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密切聯系,許多知識可運用到生活中,同時生活本身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資源。?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缺乏與生活的融合,增加了語文閱讀學習難度,不利于小學生的高質量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對閱讀生活化教學的深入研究,以強化語文教學實效性。
閱讀生活化教學的積極影響
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缺少對閱讀的重視,且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較弱,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現階段,教師逐步重視閱讀教學,但依然局限在課文內容及課堂教學范圍內,缺乏有效拓展,很難提高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通過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到語文閱讀學習中,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長期以來,由于教師過于關注對課文內容的講解,忽視了對學生閱讀理解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導致部分學生依靠死記硬背應付考試,這不僅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而且也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通過運用生活化教學方法,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思考,并結合自身生活經驗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課文內容,進而了解課文含義及作者表達的情感。
如何開展閱讀生活化教學?
聯系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體系的重點,語文教學的生活資源豐富,小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能更加深刻地感受生活。為獲得理想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教師應加強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生活、感受生活。
以《北京的春節》的教學為例,教師可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作業,讓學生在課堂教學前進行自主朗讀,并收集國內不同地區的春節習俗,如包餃子、放鞭炮、貼春聯等。通過這樣的教學引導方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可拓展學生了解生活實際的途徑。
教師組織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引導學生講述課前收集到的春節習俗,并在每位同學講述完畢后進行點評,適當進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同時,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將自己找到的內容與課文內容進行比較,尋找相同點和具體差異。例如,在《北京的春節》的教學中,教師可圍繞北京春節的特點進行講解,并帶領學生與其他地區的春節習俗進行比較,培養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創設生活化環境與運用生活化語言。學習環境是學生學習狀態及學習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只有創設良好的語文閱讀課堂學習環境,營造生活化學習氛圍,才能保證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需求,創設對應的生活化教學環境,如在教室內種植花草、在墻壁上粘貼學生的繪畫作品等,并定期組織學生分享課外讀物,打造專門的班級讀書角。通過營造生活化閱讀氛圍,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質量,還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此外,教師還應合理運用生活化語言,避免在閱讀教學中出現語速過快或術語過多的情況,選擇溫柔和藹的語氣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并使用簡單的生活化語句講解課文內容,確保所學知識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以獲得理想的語文閱讀學習效果。
組織學生參加生活實踐類活動。結合新課標相關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突破課堂教學的限制,定期組織學生參加生活化的閱讀實踐活動,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組織引導作用,拓展學生了解生活的途徑,進而實現語文閱讀與生活實際的融合。
教師可適當安排課外生活實踐,確保學習方法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以《爬山虎的腳》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在課前設計教學方案及實踐活動方案。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梳理課文主體結構,認真分析爬山虎的生長特點,總結其生長規律,了解相關的基礎知識。完成課堂教學工作后,教師可選擇合適的時間組織學生走近大自然,近距離觀察爬山虎。
教師帶領學生觀察爬山虎時,可設計相應的問題,如“爬山虎的外形是什么樣的?”“爬山虎有什么生長特點?”等,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主思考和分析,并將自身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到日記本上。在后續的課堂學習中,還可安排學生與同伴分享,拓寬學生的閱讀思路。同時,教師還可指導學生將實踐活動與課文內容相結合,通過生活化的閱讀教學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賦予語文閱讀教學生活色彩,增強語文課堂吸引力。
合理設計生活化的課后作業。課后作業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通過適當布置作業既能了解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能讓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鞏固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夯實語文閱讀基礎,提高學習質量。
教師應根據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合理布置語文閱讀課后作業,如安排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為其布置句子仿寫、語段摘抄等作業,以及融合生活活動。比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完《鄧小平爺爺植樹》一課后,可為學生布置與家長一同種植小樹苗或其他植物的生活化作業,并在完成種植任務后撰寫心得。通過參加生活活動,學生不僅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印象,還能深入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并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閱讀學習效率。
生活化教學評價與反饋。在生活化教學評價過程中,可設計多樣化的閱讀理解題目,如多項選擇題、填空題、配對題等,全面評估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教師還可組織朗讀評估,通過讓學生朗讀文章,觀察其朗讀速度、停頓、語音語調等,評估學生的閱讀流利度和語音表達能力。另外,還可要求學生根據所讀文章寫讀后感或總結,評估其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同時考察語法和拼寫水平。
在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后,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差異化表現,及時給予口頭反饋,指出學生的優點和不足,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同時,還可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困惑,教師給予解答和指導,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通過科學的生活化教學評價與反饋,教師能了解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調整教學計劃、完善教學方案。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同伴互評,讓學生互相分享閱讀體驗和理解,提供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與學習計劃,以獲得理想的小學語文閱讀生活化教學成效。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通過采用語文閱讀生活化教學方法,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拓展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范圍,促進學生深刻理解文章內容及提高理解能力,為高質量的語文知識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