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菲 劉利蘭 管云 李慎磊 李勇華 黎倩瑩 歐繼喜



摘要 為了解不同防控措施對黃曲條跳甲的應用效果,促進土壤處理和防蟲網的推廣應用,通過田間試驗,以常規施藥為對照,比較防蟲網和土壤處理聯合防蟲網處理對黃曲條跳甲的防治效果,以及其使用成本和對作物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土壤處理聯合防蟲網對黃曲條跳甲的阻隔作用最高,達86.5%,防蟲網對黃曲條跳甲的阻隔作用為77.2%。土壤處理聯合防蟲網和防蟲網處理區單株質量和產量均比常規防治區高,農藥使用次數減少2~3次,農藥使用量減少38%~58%。綜合考慮防治效果、物資成本和增產效果等因素,生產中推薦全生育期使用小拱棚防蟲網防治黃曲條跳甲,經濟允許條件下可利用生物制劑進行土壤處理,具有一定增效效果。
關鍵詞 措施;黃曲條跳甲;土壤處理;防蟲網
中圖分類號 S43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02-012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2.026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Control Measures on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WANG? Fei-fei,LIU? Li-lan,GUAN? Yun et? al
(1.Shenzhe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2. Guangzhou Rui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and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trol measures on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promot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oil treatment and insect prevention nets,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control effects of insect prevention nets and soi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insect prevention nets on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as well as their use costs and effect on crop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i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insect prevention net area had the highest barrier effect, reaching 86.5%, and the barrier effect of the insect prevention net area on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was 77.2%.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individual plants in the soi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insect prevention nets and insect prevention nets treatment are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control area, with a decrease of 2-3 times in pesticide use and a decrease of 38%-58% in pesticide use. Taking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material costs, and yield increase, it was recommended to use small arched shed insect prevention nets throughout the entire growth perio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 Under economic conditions, biological agents could be used for soil treatment, which had a certain synergistic effect.
Key words Measures;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Soil treatment;Insect prevention net
作者簡介 王菲菲(1987—),女,安徽淮北人,農藝師,碩士,從事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通信作者,高級農藝師,從事農作物品種試驗和示范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22-12-27
黃曲條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是嚴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同時也危害茄果類、瓜類和豆類等蔬菜的重要害蟲之一。蔬菜幼苗受黃曲條跳甲危害最為嚴重,黃曲條跳甲成蟲和幼蟲均能直接危害作物,影響作物質量甚至造成絕收。黃曲條跳甲抗藥性強,善于躲避噴灑藥物,是目前蔬菜上最難控制的主要害蟲之一。隨著綠色農業的發展,人們對于環境和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黃曲條跳甲綜合防控產品和技術也得到了推廣應用。目前黃曲條跳甲的主要綠色防控措施有黃色黏蟲板、信息素、防蟲網和土壤處理等,在農藥減量增效方面均有較好成效。由于農戶過度依賴化學防治,對于防蟲網、土壤處理等綠色防控產品的防蟲效果,使用成本和產量影響等方面有顧慮,因此在推廣應用上存在一定的難度。筆者以深圳市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建設項目為契機,對不同控制措施對黃曲條跳甲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示范試驗,并總結了其經驗和技術要點,為黃曲條跳甲的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21年5和6月在深圳市坪山區綠基公司蔬菜基地開展,菜心和小白菜試驗地前茬作物均為辣椒,試驗地黃曲條跳甲分布均勻,危害普遍較重,為控制跳甲危害設置不同處理方式,比較對黃曲條跳甲的防治效果。試驗地各處理田塊設有間隔行,平整土地后澆濕土壤,適時種子直播和疏苗。除試驗方法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一致。
1.2 試驗材料
供試作物菜心品種為粵翠1號(廣東科農蔬菜種業有限公司),小白菜品種為青梗菜(廣州綠霸種苗有限公司);供試防蟲網(山東為農塑業有限公司)為40目的白色尼龍網,用于物理阻隔黃曲條跳甲成蟲;供試土壤處理劑金龜子綠僵菌顆粒劑(重慶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用于處理土中黃曲條跳甲幼蟲。
1.3 試驗方法
菜心試驗地和小白菜試驗地分別設置3個處理,分別為土壤處理+防蟲網區、防蟲網區和常規防控栽培區,每個處理區面積66.7 m,每個處理區共3壟地。播種前對土壤采用金龜子綠僵菌顆粒劑處理,播種后設置拱棚頂部距地不少于0.7 cm的40~60目防蟲網。常規防控栽培區按照農戶習慣用藥栽培,土壤處理+防蟲網區和防蟲網區根據害蟲種群發展趨勢適時用藥。
1.4 調查項目與方法
1.4.1 危害情況。
每個試驗處理區采取5點取樣調查法,每點調查10株,在出苗后和采收前共調查4次,間隔時間為7~10 d,觀察記錄每株蟲孔個數、被害率、百株成蟲數量,計算防蟲網對黃曲條跳甲的阻隔作用。被害率=被害株數/調查總株數×100%;阻隔作用=(常規栽培區百株蟲數-試驗區百株蟲數)/常規栽培區百株蟲數×100%。
1.4.2 產量。
采收后每個處理區隨機測量50株作物的單株質量,折算成平均單株質量;每個處理區取3個點,每個點測量1 m的產量,折算成1 hm的產量。
1.4.3 農藥使用情況。
詳細記錄和監督3個處理農戶進行的農事操作、農藥使用種類和施藥次數。
1.5 數據分析 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7進行數據統計分析,采用ANOVA對數據進行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黃曲條跳甲的危害情況
由表1可知,不同處理區黃曲條跳甲對菜心和小白菜的危害情況有明顯差異,土壤處理和防蟲網可以顯著減少黃曲條跳甲危害,且相比于防蟲網區,土壤處理+防蟲網防控區在害蟲種群控制和減少害蟲危害等方面均有增效作用。在播種后10、20、30 d和采收前1 d黃曲條跳甲危害蟲孔數持續增加,采收前1 d蟲孔數最高,常規防治區采收前1 d菜心和小白菜蟲孔數,高于土壤處理+防蟲網區和防蟲網區,其中土壤處理+防蟲網區蟲孔數最低;常規防治區菜心和小白菜整個生育期平均被害率為18.3%,高于土壤處理+防蟲網區的3.5%和防蟲網區的4.4%;土壤處理+防蟲網在菜心和小白菜整個生育期的黃曲條跳甲發生量為平均百株蟲量是4.3和4.0頭,防蟲網處理區分別為5.8和7.5頭,均低于常規防治區。雖然常規噴藥對黃曲條跳甲具有一定防控作用,但在播種后直至采收其百株蟲量仍較高;而土壤處理和防蟲網處理能顯著減少黃曲條跳甲發生量,土壤處理+防蟲網區對黃曲條跳甲的平均阻隔作用最高達85.7%,防蟲網區對黃曲條跳甲的平均阻隔作用為76.6%。
2.2 不同處理對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土壤處理+防蟲網和防蟲網處理區菜心和小白菜,單株質量和產量均顯著高于常規防治區,且土壤處理+防蟲網處理區的產量顯著高于防蟲網處理區。土壤處理+防蟲網比常規防治區菜心產量增加840 kg/hm,增長率為4.7%,小白菜產量增加277.5 kg/hm,增長率為1.1%。防蟲網處理區比常規防治區菜心產量增加555 kg/hm,增長率為3.1%,小白菜產量增加834 kg/hm,增長率為3.4%。因此防蟲網并不會影響作物產量,能減少病蟲害發生和暴雨等天氣帶來的負面影響,土壤處理能減少土壤中黃曲條跳甲幼蟲和蛹數量,從而減少田間蟲源基數,2種措施均對作物有增產作用。相比于單用防蟲網處理,聯合2種措施處理對作物產量和單株質量的影響不明顯。
2.3 不同處理防控物資使用情況
菜心和小白菜的3個處理區在播種前噴灑丁草胺進行了芽前除草,并施用精制有機肥作為底肥;防蟲網處理區在播種后設置防蟲網;土壤處理+防蟲網處理區在播種前用金龜子綠僵菌顆粒劑(75 kg/hm)進行了土壤處理減少了土壤中殘留的病蟲害,并在播種后設置了防蟲網。后期按照農戶對病蟲害發生情況的施藥習慣采取應急措施。由表3可知,常規防治區菜心施藥6次并使用農藥6 075 g/hm,常規防治區小白菜施藥9次并使用農藥7 125 g/hm,土壤處理+防蟲網和防蟲網處理區菜心和小白菜均比常規防控區農藥使用次數減少2~3次,農藥使用量減少38%~58%。農藥使用種類中,殺蟲劑使用量最多且成本最高,其次是殺菌劑和除草劑。不同處理區防控物資使用成本最高的是土壤處理+防蟲網處理區,除去土壤處理劑成本較高,其成本為3個處理區最低。防蟲網區的菜心和小白菜成本比常規防控區減少了13.2%和19.5%。
3 結論與討論
黃曲條跳甲在南方地區已超越了小菜蛾成為最難防治的蔬菜害蟲之一,研究表明,應用黃板、信息素和防蟲網等非化學藥劑手段誘殺或阻隔黃曲條跳甲,應用昆蟲病原線蟲、蘇云金芽孢桿菌和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制劑防治黃曲條跳甲均取得了一定成效。防治黃曲條跳甲不應只重視成蟲治理,應同時重視土壤中黃曲條跳甲幼蟲和蛹的治理,研究表明在播種前采用土壤處理的方式對黃曲條跳甲具有較好的防效,蘇云金芽孢桿菌和綠僵菌等生物制劑進行土壤處理,表現出不差于化學藥劑的防治效果,且相比于常規栽培具有增產效果。蔬菜生產上利用40目防蟲網能有效阻隔黃曲條跳甲,且相比于常規栽培具有增產效果。
為了探索防治黃曲條跳甲農藥減量增效辦法,提高農戶對綠色防控措施的接受程度,設計該試驗。結果表明,土壤處理和防蟲網處理均能有效防治黃曲條跳甲,促進了增產增收,減少農藥使用量和農藥使用成本,這與前人研究結果相符。土壤處理聯合防蟲網處理,對控制田間不同形態的害蟲具有互補作用,但該研究表明其對產量和單株質量的影響不明顯,還需要進行更多的重復試驗進行驗證。該試驗分析了不同處理各種防控物資的使用情況,土壤處理和防蟲網2個處理區相比于常規防控區能減少38%~58%的農藥使用量,尤其是減少殺蟲劑使用。利用防蟲網減少農藥使用和施藥人工成本,其相比于常規防控區整體成本減少,菜農能實際感受到害蟲減少和效益增加,因此對使用防蟲網易于接受。使用生物制劑能減少長期使用化學藥劑產生的“3R”問題,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其成本較高且防效不明顯,菜農接受程度較低,應加強生物制劑的技術研究和推廣示范。
綜合考慮防治效果、物資成本和增產效果等因素,生產中推薦全生育期使用小拱棚防蟲網防治黃曲條跳甲,經濟允許條件下可利用生物制劑進行土壤處理,具有一定增效效果。具體使用技術:播種前進行曬土,翻曬或者泡田減少病蟲害來源;播種前使用高效低毒的土壤處理劑配合底肥施用;全生育期使用小拱棚防蟲網防治黃曲條跳甲,防蟲網寬一般為2.2~2.5 m,圓拱棚頂部離地不少于0.7 m,防蟲網40~60目,防蟲網四周應蓋嚴蓋牢。
參考文獻
[1]李家慧,楊伯祥,黃海濤,等.黃曲條跳甲的發生與綜合防治技術[J].蔬菜,2013(4):35-37.
[2]李慎磊,鄧偉林,谷小紅,等.黃板誘殺黃曲條跳甲的關鍵技術研究[J].環境昆蟲學報,2019,41(2):427-431.
[3]劉彬,徐嘉政,田椿燕,等.不同色板及誘芯對黃曲條跳甲的誘集效果[J].中國植保導刊,2021,41(3):54-56,62.
[4]郝東川,馮偉明,陳育民,等.地毯式覆蓋防蟲網防治菜心黃曲條跳甲的技術要點[J].蔬菜,2019(9):63-65.
[5]林小軍,崔燦,龔利萍,等.南方6種蔬菜害蟲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控措施[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9):138-140,143.
[6]侯有明,龐雄飛,梁廣文,等.土壤處理對黃曲條跳甲種群控制效應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0,21(3):21-24.
[7]楊鳳麗,汪炳良,裴惠民,等.利用昆蟲病原線蟲防控十字花科蔬菜黃曲條跳甲[J].新農村,2021(10):19-20.
[8]殷先元,蒲宇辰,黃穎,等.蘇云金芽胞桿菌HA和HD對黃曲條跳甲成蟲的毒力分析[J].環境昆蟲學報,2021,43(5):1325-1330.
[9]蔣春艷.金龜子綠僵菌與殺蟲劑對黃曲條跳甲聯合毒力測定和保護酶活性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22,34(3):158-162,171.
[10]胡珍娣,馮夏,陳煥瑜,等.藥劑土壤處理對菜心田黃曲條跳甲的防治效果[J].廣東農業科學,2012,39(13):100-101.
[11]曹春霞,黃大野,姚經武,等.昆蟲病原菌防治蘿卜黃曲條跳甲田間應用技術[J].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20,36(6):987-991.
[12]邱英東.覆蓋不同目數防蟲網防治黃曲條跳甲及對小白菜產量影響的試驗[J].上海蔬菜,2016(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