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佳
(西安思源學院,西安 710038)
數字化時代,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更需考慮在傳授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與社會責任感,故課程思政在計算機專業中的應用與影響成為備受關注的教育課題,課程思政的引入為培養全面發展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提供了可能性[1]。
學科特點與思政理念的融合需要不斷的實踐與探索。為了解學生對計算機專業中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效果的認知程度及其對課程思政的期望與建議,設計涵蓋設計實踐、方法資源、發展認知與職業結合等四個關鍵維度的調查問卷,以期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對于課程思政在計算機專業中應用的態度與看法,從而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為進一步提升專業課程質量與教學實踐效果提供有益的指導,以培養素養更全面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采用隨機抽樣原則選取計算機專業不同年級、性別、興趣方向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向其發放調查問卷,收集其個人信息及對課程思政的認知與看法。共回收問卷101份,其中有效問卷96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05%。其中,男生有51人,女生有45人,大三學生46人,大四學生50人,人數分布較為均衡,所得數據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使用SPSS26.0統計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定量分析。
借助統計軟件對問卷問題進行信度檢驗,如表1所示,克隆巴赫系數為0.986,即該問卷在計算機專業學生中的應用較為穩健,問卷中各問題具有一定一致性,能夠穩定地測量學生對課程思政在計算機專業中的應用與影響的看法。詳見表1。

表1 信度檢驗結果Tab.1 Results of reliability test
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可知,4個維度的最小值為5,最大值為25,平均值在21左右,說明大多數受訪者對設計實踐的認同度較高,體現了課程思政在激發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與創新意識方面的積極作用。在方法資源維度上則表明學生對課程提供的方法資源的感知整體較一致,反映了教學手段與資源的充分利用[2]。在發展認知維度上則說明學生普遍認為該課程在認知發展方面對自身產生了積極影響,促使其更全面地理解計算機專業知識。在職業結合方面同樣得到了一致的結果,反映了學生對于課程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職業需求結合的積極看法。標準差約為4,中位數在20左右,方差在16左右,表明數據的離散度適中。總體而言,這些統計數據反映了學生對課程思政在計算機專業中應用與影響的整體認知水平,為進一步深入分析與改進教學方案提供了有益參考。詳見表2。

表2 描述性統計結果Tab.2 Result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運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深入了解4個維度間的關聯。結果顯示,這4個維度在統計學上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且呈現1%的顯著性水平,意味著學生對于課程思政在計算機專業中四個維度的感知傾向于同時增加或減小,即當設計實踐得分較高時,方法資源、發展認知、職業結合也有較高的得分,體現了這些維度間相輔相成的關系[3],表明學生在綜合評價課程思政時往往會從多個方面進行考量。具體而言:①設計實踐與課程思政的緊密關系表明,在計算機專業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實際項目的設計與實施,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與運用思政內容,這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能夠促使其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運用道德倫理與社會責任觀念。②方法資源的相關性強調了課程思政在計算機專業中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容易理解并接受思政理念。③發展認知與課程思政的關聯性強調了思政教育在培養學生綜合認知水平方面的作用,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社會、倫理與文化等問題,促使其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對社會發展與人文關懷的認知[5]。④職業結合與課程思政的緊密聯系表明,思政教育不僅關注學科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培養學生在職業領域中的社會責任感,這為未來計算機專業人才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詳見表3。

表3 Spearman分析結果Tab.3 Results of Spearman analysis
在此基礎上進行CRITIC權重分析,了解各維度在學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并探究其在整體評價中所占的權重。結果表明:設計實踐權重為32.761%,位居4個維度之首,說明學生最看重課程中設計實踐的應用,反映了學生對于實際操作與創新能力培養的強烈渴望。方法資源權重為25.631%,表明學生對教學方法與資源的充分利用也給予了相當的重視,這是與設計實踐緊密相關的關鍵因素。發展認知權重為19.459%,盡管在4個維度中相對較低,但也顯示學生對于認知水平的培養存在有一定的期望[4]。職業結合權重為22.148%,反映了學生對將所學知識與實際職業需求結合的重視程度。詳見表4。

表4 權重計算結果Tab.4 Results of weight calculation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設計實踐的權重最高,但各維度的權重基本在20%以上,說明學生對這四個方面的期望是多元而平衡的,這也為教育者加強設計實踐,兼顧方法資源、發展認知與職業結合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研究發現:①學生在設計實踐、方法資源、發展認知、職業結合4個維度上的整體評價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學生在評價這些方面時往往會同時考慮多個因素,這對于全面理解課程思政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②4個維度中設計實踐的權重最高,強調了學生對實際操作與創新能力培養的迫切需求。
可見,在計算機專業中應用課程思政教學具有明顯的正面影響,特別是在設計實踐方面,這為進一步提升課程質量、滿足學生需求提供了明確的方向。針對課程思政在計算機專業中的應用與影響,提出以下建議:①強化設計實踐。在課程中增加實際案例、項目開發等實踐環節,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培養其創新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②優化方法資源。高校在課程設計中可引入新穎的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技術與資源提升教學效果。③加強發展認知。應通過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等方式,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促進其認知水平的全面發展。④深化職業結合。課程思政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與職業素養方面有巨大潛力,計算機專業教師應將職業導向案例融入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場景,增加其對職業發展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