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越 劉桂秀 侯伊宣
吉林動畫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漫畫專業相對藝術類學科設立較晚,相關報告顯示,2017 年我國網絡漫畫用戶已接近1 億[1],相較于2013 年增長了4.3 倍。至今高校單獨成立漫畫專業的也是鳳毛麟角,且一直沿用19 世紀俄羅斯美術教育觀念——先基礎后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也可以說是傳統本科教育的縮影,缺乏自身的專業特色,專業定向不夠明確。漫畫的專業性對學習者的素質要求極高,可以說漫畫作品是集文學、哲學、繪畫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各類高校中,單純的軟件教學的主干課程難以滿足市場所需的專業人才的培養。為了滿足社會中急需的專業合格的漫畫創作人才,高校的漫畫專業主干課程要以市場為引導,進行專業主干課程設置的改革。
漫畫作為藝術類學科之一,與傳統的架上繪畫有一定的差異性。傳統的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都是動手極強的實踐性操作,每一幅作品都是獨立的,更多依賴于物質媒介呈現。科技的發展令紙媒漫畫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電子科技的發展使漫畫繪制主要依賴于電腦科技,軟件類課程成為了漫畫專業主干課中的主力軍:phpotoshop繪畫基礎、草圖大師、AI、CSP 等占用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通過學習,學生獲得的能力不是專業技能,而是對于軟件的依賴與創新思維與意識的匱乏。通過高校課程的培養,學生們不能夠獨立完成漫畫作品,真正進入職場的學生感覺束手無策,很難快速進入到創作模式。商業漫畫的專業主干課程應更加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創作思維的形成,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并非把學生培養成只是熟練掌握軟件的匠人。
至今為止,動畫和漫畫在很多時候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動畫的傳播方式主演依賴于電子科技的發展,更新快,受眾面廣,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掩蓋了漫畫的存在。因此,在漫畫專業選用教材方面就出現了較大的問題:純粹專業的漫畫教科書屈指可數,更多相關書籍都是以“動漫”為一體,而書中涉及漫畫的部分極少。漫畫知識在書籍中進行了碎片化的分割,知識鏈條不夠完整,脈絡亦不夠清晰和系統化。與此同時,漫畫專業的理論課時不被重視,更多的人重視“技藝派”,不重視“點子派”,沒有理論的支撐,漫畫創作就像干涸的沙漠,缺少生命的活力。漫畫概論是漫畫專業的必修課,它又可細分為漫畫歷史、漫畫藝術特征、漫畫創作流程、漫畫欣賞、漫畫批評等,但據現在對于商業漫畫主干課程的考察,幾乎沒有任何一個高校的漫畫專業能夠如此細致劃分和系統講解。也正是由于沒有豐厚的理論依據,漫畫創作在繪制的過程中缺少深度與內涵,沒有好的劇本,缺少哲學的思考,內涵不夠深刻。沒有深度思考的劇本如同沒有靈魂和思想的物種,經不起時間的打磨,即使技藝上再精湛,也定不會受到市場的青睞,生命力定然是短暫的。
以漫畫概論為例,它可細分為漫畫歷史、漫畫藝術特征、漫畫創作流程、漫畫欣賞等,理論課程的深入學習能夠提升作品的內涵深度,同樣增加作品的深刻性與哲學性,而專業主干課程在教材上的缺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沒有依據、學習思路混亂的盲從感,不利于學生作出長遠的學習規劃。
商業漫畫的創作要時刻與實踐產出作品緊密聯系,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在實際的創作中遇到了問題,學生才會對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認識得更為清晰,在課堂中的學習才會更具有針對性。現在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更多的還是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學生在課堂中還是被動接受,對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不夠重視。這種模式會讓學生產生三種可能性:一是學生在課中學積極性不高,不明白課堂的學習對于他們的具體作用是什么,不帶有學習目的學習都是被動和盲目的。二是學生很努力和認真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但是知識氛圍不夠拓展,對于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思想僵化,缺乏創新性思維。努力得沒有方向,就如同畫圈奔跑一樣,看似努力,實則原地,不利于學生長遠目標的確立。三是學生會對專業本身質疑:學習這些主干課程有何作用?如果不能應用于創作本身,課程本身便沒有了意義,學生甚至選擇放棄學習。沒有熱愛和沖動的學習都是索然無味的。
因此,在專業主干課程的設置過程中,要注意理論性與實踐性的有機結合,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理論講授中解決問題[2],再回到實踐創作中去驗證解決方法。
我國的商業漫畫起步較晚,相對于國外的很多成功模式我們要不斷從中汲取經驗。這個問題很多高校也采取了相應對策,一般表現為邀請國際、國內知名的漫畫大咖們進行分散性或者集中性的交流、座談,以期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眼界,擴充師生們的創作視野與審美能力,了解當代商業漫畫發展的形式與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探研。這種形式看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一個短期的培訓或者講座之后,學生沒有前期的深厚積淀與后期的職業預判,往往達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速食化的知識拓展可能在短期內引發學生的思考,但是,如果沒有長久的內驅力與持續的外界的疏導,這種思考會很快停止,達不到學生知識拓展的作用。
鑒于商業漫畫的現狀問題分析,我們重新審視商業漫畫的發展前景及現實存在的問題之間的矛盾,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專業主干課程要與市場實踐創作緊密對接[1],使漫畫專業的學生主干課程的設定,能夠讓學生畢業后迅速融入社會實踐中,達到學有所用,切合實際的目的。
漫畫專業的新生入學,對于專業的認知是模糊的。開學伊始,便可對新生進行專業認知實習的訓練,帶領學生參觀校史館,開展與優秀學長的交流與座談,參觀基礎展覽等,緩解學生初入大學的迷茫,便于學生設定學習目標,產生學習動力,在學習過程中時刻保持充足的學習精力。每年的寒暑假鼓勵學生進入相關單位和企業進行實戰學習,將實踐經驗進行總結,當學生再次回歸課堂,學習的目的會十分明確,同時,在與老師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提出具體的問題進行探討解決,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帶動學生積極投入學習與工作,同時為學生畢業后順利進入社會打下基礎。經過兩種策略的實習,加之畢業前期的常規化實習,學生整個主干課程能夠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既解決了學生們的上課問題,同時了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針對性,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高校的寒暑假都有大塊的閑余時間,學校可以開設學生自愿選擇的軟件課進行培訓學習,也鼓勵學生即使寒暑假在家也要找到培訓機構學習軟件。當然,現在科技網絡十分發達,學生上網課或者自學都是可以完成對軟件的掌握的。在商業漫畫的主干課中,可以適當縮減純粹軟件課程的門類。而且隨著手繪板的不斷更新,更便捷和實用的軟件工具層出不窮,鼓勵學生自己選擇繪圖軟件,自主學習繪圖過程,將商業漫畫專業的主干課程對準創作思維與創新思想。
根據不同職稱結構量化每位老師教科研任務,并列入年度考核。進行長期任務規劃,經過幾輪課程的實踐,將漫畫專業主干課程組認真確立,并委派每一科課程組成員根據課程的實際需要,精練地將教案擴充為自編講義,再延伸至教材立項,將專業主干課程進行深入挖掘與梳理,組建素材庫,在后續沿用的過程中不斷補充和更新,不斷對教材進行深化、細化、條理化。經過不斷的實踐總結,慢慢形成高質量的專業性書籍和教材,公開出版,供更多專業的漫畫人士使用。
同時,將雙師型教師梯隊引進教材編撰的隊伍,因為雙師型教師具備較為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他們實訓中的很多經驗都會成為教材中的經典案例。藝術類的教材純理論的、概念化的知識可以相對減少,而實踐性的真實案例往往更具有適用性與實用性的功能。專業性強的教材同樣是學生從學校到社會工作崗位的一種過渡,教材以社會崗位要求為目標,以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方式進行設計,能夠大大減緩學生畢業后對實踐崗位的不適應性,因此,漫畫專業主干課程教材的編撰工作至關重要。
教學方法是每個學校關注的重點,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學科的劃分越來越細致和具體。商業漫畫與純粹的藝術形式而言,更加注重自身的實用性,主張學以致用,適應社會上的專業性技術性為主,因此,項目驅動式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迅速進入角色,以項目完成為導向,進行有目的的學習。學生初入大學,便可進行一年級、二年級的小項目制。一個學期中所學習的專業課程可以無羈絆地掛靠。例如一年級,漫畫專業的主干課程可設定為《劇本寫作》《漫畫人物角色設計》《漫畫場景設計》等。學生首先設定劇本的大綱,根據劇本的內容,設計漫畫角色的類型與細節,再加之以場景的配合,一個學期結束,學生每人提供一部完整的漫畫作品。經過初期的沉淀,三年級時候可以上升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不斷充實與深化。經過三年的有序孵化,四年級時候便可進行連載與出版,將短篇故事漫畫變為長期故事漫畫,從而真正達到商業盈利的目的。專業主干課必須融會貫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務必形成體系化,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經典的漫畫作品。
商業漫畫教師梯隊可分為基礎型教師和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主要負責高年級的畢業實習與創作,還有部分院校設定平臺教學,主要由雙師型開擔任教學工作。學生三年級下學期便開始便通過專業考試,進入不同類型風格的平臺工作室進行實踐訓練,部分學生可以跟隨教師參與到項目制作過程中。據考察,這種類型的院校設定注重了基礎與實踐課程的劃分,對于專業主干課程也進行了精妙的設計。但是,經常發生基礎與平臺實踐脫節,原因就在于區分的過于嚴苛,教師之間沒有交流,基礎教師不知道平臺教師需要的人才培養標準,平臺的教師總是哀嘆于學生五個學期基礎的不牢固。合理的解決方式是專業主干課要靈活,基礎型教師打基礎,雙師型教師的主干課注重實操性與專業化。以商業漫畫專業的主干課程為線索,基礎型教師與雙師型教師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教化,形成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廣泛的國際交流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但是因為是短期的培訓講座,不能從根本上長期解決學生的創作問題。但是,如果專業教師能夠通過進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再通過專業主干課程的講授傳遞給學生,這將是一個長期的融合與熏陶,學生會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中加強對知識的固化,掌握的專業技能也會優越于固步自封的知識講授。同時大膽借鑒美國、日本和韓國商業漫畫的成功經驗,依據漫畫的創作的主要流程將學生進行細致劃分。成功的漫畫作品不僅僅需要成熟的繪制技巧,還需要經典的劇本,巧妙的編劇,專業的主筆、勾線與上色與良好的運營。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的人完成。大一基礎時,可以設定統一的專業主干課。大二年級的學生,通過大一一個學年,對漫畫創作有一定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可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喜好和專長進行專業劃分,細化每個工作室的專業主干課,各有側重,因材施教。
商業漫畫的發展雖然有國家的重視和扶持,市場上對于漫畫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這些現實情況要求各大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注意重視主干課程的設定與教授,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需要每一位教學管理者和教師的共同努力。各大高校也應該在國家的支持下,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的漫畫創作者,這些都需要學校在師資和教材的配備上要專業,讓學生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能夠學到真正有利于漫畫創作的課程,適應時代的發展,適應崗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