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雄
吉利學院,四川 成都 611731
2010 年5 月,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目的是更好地促進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敢于創業、勇于創業的大學生。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大學生更好地理解創新創業精神,樹立創新創業的意識,同時在學習中加強自身自主創業的能力,增強大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大學生畢業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機會,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從大多數實踐經驗和調查研究中可以看到,大多數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時,經常忽略對創新創業的教育,不能很好地激發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缺乏創新創業意識,對創新創業教育不夠重視。大部分高校并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大學生能力培養的范圍,具體表現在課程設置和實踐活動兩個方面。從課程設置上來說,大學生在學校系統學習知識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學校規定的課程中,在大多數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幾乎沒有,所以學生很難了解創新創業相關知識。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高校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對學生來說只是海市蜃樓,無法真正感知,即使設置創新創業課程,學生也不會很好地學習;另一方面是高校更傾向于學生的專業課程,認為學生大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專業課程的學習。總體來說,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缺乏,主要是學校不夠重視,缺乏必要的創新創業課程[1]。從實踐活動上來說,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除了從必要的課程中學習間接經驗,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直接經驗。大部分高校缺乏學生自主創業的實踐活動,我國有很多鼓勵大多數學生創新創業的活動,但是很多高校并不重視,甚至很多學生并不知道這些活動,高校自身也不重視創新創業活動的舉辦,所以學生并不知道真正的創新創業的形式,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分析高校的課程設置和實踐活動發現,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力的缺失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意識的低下有很大的聯系。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大學生創業成功的概率很小,而且創業人數也在逐漸降低。之所以出現創業成功率低和創業人數下降的尷尬現狀,主要是由于創業資金和創業人力支持不夠。大學生創業的資金來源是創業的首要問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還無法實現經濟獨立,所以沒有創業的啟動資金。因此,很難將自己新奇的創業想法付諸實踐。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很多大學生對創業都望而卻步。一些敢于創業的大學生會進行融資和貸款等方式籌集資金。但是由于沒有創業經驗,融資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對于沒有經濟來源的大學生,銀行一般不會貸款大額資金給他們創業,所以大學生很難在大學期間籌集足夠的創業資金。此外,大學生創業初期一般沒有能力和資金雇用很多職員,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親力親為,這無疑加重了大學生的負擔和壓力。而且很多大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大學生不敢冒險,很難找到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一起創業的伙伴,單獨創業更是降低了成功的概率。此外,大學生的父母更希望他們以后可以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很少有家長愿意為孩子提供資金幫助和精神支持。他們不愿意孩子吃苦和冒險。而且社會輿論也都不支持大學生創業,甚至有些評論認為大學生創業就是不務正業,所以在這些輿論中,很少有大學生將自己創業的想法付諸實踐,一般都只是淺嘗輒止。
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讓大學生將自己的新奇想法付諸實踐,能夠在畢業之際創業有所成效,甚至成為成功的創業人士,不會在考研、考公、考編等選擇上糾結。但是目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像其他的修學分課程一樣,都只是了解,甚至有些創新創業課程過于陳舊,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更新,對學生的要求也較低,只要學生不曠課就算完成學習任務,這無疑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教師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只是讓學生了解創新創業的概念,并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也只是為了保證修夠應有的學分,對創新創業喪失了興趣,也不注重創新創業的想法。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創新創業理論灌輸,缺乏必要的實踐內容,學生無法體會到真正的企業和真正的創業模式。近年來,大多數高校也開展了創新創業線上教學活動,微課堂下的創新創業課程收效甚微,大多數學生也只是保證簽到打卡,并不深入了解創新創業教育,更不會付出創業實踐,直接導致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相脫離。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實力雄厚的師資團隊和創新創業實踐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專業的創新創業師資團隊,很多高校是聘請校外非專業人士或者曾經創業成功的學生開展專題講座,講座名額有限,而且大多數學生根本不重視講座形式的教育。還有一些高校不愿意花費資金聘請,就由其他專業的講師或者一些負責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行政人員擔任講師,教師沒有堅實的理論知識為基礎,也沒有必要的實戰經驗,大部分都是針對提前準備好的PPT 談論空泛的知識。國家針對高校大學生創業舉辦了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但是大多數比賽并不是學生自己參加,都需要教師帶隊,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而高校很少有能夠指導學生參加正式比賽的老師,所以很多學生無法參加大型的創新創業大賽,即使參加也很難取得好的成績[2]。
高校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對于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能夠最大限度地還原大學生創業的真實情境。目前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基礎設施建設還不夠完善,在多個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亟待改進。首先高校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不夠重視,投入的資金有一定的限度,所以缺乏必要的創新創業實驗器材和設施設備,學生無法切身體會創新創業情境。其次,高校沒有考慮到學生創業的實際需求,沒有真正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缺乏嚴格的創新創業制度。最后,高校與社會企業脫軌,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只局限于學校課堂,但是真正的創業是在社會企業中,學校沒有和企業合作的意識,學生對于創業的理解只有理論,缺乏切身的體會。以上三個問題是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時所未能達到的基礎設施要求,這些要求是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所必需的物質保障。
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首先,高校需要經常舉辦創新創業的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活動,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同時建立學校自己的創新創業項目,鼓勵學生參與其中,集思廣益,將學校的創新創業項目成功推進。其次要提升學校的師資力量、優化課程結構、加大資金投入。雄厚的師資力量可以對學生進行精準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使學生具有堅實的創新創業知識基礎。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要有一定的系統性,使學生接受系統的教育,激發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熱情和信心。在大學生創業初期,學校需要鼓勵大學生創業,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讓學生能夠充分培育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
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既需要高校加強校內建設,也要讓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真正體會到企業的創新和發展。首先高校需要加強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是學生在學校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保障,很多情況下,學生都不能離開學校參與到社會中去,所以學校模擬創新創業情境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學校要增加對創新創業基礎設計建設的資金投入,為學生創業實踐提供優良的設施設備。此外,高校可以與企業接軌,一方面可以讓企業中的成功人士和有經驗的企業家進入校園,與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提出自己對于創新創業的疑問,聽取一些經驗;另一方面,學校可以為有創業意愿的學生提供實習平臺,讓學生在校期間進入企業進行鍛煉,了解企業發展和創業規模,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積累經驗。
高校應當安排創業成功人士與學生進行交流,改變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發展更為積極的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力量。高校要時刻關注大學生創業的情況,對于創業成功的大學生,高校可以邀請到學校開展關于創新創業的專題講座,與在校有意愿創業的大學生進行經驗交流,也可以邀請有學識的教授進行交流,分享成功案例的經驗和失敗案例的教訓,讓創業的學生有更多的理論知識支撐創業的成功。高校也應當呼吁社會改變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給予大學生創業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國家不斷加大對高校創業資金的投入,對學生進行創業培訓,多多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積累創新創業經驗。
大學生思維活躍,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極強,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但是由于學生固有的思維,對自己的不自信、創業資金不足等多種因素導致很多創新想法不能實現,因此,培養大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十分重要。高校對于大學生自主創業應當給予鼓勵和支持,要多開展創新創業課程,讓學生重視創新創業,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對自己的想法充滿自信。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發現自我創新的能力。鼓勵每一個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大學生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
大學生創新創業并不是單獨的活動,需要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實現創業想法。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需要集思廣益,將每個學生的創新想法匯聚起來,發揮每個學生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大學生創業的成功。每個創業團隊需要有一個核心人員,將整個團隊組織起來,共同構成一個創新創業小組,在整個團隊中,核心人員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色和能力,所有成員為完成同一個創業目標而共同努力。合作共贏的意識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中必不可少的[3]。
大學生創新創業雖然是一個高速的創業發展過程,但是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創新創業實踐經驗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學生需要在學校進行的課程和與專家、成功企業家的交流中不斷學習,掌握必要的、系統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在學校的實踐活動、企業的實習活動、創新創業比賽中積累經驗,為自己的創業過程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只有從自身提高,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不斷積累創業經驗,才能在眾多的大學生創業中脫穎而出,增加創業成功的概率。
經過對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現狀的分析,發現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在創新創業意識、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阻礙了大學生的自主創業。因此,在全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新浪潮下,鼓勵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已然成為大勢所趨。高校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有利于大學生自主創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國家也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鼓勵大學生創業也成為一種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