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昕
(廣東東軟學院 廣東佛山 528225)
在廣東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對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不可忽視。截至2022年底,廣東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產值4550.98億元,創造了41.9萬個就業崗位。中小企業的社會貢獻不斷加大,發揮著重要的經濟推動作用。在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中,企業家群體不可忽視,企業家精神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國內外眾多學者的研究也表明,企業家精神對企業績效有著積極影響。由于企業家的生活環境不同,所具有的企業家精神帶有明顯的地域文化特征。嶺南華僑文化具有獨特的發展環境和優秀品質,廣東中小企業的企業家精神培育和發展離不開嶺南華僑文化的滋養。因此,本文通過構建嶺南華僑文化、企業家精神與中小企業績效之間的模型,分析嶺南華僑文化的特質,探索企業家精神與中小企業績效之間的關系。
根據《嶺南文化辭典》,嶺南為南嶺之南,現主要包括廣東、廣西部分地區、海南、香港地區和澳門地區。在文化認同層面,廣東經濟文化地位顯著,處于嶺南的中心位置,故許多學者將廣東與嶺南視為同一個地方。嶺南自然資源開發較晚,秦漢至清代以前均是人口遷入地。歷史上發生過四次大規模中原人口遷入事件。在人口遷移過程中,中原財富、技術、傳統文化被遷入人口帶入,不僅加快了嶺南地區的物質資源開發,還對嶺南文化的發展起到關鍵影響。對外交流方面,嶺南沿海地區的人民自漢代就開始向往來商貿移民,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明末起,戰爭不斷,不少居民選擇到海外謀生。在遷移過程中,華僑飄洋過海,冒險性與華僑文化與生俱來。鴉片戰爭以后,嶺南地區形成大規模移民潮。在民族危難之時,嶺南人用自己的智慧與努力,改革創新,探索民族道路。這些華僑華人的存在,使嶺南文化與外國文化保持長期的溝通與交流,吸收時代先進文化,并使得嶺南文化更加多元開放、理性務實,具有創新性。嶺南華僑文化的包容性是其最彰顯之處,僑鄉人民較外向,對新鮮事物敏感。梳理嶺南華僑文化的發展歷史,嶺南華僑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主要包括多元創新、外向包容、開放冒險等特質。
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經營與管理企業的能力,包括企業家自身的才華和特性。Miller將產品的三個維度,即創新性、冒險性和開創性視為企業家精神的本質;Covin&Slevin(2009)將企業家精神描述為戰略行為的三個維度,即創新傾向、競爭傾向、冒險傾向;還有學者將企業家精神視為企業績效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Mcmillan&Woodruff(2002)發現,企業家精神在經濟轉型國家中的企業起到關鍵作用,企業家精神幫助企業克服市場困難,在創新中發現新的機遇;蔣春燕、趙曙明(2006)認為,企業家精神是新興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優勢地位的關鍵要素。廣東和江蘇新興企業的實證研究表明,企業家精神對組織績效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探索式學習和利用式學習起到中介作用;李宏彬等(2009)從私營企業比率和專利申請數量構建企業家精神,發現企業家創新創業精神給微觀企業與整體經濟帶來決定性影響。
文化與企業家精神培育之間有著緊密聯系,企業家精神體現所在地區文化的特質與內涵,以文化為基礎的價值觀對企業創立和成長產生深刻影響。Michael&Minet認為,企業家的價值觀顯著體現其所在區域的本土文化,文化價值差異是企業家精神差異的重要影響因素。嶺南華僑文化中多元創新、外向包容、開放冒險的特質將直接影響廣東中小企業的企業家精神。Cardon&Stevens發現,更寬松的商業文化環境會使用更包容的態度面對企業家的失敗。嶺南華僑文化中帶有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讓企業家精神中的冒險性能夠被文化環境接受,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多試錯機會。結合圖1,嶺南華僑文化給廣東中小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價值方向,企業家精神也構成嶺南華僑文化的一部分,作為其思想基礎。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圖1 嶺南華僑文化、企業家精神與中小企業績效的概念機制
H1:企業家精神對中小企業績效有顯著影響。
本文重點關注兩個行業:制造業與信息技術業。制造業直接體現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在經濟地位中占據重要位置,其經營成本與資源消耗較高;信息技術業作為知識密集型產業,在技術、人才方面有較高的行業壁壘。針對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企業家精神對中小企業績效的作用受到行業異質性的影響。
本文以深A上市中小板和創業板中注冊地址為廣東省的企業作為研究對象,相關數據的時間為2018—2022年。根據證監會2012版行業分類標準,剔除ST、金融業的公司,剔除數據缺失嚴重的公司,最后得到2183個公司-年的樣本數據。考慮行業異質性,根據行業代碼,選擇代碼為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的數據。所有樣本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本文使用Stata14.0和Excel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1)因變量。企業績效(Performance),使用營業收入增長率衡量。
(2)自變量。結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并參考謝雪燕等(2018)的研究,本文采用三個自變量來測量。創新精神(R&D):研發人員占比;競爭精神(Competition):超額凈利潤,計算方式為:(企業凈利潤-行業均值)/企業凈利潤;冒險精神(Adventure):資產負債率偏差,計算方式為:企業資產負債率-行業均值。
(3)控制變量。企業成長性(Growth),總資產增長率,計算方式為:(期末總資產-期初總資產)/期初總資產;企業規模(Size),企業總資產的對數;企業年齡(Age),計算從公司成立到2022年的年份。同時,控制年份(Year)和行業(Industry)。
根據前文分析,本文使用以下模型進行數據回歸。
式(1)中:b0為截距項;b1是創新精神(R&D)的回歸系數;b2是競爭精神(Competition)的回歸系數;b3是冒險精神(Adventure)的回歸系數;b4是控制變量的回歸系數;εit為隨機誤差項。
描述性統計如表1~3所示。在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樣本中,企業績效、研發人員占比、超額凈利潤、總資產增長率等方面差異較大。

表2 描述性統計——制造業
經計算,VIF均小于10,說明模型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表4為本文的實證結果。在全樣本中,創新精神對廣東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顯著為正,競爭精神對企業績效的影響顯著為負,冒險精神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為正,但不顯著。許桂靈(2014)指出,嶺南華僑文化背景下,嶺南商人實行群體合力形式,相互包容,過度的競爭精神不符合嶺南華僑文化的內涵。在制造業樣本中,創新精神對廣東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顯著為正,競爭精神與冒險精神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不顯著。這說明企業家創新精神的積極影響,而企業的冒險性決策通常面臨投資回報周期長、風險高的問題,冒險精神帶來的影響可能在較短時間內難以凸顯。在信息技術業樣本中,競爭精神對對廣東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顯著為負,創新精神與冒險精神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不顯著。這說明,在信息技術業內,競爭較為充分,強烈的競爭精神會對企業績效帶來負面影響。

表4 嶺南華僑文化、企業家精神與中小企業績效的實證結果
綜上所述,在嶺南華僑文化背景下,企業家精神的不同維度對廣東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不同,且具有行業異質性,結果支持假設H1和H2。
為了保證結論的穩健性,本文進行了以下穩健性檢驗:第一,創新精神(R&D)采用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進行測量;第二,在控制變量中,加入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作為企業穩定性的衡量。顯著性與前文基本一致,說明結論具有一定的穩健性。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深A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注冊地址為廣東的中小企業2018—2022年數據,探究嶺南華僑文化、企業家精神與中小企業績效的關系。結果表明:第一,嶺南華僑文化中的多元創新、外向包容、開放冒險等特質影響廣東中小企業的企業家精神,為企業家精神提供價值方向;第二,企業家精神的不同維度對廣東中小企業績效的影響不同。企業家創新精神對中小企業績效起到顯著的正向影響,競爭精神對中小企業績效起到顯著的負向影響,冒險精神的正向作用不顯著;第三,行業異質性影響嶺南華僑文化、企業家精神對中小企業績效的作用。
根據研究結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大力培育、繼承、發展嶺南華僑文化,為企業家精神創造良好的土壤。精準把握嶺南華僑文化的內涵,充分肯定利用嶺南華僑文化中多元創新、敢于冒險、包容開放的特質;第二,嶺南華僑文化與企業家精神在廣東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起到關鍵性作用,應重視嶺南華僑文化,關注文化環境與企業家精神對中小企業績效的正向影響;第三,關注企業家精神所在行業的異質性,使不同行業的企業能夠通過企業家精神獲得持續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