。這一證書內容和財會以及電算化購銷存息息相關,教師必須在納稅實務課程教學中合理運用智能財稅功能一體化技術,持續提升高校納稅實務教學的高效性和智能化水平。
1.2? ?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實踐
1.2.1? ?基于網絡技術運用為前提,合理運用線上線下協作式教學模式
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的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除了要意識到教學改革的重要性,還要關注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應用,要科學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創建專門的線上教學平臺,避免時空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教師可以基于微課等智能網絡教學平臺,科學安排學生線上教學時間和理論知識,適當增加納稅實務的教學范疇。在這里,我們可以圍繞翻轉課堂教學做出分析[4],指引學生線上觀看專業視頻,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于線下和教師一起探索實際問題,形成知識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和體系。同之前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相比,高校翻轉課堂教學往往更加強調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也比較關注學生對事件操作技能的培育,更利于學生納稅實務課程知識學習質量的不斷提升。
1.2.2? ?強調專業“教、學、做”,創新和完善一體化教學體系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強調教學理論性的基礎上強調實踐操作性,它是一種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系起來的教學方式,它可以指導學生在稅收知識的學習中,鍛煉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持續鞏固學生對稅務知識掌握情況。因此,無論是高校還是教師,都需要憑借校企合作這一渠道,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力度,和企業合作,建立健全一對一人才培育和發展機制,并購買專門的課程和實訓教學的軟件,和相關事務所合作,創造真實業務,加強教學情景導入,營造良好的沉浸式教學環境氛圍,激勵學生深入學習稅務知識[5]。例如,針對如何在企業財稅工作處理中合理應用智能財務平臺,并做出全面分析,教師要明確指導學生在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過程中,創建出和職業技能證書考取相融合的良好情境,為學生未來成功獲取職業技能證書奠定堅實的基礎。
1.2.3? ?突出情境教學作用,強化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實踐
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的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模式,不但能夠為學習創造出利于實踐和操作的情境,還能夠指導學生合理借鑒實際稅務問題,結合學生的工作標準和內容,確定企業稅務發展前景,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稅務知識的積極性。在納稅實務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合理分組,根據學生具體的財務工作分配崗位,指引學生深入業務模擬操作,順利落實辦稅工作,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自身的專業技能。而案例教學則是指結合企業實際業務情況,讓學生擔負稅務會計的身份,做各類業務處理工作,并對比實際處理效果,找出問題和差距。在實際的納稅實務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一直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能力發展情況,鼓勵學生切實解決問題,得出最終的正確答案。
1.3? ?深入改革課程評價體系,培育技能型專有人才
以往的納稅實務課程評價關注學生成績考核,主要針對的是學生理論考級結果,一些高職院校會增加實訓考核內容,但是還往往以理論知識考核為核心,導致學生只關注考前知識復習,不能全面學習基礎知識要點,也無法強化自身職業技能訓練等。因此,高校教師必須意識到傳統理論考核模式的誤區,進行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改革,對學生進行全面考核與評估,實現“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崗要求、內容與課程評價體系的有效融合。比如,稅收實務課程評價體系內容和標準包括:日常成績(20%)、技能訓練成績(20%)、分階段成績(10%)、期末成績(50%)[6]和以往課程評價體系有所差異,所以稅收實務課程評價體系有所變化和改動。
第一,高校教師將學生獲取的技能證書以及校內和省市開展的競賽活動成績融入課程評價體系中,根據情況給予學生加分。
第二,高校教師將學生的納稅實務課程知識學習分為四大教學環節,從各個環節入手,組織和開展專門的考核,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入手,獲取四次考試的最終結果,計算出平均分值,即最后的分段成績,結合實際比例算入總成績當中。
第三,作為高校教師,必須從學生教學活動參與度、活動互動情況等方面入手,全面掌握學生對課程知識學習的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此外,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高校教師必須實現納稅實務課程評價與職業技能證書評價的有效融合[7]。在改革課程考核模式的時候,要結合“財務共享”職業技術資格證書獲取標準,強化理論和實操考核,幫助學生完成課程考核,申請“財務共享”職業資格證書,為社會和企業培育出更多的應用型專業財會人才。
2? ? “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成果分析
2.1? ?課程質量分析
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強化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不僅可以創新和完善傳統的課程教學方法和模式,還能激勵教師全面了解與納稅實務職業技能證書獲取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具備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基礎,確保教師的理論素質和職業技能得到發展,順利完成“財務共享服務職業技能等級(中級)證書”師資培訓任務。從高校教學方面來說,能夠提升教師智能財稅與財務共享內容的分析深度,使得高校和企業協作深入、密切,為高職院校學生設定更加科學使用的納稅實務考證等級標準,構建更加完備的納稅實務課程教學體系[8]。高校教師在構建納稅實務課程教學體系和考證等級標準體系之后,可以結合企業發展需求和方向,鼓勵大學生參與專門的等級考試,并結合企業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設定考核與培育項目活動方案,切實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2.2? ?學生職業技能培育效果分析
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強化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可以幫助高校教師以培育大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為核心導向,設定更加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目標,綜合分析大學生以后就業、企業發展等。學生也可以結合納稅實務課程能力發展目標,結合自身創建知識和實踐方面的發展體系,為后期獲取職業技能證書和順利就業奠定基礎,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學生職業技能培育效果。
2.3? ?人才培養成果分析
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強化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還可以轉變以往傳統的納稅實務課程教學的內容、目標,形成基于大學生成功就業、以能力培養為核心,鞏固知識基礎和滿足崗位要求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具有實踐性和真實性,且能夠始終圍繞教學項目這一模塊,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稅種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學生的稅種綜合應用實踐技能,提升學生的業務認知能力和綜合素養,改善人才培養結果。
此外,我國財稅工作具備多元性和復雜性,高校教師進行納稅實務課程改革,也必須主動采用科學分類和分層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效果。在“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的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過程中,教師要關注財務共享服務與管理相關內容,有效創建職業技能初級證書項目平臺,從學生順利考證和發展技能兩方面入手,形成校企合作的現代化教學模式,激勵學生參與更多的實訓活動,持續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發展自身的稅務處理能力,形成完善的分類分層教學活動體系,從根本上提高納稅實務課程教學效率[9]。
3? ?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財會行業的快速發展和“1+X”證書制度的推廣實施,高職院校也在積極加強課程改革,明確“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的重要性,從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評價體系完善等多方面入手,切實提升納稅實務課程教學的實效性,為社會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質專業納稅實務人才。
主要參考文獻
[1]陸怡銘.“1+X”證書制度試點背景下納稅實務課程改革實踐[J].科技風,2022(28):83-85.
[2]杜宇.“1+X”證書背景下“課證融通”教學改革與實踐:以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納稅實務》為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6):182-185.
[3]余曉珍.“1+X”證書制度下中職會計“書證融通”模式探究:以“財務共享服務”初級證書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1(51):206-207.
[4]范雪飛.“1+X”職業技能證書融入課程教學的探討:以“1+X”財務共享服務(初級)職業技能證書與會計相關課程為例[J].甘肅科技,2021,37(22):32-34.
[5]諶文敏.高職會計專業“1+X”證書課證融通研究:以湖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為例[J].投資與合作,2021(10):171-172.
[6]賀妍.“1+X”證書制度背景下“課證融合、課崗融合”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以高職會計專業《納稅實務》課程為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8):190-192.
[7]張沖.“1+X”證書制度下會計專業課程建設的研究:以《納稅實務》課程為例[J].會計師,2021(11):94-95.
[8]秦雪潔.“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以納稅實務課程為例[J].當代會計,2021(10):9-11.
[9]陳計專.“1+X”證書制度下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改革探析:以《納稅實務》課程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