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霄
近年來,高校管理水平不斷地提升,提高了高校的綜合競爭力。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高校預算績效中的應用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業財融合的背景下,精細化管理理念的作用更加顯著。業財融合可以為預算編審提供參考,業財融合可以增強預算管理的協同性,業財融合為預算管理提供了工具,為此將其融入到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中具有必要性。當前高校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不健全、預算管理流程缺乏科學性、業財融合工具尚未與預算管理融合,限制了高校的發展和壯大。為此本文提出構建完善的管理體制、搭建大數據平臺、優化管理系統、設計管理模型、創新評價體系等建議,希望可以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水平不斷地提升,培養出了更多優秀的人才。當前國家對高校進行了較大程度的改革與創新,相關政策的實施、推進,同時也使得高校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管理困境。高校的經費來源處于不斷增加的狀態,但是由于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很多高校沒有妥善地利用經費開展教育活動。當經費從投入型逐漸地轉為績效型時,高校便需要強化管理體系,應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需要盡快地改善高校管理現狀。本文結合業財融合助推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的實踐經驗,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一、業財融合在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中的作用
(一)業財融合可以為預算編審提供參考
高校預算績效管理屬于高校財務管理的范疇,對于高校管理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業財融合背景下高校的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有了更多可參考的信息和數據,可以提高預算編審的科學性、合理性。從高校預算收支的情況來看,由于存在較為明顯的不確定性,導致整體管理水平較低。業財融合在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中應用之后,業務、財務兩者得到了銜接和融合,使得高校的事權、財權兩者形成了有機統一的關系,推動了具體的預算編審工作。預算編審工作存在一定的難度,對于高校的統籌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業務開展計劃、業務發展規劃信息數據的搜集整理。高校的發展情況與高校的資金統籌規劃存在著緊密的聯系,針對高校的部門預算、校內預算之間的矛盾進行精細化管理,則可以降低高校財務管理的風險。
(二)業財融合可以增強預算管理的協同性
業財融合應用到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中可以提高預算管理的協同性,增強預算管理的共享性,促使高校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達成管理目標。業財融合對高校管理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向高校管理提出了要求。為了達到業財融合的要求,高校需要積極地健全財務管理平臺,促進信息的流通與共享,優化高校管理系統。財務管理平臺為高校各部門開展管理活動提供了支持,促進了各部門之間的約束與監督,能夠避免高校內部管理問題。財務管理人員在此管理平臺的支持下,利用財務管理系統,可以盡快地開展財務管理活動,調動高校資源與條件,挖掘資源與條件的優勢,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總體水平。
(三)業財融合為預算管理提供了工具
業財融合應用到高校預算績效管理中,使得高校的管理理念能夠得到創新與發展,推動高校管理體系的優化與完善。具體來看業財融合為高校預算管理提供了工具,提升了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活動效率。業財融合包括了豐富的價值理論,對資金效益、業務活動目標的實現十分重視,包含了大量的管理會計應用工具。比如很多高校在業財融合的助推下,積極地應用差異分析法、作業成本法等建構管理框架,形成了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業財融合工具為高校的預算編審及考評工作提供了助力,提高了管理數據的量化水平,保障了預算績效管理結果的精確性,為高校管理活動的開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為高校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利用各個方面的積極力量,借助業財融合的功能作用,能夠增強高校的綜合競爭力。
二、業財融合背景下高校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高校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不健全
高校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缺乏健全性,限制了高校管理活動的開展。從高校當前的管理信息平臺來看,平臺的框架結構以及應用情況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高校還在沿用傳統的管理模式,無法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提供支持。財務管理部門的預算管理工作效率低,業務部門的參與度不高,業財融合的理念滲透效果差。預算編制環節中業務部門的配合度不高,以至于很多信息、數據缺乏精確性、全面性,即使高校想要搭建管理平臺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財務部門開展預算管理活動的過程中對于預算編制的功能作用的詮釋存在問題,影響了預算管理人員的工作。預算執行過程中,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對彼此業務不夠熟悉,預算執行的效果差。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受到了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臺的影響,當此平臺長期不健全的狀態,會增加高校管理的風險。
(二)預算管理流程缺乏科學性
預算管理流程的科學性、合理性決定了預算管理的效果,當前高校預算管理流程存在較多的問題,與現實情況脫節。業財融合背景下高校的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從具體的管理理念、技術以及框架來看,尚未解決的漏洞較多。業財融合指的是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的融合,目的是保障信息的共享與溝通,推動管理流程。業財融合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應用受到了實際情況的影響,很多高校各個部門之間尚未形成協同合作的關系,相互獨立,與高校的統籌管理目標相背離。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沒有針對信息進行溝通,預測資金的需求、分配缺乏精確性,影響了預算決策執行的效果。一些已經確定的預算決策,又因為各部門之間的利益互搏而無法落實。
(三)業財融合工具尚未與預算管理融合
業財融合理念并未完全落實到高校預算管理中,為此當前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仍然非常多。一些高校的管理理念與管理制度相對陳舊,對業財融合等其他理念的吸收和引進意識不強,沒有形成業財融合的氛圍和基礎。預算管理活動的開展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以及扎實的管理理論,當前部分高校在這一方面的能力比較低。業財融合管理方法的踐行和落實效果較差,很多業財融合工具與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的銜接度不夠。各個部門之間形成的制約關系影響了業財融合工具的應用,需要盡快地創新、改革高校管理理念。
三、業財融合助推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的策略
(一)構建完善的管理體制
業財融合助推下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需要完善的管理體制作為支撐。為此實踐中應當積極針對高校管理現狀進行分析、評估,以此為依據構建完善的管理體制。業財融合理念要滲透到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活動中,則需要明確的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主體、管理流程以及管理框架。在管理體制中明確預算精細化管理的要素,融入業財融合的理念,突出業務部門、財務部門各自的責任與義務,形成部門協同關系。高校管理人員應當把握業務部門、財務部門融合的價值和意義,在此基礎之上推動管理體制的優化與發展。精細化管理模式在預算績效管理中具有重要意義,與業財融合的背景相適應,可以助推高校的發展和進步。制定科學合理的預算績效決策機制,明確具體的機構主體,構建全面系統的管理模式,形成多位一體的管理體系。財務部門、業務部門對預算績效管理保持高度重視,形成一體化的精細管理流程,控制各個管理環節,則可以突出管理體制的優勢。
(二)搭建大數據平臺
現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很多科學技術成果可以應用到高校預算管理中。業財融合背景下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的功能作用,搭建大數據平臺,促進高校各部門信息的共享與互通。加強高校管理平臺建設,積極地促進管理活動,可以從高校現有的管理技術和經驗著手,確定具體的平臺搭建方向。很多高校已經形成了智慧校園,管理效率有所提升。以此為基礎搭建業財融合管理平臺,促進互聯網+管理模式的形成。現如今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飛速發展,可以為高校管理平臺的搭建起到積極的作用。從搭建大數據平臺的角度來看,則可以促使高校各個環節的信息和數據被高效率地搜集、整理、分析、上傳以及應用。業務流、資金流、財務流在大數據平臺中進行連接,在業務流程中滲透財務管理因素,提升預算績效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大數據平臺的搭建過程中重視高校數據庫的優化與完善,使得大數據平臺的功能更加完善,能夠充分地滿足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的需求。
(三)優化管理系統
業財融合背景下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系統進行支撐。實踐中要從高校預算編制的方法著手,結合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構建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提高預算管理制度的執行效果。在此基礎之上利用業財融合的管理優勢,形成增量編制方法應對常規業務的管理需求。除此之外滾動編制法、零基編制法都可以應用到高校預算績效管理中,促進管理系統的優化與完善。各部門之間利用大數據平臺形成相互協調溝通的模式,促使具體的管理活動具有可行性。預算決策執行的過程,針對高校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以此為依據形成預警系統、問責系統,使得管理系統的健全性得到提升。當前各個高校的管理部門在業財融合理念的作用下形成了相輔相成的關系,管理系統則需要考慮到各個部門的職責權限、功能作用等,形成權威、科學的管理細則,促使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的方法可以起到預期的作用。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財務部門承擔著主要的責任,在業務部門的配合下對績效評價制度、預算編制制度進行創新、發展,則可以進一步地提高高校預算績效管理系統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四)設計管理模型
為了更進一步地強化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的效果,應當借助業財融合的力量設計管理模型。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對于高校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其管理模式應當與高校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設計模型時要結合高校資源配置情況、績效考核現狀、業務活動水平,形成多方面、多層次的預算績效模型,突出管理的精細化特征。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共享信息,形成融合的模式,為管理模型的設計提供支持。業務部門、財務部門有著不同的職責和權限,利用管理模型降低高校管理風險,結合高校的基本情況形成具體的管理計劃,則可以保障預算精細化管理的效果。為了預防預算績效重復管理化的問題,則可以利用增量預算法,針對高校不合理的支出進行處理。
(五)創新評價體系
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中評價體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業財融合背景下高校需要重視評價體系的優化與完善。結合當前高校面臨的發展困境與管理問題,利用高校的職能開展研究與實踐活動,形成多方面、多層次的管理思考,建構符合高校實際情況的評價體系。量化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的指標,從業財融合的視角著手形成可以反映高校管理水平的數據。平衡計分卡作為業財融合的重要工具,可以應用到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的評價中,突破傳統評價方法的限制,提高預算績效考核結果的適用性。各個部門對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理念、方法達成共識,在評價系統的作用下形成相互監督、激勵的氛圍,則可以優化資源配置,促使各部門均可以獲得管理活動開展的條件。利用當前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積累的經驗,量化評價指標,針對性地改進評價模式,進一步突出業財融合在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中的作用和價值。
結語:
綜上所述,業財融合助推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能夠產生預期的效果。實踐中圍繞著高校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借助科學技術成果,搭建業財融合管理平臺,為高校預算績效精細化管理創造有利的條件。此外,高校要積極地培養預算精細化管理專業人才,結合管理問題,以及高校發展困境,構建有助于高校發展和進步的評價體系,吸收和引進更多的管理理念、管理工具,促使具體的管理活動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