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接蕭躍華先生電話,并發來新作《我對修訂〈魯迅全集〉的七點拙見》,囑我作一些評點。因致信蕭先生,談一點自己的意見。蕭躍華先生:
大作已閱,總體來看,您的文章對新版《魯迅全集》的修訂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時間關系,核對您的意見要花費大量時間,所以我有如下幾點意見供您參考:
1.作為中華民族之魂的魯迅,他的文字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了解中國文化,《魯迅全集》一定是必讀之書,是世人公認的經典中的經典。《魯迅全集》的出版,從1938年版、1973年版、1981年版及2005年版,經過了不斷的修訂,在編輯、校勘、注釋等方面都取得的重要的成果。隨著魯迅研究的不斷深入,《魯迅全集》也不斷融入新的發現和新的成果。歷次版本修訂都是國家級的系統工程,都是極為慎重的,專家團隊也都是全國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家,每次修訂都會有重大成果。老一代參編《魯迅全集》專家有許多都已離世,他們為《魯迅全集》的出版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盡管如此,《魯迅全集》在編輯、校勘、注釋等方面仍然存在大量的問題。人民文學出版社將啟動的新版《魯迅全集》,一定會使這部重要文化經典更加完善。
2.你文章提到手中的兩套《魯迅全集》,應是1981年版的16卷本和2005年版的18卷本,這兩個版本是《魯迅全集》最重要的兩次修訂,也可以稱為注釋本,使得《魯迅全集》具有百科全書的性質。到2005年版為止,是《魯迅全集》收錄最全的版本,以后又有新的佚文被發現,《魯迅研究月刊》《上海魯迅研究》等刊物都有關于新的發現與研究文章。
3.編輯《魯迅全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您的文章所有問題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即魯迅文章的編輯體例與編輯原則,但即使體例與原則確定,仍有許多復雜的問題,比如“表述不一”“繁轉簡體”“標點規范”“書信格式”等。您提出了諸多例子,恐怕是歷次編輯修改過程中必然遇到的問題,這些體例與原則是經過團隊討論才能確定下來的。
4.全集的校勘也有原則,需考訂最佳版本。比如說:《中國小說史略》最可靠的版本應是魯迅親自??边^的第十版,有的文章宜用初版本,有的宜用初刊本等??赡苄掳嫒瘯幸粋€最新成果。
5.全集的注釋,我認為不在于繁簡,而在于正確。魯迅學貫中西,涉及文學、歷史、哲學、國學、美學、金石學、語言學等眾多學科,這需要各方面的學者來加盟,才能更好地完成這項工作。歷次修訂中已在不斷完善,期待新一版專家能有更好的成果。
6.全集的補遺,運峰先生成果卓著,但是否確定入編全集,還須專家團隊的專業考證。比如新發現的魯迅致酈荔丞的書信,真偽仍有不同意見,按照有疑即不可收原則,是不能收入的。
總而言之,我的意見比較籠統,非常欽佩您閱讀的認真精神,您的文章所指出的問題非常具體,會給新版全集的編校工作提供靶向性討論,使得全集的編輯工作更加完善,可謂功德無量。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蕭振鳴(北京魯迅博物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