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要:后疫情時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頻發。在四川省德陽市教育局和市衛健委聯合牽頭的“校—醫共建”師生心理關愛“6個1”行動的推動下,四川省德陽中學校與醫院結成“?!t”聯盟,開通了心理危機學生轉介的綠色通道,共同探索了一套“醫教結合”的危機干預工作流程。基于“家校醫”聯動的機制,德陽中學校與醫院協同干預了十多起危機個案,本案例是其中一個在家校醫三方聯動下轉危機為轉機的成功案例。通過干預,學生順利度過危機并返校完成學業,進入大學深造。
關鍵詞:家校醫共建;醫教結合;危機干預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3-0056-03
近些年,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頻發。2020年,在四川省德陽市教育局和衛健委聯合牽頭的“校—醫共建”師生心理關愛“6個1”行動的推動下,四川省德陽中學校與市第七人民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結成聯盟,開通了心理危機學生轉介的綠色通道,共同探索出了一套“醫教結合”的危機干預工作流程,協同干預了十多起危機個案,下文將呈現其中一個危機干預的典型案例。
一、個案概況
小 A,女,高三學生。2021年春季學期初,小A在教室揚言要自殺,班主任聯系我處理此事。
高二時,小A曾因為連續兩場考試作弊被發現,覺得愧對父親,產生了自殺想法。當時,我用情緒急救的方法對她進行了輔導,并初步評估了她的自殺風險——尚未出現自傷自殺行為,為低風險。穩定情緒后,她表示能接受并面對學校的處分,回家反思一周后,第二周回到了學校。
事隔半年,剛剛步入高三的小A某天在教室踩碎了一個鏡子,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劃傷了自己,血流了一地,班主任立馬將她帶到我的辦公室。這一次,她跟我深入討論了家庭和社會支持。她說母親在她一歲多時離家后失聯,她與母親沒有感情。父親常年出國務工,疫情后再也沒有回來過。她從小由爺爺奶奶照顧,奶奶目前患老年癡呆,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爺爺務農,家里收入微薄。她平時住校,周末借宿在爺爺的朋友家。她一個人去過精神衛生中心,醫院初診評估結果是“可能有嚴重的抑郁癥狀”。而朋友認為她以前大大咧咧,現在突然這么“喪”,是在裝抑郁。本就缺乏支持的她,現在更加感覺沒人理解自己,認為活著沒意義,于是做出了沖動自傷的行為。
二、危機干預過程
第一步:穩定情緒,保障安全。
當班主任將小A帶到我辦公室時,她雙拳緊握,情緒有些激動。班主任簡單介紹情況之后,我說:“我看到你手上的傷還在滲血,醫務室有碘伏,我拿過來幫你清理一下,好嗎?”她微微地點點頭,這是我第二次見她。對傷口稍作清理后,我看到小A整個人的狀態放松了很多。我的這一舉動讓小A感受到了關心和理解,卸下了心理防御。
第二步:初步評估,立即上報。
我采用北京大學徐凱文[1]的自殺自傷評估表對小A的自殺風險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自殺自傷計劃:1分;自殺自傷經歷:2分,不止1次的反復沖動性自傷;現實壓力:2分,對未來感到迷茫;支持資源:1分,家庭支持很弱,朋友支持良好;臨床癥狀:2分,已有臨床診斷??偡?分,屬于高風險對象。鑒于小A當前的心理問題已經超出學校心理輔導的范疇,于是我第一時間和班主任溝通,并囑咐班主任告知監護人,班主任致電小A的父親,同時建議小A的爺爺帶她去醫院。我將情況上報給學校分管領導,并提供了“校—醫共建”綠色通道,開具了“‘?!t共建’個案轉介單”(見表1)。
第三步:完成轉介,持續關注。
學校通過“?!t共建”綠色通道將小A轉介到醫院,醫院迅速安排了醫生接診,診斷結果是中度抑郁癥,建議住院治療。醫院與家長聯系,本已準備辦手續,小A父親突然反悔并拒絕讓她住院,醫院反饋可能是經濟原因。為此,我向校領導反映了她的家庭情況,領導很重視并啟動了助學金。最后,在家、校、醫三方協同下,小A順利辦理了住院。
第四步:返校學習,輔導跟進。
小A住院28天后打算返校,校方擔心高三壓力太大,建議她休學一年,先回家靜養。其父也同意,但小A想回到學校完成學業。班主任詢問我哪種方式對她而言更好。我說:“她在學校有很多朋友,她也喜歡班主任和學科老師,學校的社會支持良好,返校學習應該沒問題。”統一想法后,我們決定尊重她的選擇。在與校長、政教主任、班主任多方溝通后,學校同意她復學。
2021年10月14日,是小A復學的第一天,她一進教室就開始嘔吐,不斷抖動膝蓋,她說有螞蟻在爬,她企圖控制卻控制不了。于是,我每天帶她進行正念冥想練習,這對她保持專注和控制情緒有很大的幫助。她說自己在教室坐40分鐘太困難,于是我讓她主動聯絡各科老師說明情況,若感覺到必須要起身就舉手示意。為了不影響其他同學,她主動請求坐到教室靠近后門的地方。返校后兩周內,她每天都來找我,與我分享各種生活細節,例如剪了個新發型、今天堅持坐了一節課、晚自習能堅持做完三道題,等等。
第五步:家校溝通,共促成長。
有一天,小A的爺爺及親友共三位老人一起找到我溝通小A的事情。爺爺說,小A很久沒回家了,很想她。我當即與小A溝通,她同意下午見見爺爺。小A愛美,爺爺知道她一直想要拍藝術照,但之前覺得花錢太多,沒有同意。那天下午,爺爺主動提出帶她去拍藝術照。拍照回來后,小A很開心,由此修復了與家人的關系。
后來,在家長和老師的建議下,小A決定走高職單招。這方面我并不了解,于是通過向有經驗的老師咨詢、從微信公眾號查找資料,收集相關信息后用微信推送給小A。她高中畢業后去單招學校就讀,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我通過微信不時詢問她的近況,她遇到難事也會主動尋求我的幫助,期間還專門回校來看望我。現在她在學習上游刃有余,父親也回到了她的身邊,社會支持系統良好。這段經歷讓她獲得了突破困境的方法,提高了面對未來的信心。
三、家校醫三方聯動的思考
(一)醫教協同度危機
浙江省教科院主任龐紅衛[2]通過對數起中小學生自殺事件的調研分析發現,幾乎每一起自殺事件都是遭遇重大事件、缺失支持系統和自身特質三大要素的疊加?!靶!t共建”機制使得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心理疾病能夠及時被診斷與干預,醫院心理治療與學校心理輔導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啊!t共建’個案轉介單”的使用,使醫生在初次接診來訪學生時,能從心理教師對于學生的“背景資料描述”中快速搜集到資料,了解學生的重大事件、支持系統和自身特質;從“輔導過程概述”和“當前情況小結”中,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節省時間的同時避免出現誤診;通過“醫院評估”欄向學校心理教師反饋學生的治療情況及后續注意事項等,幫助心理教師做好學生返校后的心理輔導跟進工作。轉診、轉介是一個雙向循環流動的過程,不是一次就結束的關系。醫院和學校借助“‘?!t共建’個案轉介單”進行有效溝通,助力學生問題的解決(見圖1)。
(二)家校合作解難題
家庭,是學生心理危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心理危機干預的重要支持力量。危機要變為轉機,家長的理解、認同與配合非常重要。此處的“家長”指的不僅僅是學生父母,還包括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他人,在本案例中指的是小A的父親和爺爺。在此次心理危機處理過程中,因家長對心理疾病存在誤解,導致轉介工作受阻,致使學生沒能及時就醫。醫生、教師加大了與家長的溝通力度,使家長接納了孩子的情況,配合學校和醫院完成了對小A的心理治療及返校后的心理輔導。
(三)三方聯動促成長
小A的心理危機干預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離不開家長、學校和醫院的三方聯動(見圖2)。
首先,家長對于學生的真實情況能夠做到如實告知,主動尋求學校的支持,聽取心理教師和班主任的建議并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
其次,心理教師與多方溝通,調動了小A的社會支持系統并喚醒其功能,使得學校給予她經濟支持、班級給予她溫暖和關愛、家庭給予她理解和接納,多方合力,助她走出困境。
最后,醫院方能夠在家屬拒絕治療后積極傾聽,了解情況并與學校聯系,最終借助多方力量,讓學生得到有效治療。醫生在小A出院后持續跟進,與心理教師一起做好學生返校后的心理輔導與治療工作。
家長、學校、醫院能夠三方聯動推動問題順利解決,得益于市教育局與市衛健委在師生關愛“6個1”行動中,多次聘請專家對“家校醫共建”模式的詳細操作流程進行介紹,并且每所學校都有結對醫院,我校還聘請了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作為學校健康副校長。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中,我校心理教師與結對醫院保持聯系,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參與醫院方舉辦的講座和團體督導活動,促進了學生轉介轉診綠色通道的有效暢通。
參考文獻
[1]徐凱文. 自殺危機評估與干預技術:新的理論與工具[C]. 中國心理學會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十四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2011.
[2]龐紅衛. 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的實踐模式[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8):9-13.
編輯/于 洪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