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滿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運行的重要保障,能為社會群體提供衛生、科學、教育、文化等各項服務,此類單位往往不以營利為目的,因而需要財政支持,更需要對款項做好預算管理與審計監督等各項工作。但由整體工作情況來看,其中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需要相關從業人員進一步深入探索財政稅收策略,以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向更為理想的狀態發展。本文以新時代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稅收情況為依據,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其完整策略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為同行業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問題與對策
財政稅收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對行政事業單位整體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旦財政稅收工作存在不足,行政事業單位也將相應受影響。但在經濟環境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未做到與時俱進,制度與工作流程等方面仍舊存在問題。相關從業人員需要對財政稅收工作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以此明確問題所在,并積極采取對應策略,使財政稅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得以彌補,為行政事業單位后續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一、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現存不足
(一)預算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財政稅收相關從業人員已充分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初始階段已構建了相關管理制度,但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大幅提升,無論社會環境還是經濟環境都出現了一定變化,早期管理制度已無法完全適應新環境,因而需要進一步加以完善,預算管理制度相對缺乏完善性是其中最為明顯的不足之一。其一體現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稅收預算編制措施相對落后,此類單位相關從業人員仍采取傳統編制方法,導致預算編制難以與行政事業單位實際發展相契合,預算編制工作的作用難以全面發揮。其二體現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相關從業人員自身預算執行能力存在不足,此現象主要源于單位對相關崗位缺乏對應的培訓與考核制度,使工作人員安于現狀,難以進一步實現自我提升。在預算執行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單位內部更易存在資金違規使用等問題。
(二)票據管理與收稅繳納管理缺乏科學性
票據管理與收稅繳納管理環節缺乏科學性也是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的不足,此類行政事業單位尚未構建完備的票據管理制度,在缺乏完整制度的情況下,票據管理工作整體難度也隨之提升,且工作效果大幅削減,工作環節易存在紕漏。同時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稅收人員缺乏與時俱進的工作理念,并未及時學習稅收政策,因而在工作過程中難以依照現階段稅收標準與征收標準處理工作,對單位整體財政稅收也相應造成不良影響。此外稅收法律體系現階段也相應缺乏完善性,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相關從業人員在工作中難以尋找有力依據,稅收繳納等各工作環節無法得到具體參考標準的支持,且法律法規缺乏完善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相關從業人員責任意識難以提升,面對工作容易存在僥幸心理,無形中為后續工作埋下一定隱患。
(三)監督體系仍存在提升空間
財政稅收工作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屬于一項內部管理工作,但此項工作自身又可細化為內部管理與外部執行兩部分,無論哪一部分都需要構建與之對應的監督機制,以使工作順利落實。但現階段仍存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監督機制尚不完善,此類單位僅依靠外部組織完成對內監督,監督工作也因此難以全面落實,無形中使行政事業單位面臨的內部財政風險更大。同時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外部執行制度仍不完善,由于此類單位自身業務范圍較廣,且近年來仍不斷拓展新項目,外部執行監督體系難以覆蓋全部業務,因而易存在監督盲區,而監督過程中則容易被虛假信息誘導,使監督作用難以全面落實。為解決此類問題,完善監督體系也是行政事業單位需要肩負的重任。
(四)相關從業人員業務水平仍待提升
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離不開相關從業人員整體業務水平的支持,一旦從業人員業務水平有限,則容易阻礙財政稅收工作順利落實。但由現階段從業人員整體情況來看,業務水平仍舊存在一定提升空間。導致此現象主要由于行政事業單位早期招聘財政稅收人才時依照當時標準對人才提出要求,而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不斷進步,財政稅收制度日臻完善,各類相關改革不斷落實,使得財政稅收工作面臨的要求也隨之增多,為相關從業人員帶來了更多挑戰。在此情況下,一旦相關從業人員缺乏自我提升意識,則容易在工作中顯現出業務水平相對不足等問題,難以與當今時代發展步伐保持一致。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完善策略
(一)完善預算管理制度
為使預算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需要著眼于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兩方面內容。
其一由預算編制入手,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充分考慮預算編制工作涵蓋的內容,由于編制涉及的因素相對復雜且因素自身不確定性較大,做好預算編制需要相關從業人員對單位現狀與未來發展方向做好分析,并結合現階段發展情況與未來發展方向對預算編制提出明確要求,使預算問題不斷明朗化,從而降低項目資金需求量,使預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有效消除。在具體落實過程中,可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并參考上級部門撥款證明等扣除事業經營收,使項目在財政支出方面有效降低,從而減少預算額度,使預算編制更具精準度。也可在業務合同管理環節中遵照事業經營收入原則,以季度為單位制度具體項目,再對項目做出合理分解,使項目收入主體內容進一步明確。此操作方法能使預算編制中存在的財政補助收入得以去除,再加入事業項目收,最終達到提升預算編制的目標。但此操作方法難度相對較大,一旦操作存在不足則可能使會計確認項目與實際發生情況存在較大出入,為避免此類問題出現,單位需要對相關從業人員提出對應要求,如務必將附錄放入預算報表、依照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共同調整項目等,以此提升預算編制的精準度,為后續工作提供有力參考。
其二需要做好預算執行管理工作,相關從業人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首先應當提出明確的預算執行要求,使各項管理規范得到進一步細化。如從業人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各環節資金需求量,再計算資金相關漲幅變化情況,取平均值為各個環節提供預算標準。同時也需要明確項目管理人員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責任歸屬,使各環節責任都能落實到人,一旦后續發現問題可在第一時間明確相關責任人,以便對問題做出及時處理。此外也需要對預算經手人提出相關要求,使其全面采集預算支出各環節信息,并保障信息完整可靠,將真實的信息定期反饋給財政稅收人員。
(二)完善稅收繳納流程
完善稅收繳納流程可由原有流程入手,在原有流程基礎上加入稅收繳納票據審計等環節,使財政稅收相關票據都能保持真實性與精準性,并完善審計信息交互環節,為審計環節順利落實提供有力支持。同時也需要對票據管理流程做出進一步優化,使票據管理工作保持與時俱進的狀態。一旦發現相關從業人員難度適應新制度,則需要對其進行針對性工作指導,使其不斷提升對新制度的適應能力,以更為先進的工作模式完成稅收核算與繳納等各項流程。此外也需要充分考慮傳統財政稅收工作中容易存在的借貸問題,行政事業單位需要進一步提升管理力度,避免“借條”等情況存在。在稅收繳納方案已明確的情況下,單位應當要求相關從業人員及時繳稅、依數繳稅,避免無故延期等不良情況,從而提升稅收票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為相關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而相關從業人員自身也需要不斷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在工作過程中提升自主學習意識,了解最新財政稅收政策,明確相關標準等,并將此類政策應用于自身工作,以此避免可能存在的隱患。最后需要國家與相關部門共同努力,進一步完善稅收相關法律法規,在法律尚不完善的時期也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參照現行法律法規做好溝通工作,共同商定處理方案,避免不合理的情況出現。
(三)優化內外監督體系
在優化內外監督體系的過程中,可由內部管理體系入手,行政事業單位需要針對財政稅收工作構建審計部門,使其負責對財政稅收做出審計監督,并將單位內部與財政稅收相關的不同部門彼此結合,使以往存在的信息壁壘得以打破,為相關部門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在此情況下,內部管理監督工作完全依賴外部組織的情況也能相應得以避免。例如審計部門可要求財務部門在工作過程中采集業務部門的資金去向信息,保障每筆資金去向明確,從而使不同部門間無形中建立彼此監督與制約的機制,共同促進財政稅收工作向更為良好的方向發展。此外也需要完善外部執行內部,要求財政稅收相關部門定期匯報信息,并依照信息完成后續工作,制度相關計劃后再要求對應部門指派專人對外部項目落實情況做出檢查,一旦發現檢查結果與此前匯報的信息存在出入,則需要第一時間做出問責,以此保障財政稅收工作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政稅收工作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尤為重要,其整體工作水平與單位整體發展息息相關。但由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情況來看,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如預算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失、稅收繳納環節缺乏科學性、監督體系尚不完善等,仍需相關從業人員對各方面不足采取針對性措施,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制度與稅收繳納流程,同時提升相關從業人員業務水平,使財政稅收工作日臻完善,為行政事業單位后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許新.事業單位財政稅收工作深化改革研究[J].商業觀察,2022(30):65-68.
[2]高建麗.經濟新常態下事業單位財政稅收管理策略[J].今日財富,2022(12):130-132.
[3]杜麗麗.基于經濟新常態的事業單位財政稅收管理對策[J].營銷界,2022(11):125-127.
[4]張浩.關于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績效審計與財政稅收探究[J].活力,2022(09):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