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和肥胖兒童的增多,青少年糖尿病的發病率正在悄然上升,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本文將對青少年糖尿病的相關知識進行介紹。
1.肥胖
肥胖是引發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青少年因攝入過多碳酸飲料及高脂、高油、高糖食物使胰腺負擔加重,同時缺乏體育鍛煉,導致肥胖,使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導致血糖長期維持在高水平。
2.遺傳
遺傳是青少年患2型糖尿病的關鍵因素。若父母有糖尿病,其子女的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
3.不良生活習慣
青少年有睡眠障礙、飲食不規律、飲食結構不均衡、缺乏鍛煉等不良生活習慣,會使機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受損,誘發胰島素抵抗,出現糖尿病。
4.青春期生理變化
青春期體內激素變化較大,激素的波動會影響血糖水平,容易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5.自身免疫缺陷
免疫系統錯誤地破壞胰腺內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從而引發糖尿病。
6.出生時低體重
嬰兒出生時體重過低,會增加青少年患糖尿病的風險。
7.病毒感染
青少年糖尿病也可由病毒感染引發,病毒會讓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胰腺中的某些蛋白質,從而引發糖尿病。
青少年2型糖尿病早期可無明顯癥狀,部分青少年患者是在常規體檢中被發現的。青少年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排尿頻繁、食欲增加以及體重減輕。此外,還會出現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高滲性高血糖狀態,表現為惡心、嘔吐、腹部疼痛、呼吸帶有爛蘋果味、昏睡、意識模糊,甚至昏迷等嚴重癥狀,重癥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險,需要及時就醫。青少年糖尿病還有一些非特異性的癥狀,包括乏力困倦、視力模糊、傷口難以愈合、反復感染或滲出及皮膚和陰部瘙癢等。
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包括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和糖尿病教育。
1.控制飲食
糖尿病患者應該選擇低糖、高纖維、高蛋白的食物,減少碳水化合物、脂肪、膽固醇的攝入量,避免高糖、高脂的食物。此外,規律飲食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加強運動
運動可減輕體重,提高身體代謝水平,從而控制血糖。盡量選擇有氧運動替代無氧運動,例如:慢跑、自行車、游泳、健身操等。建議每天至少鍛煉30分鐘,每周5天。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運動超過15分鐘時,可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防止低血糖發生。
3.藥物治療
控制飲食和運動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需要考慮采用藥物治療。二甲雙胍可以作為青少年糖尿病起始治療的藥物。二甲雙胍適用于10歲及以上的青少年。單用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時,可能引發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等,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藥物治療應嚴格遵守醫囑,按時服藥,不要隨意停藥或更改劑量。此外,應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如有不適,需及時就醫。
4.血糖監測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應該做好血糖檢測。每天在應餐前、睡前及某些特殊情況如運動時監測血糖水平,并詳細記錄下來。醫生會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及時調整用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5.健康宣教
應針對青少年及其家庭人員進行糖尿病健康宣教,以促進青少年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學習糖尿病知識,不要輕信能根治糖尿病的偏方,以免延誤病情。
6.心理干預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不僅心理壓力大,而且容易出現自卑、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以及身體功能的恢復,并可能會誘發飲食失調,增加糖尿病嚴重合并癥的風險。因此,家長和老師應加強對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鼓勵和引導。

1.定期體檢篩查
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和肥胖超重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青少年,家長應定期帶他們進行健康體檢,監測血糖、血壓、血脂等,如發現異常,應盡早治療。對于高危兒童應從10歲(或青春期)開始,至少每3年篩查1次空腹血糖或糖負荷后2小時血糖,若青少年體重指數增長,應提高篩查體重指數的頻率。
2.保持健康體重
對于肥胖超重的青少年而言,積極減肥,保持健康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前提下,減少零食和含糖飲料的攝入,健康飲食,減鹽、減油、減糖,積極引導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合理健康的體重。
3.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預防青少年糖尿病應從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開始。在家進餐時,可適當讓青少年參與食譜設計和煮飯前準備工作,盡量少吃甜食,避免暴飲暴食,使他們養成并保持健康飲食的習慣。
4.增加興趣愛好
青少年應盡量避免久坐,堅持運動鍛煉。鼓勵青少年多培養閱讀、唱歌、跳舞、跑步等興趣愛好。平時多參加社交活動,學會放松心情,緩解精神壓力。
青少年糖尿病的治療需綜合運用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治療、血糖監測和糖尿病教育這“五駕馬車”。通過低糖飲食、規律運動和合理用藥,可有效控制病情。同時,血糖監測和健康宣教也不可或缺,有助于患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預防并發癥。未來,期待通過更深入的研究,發現更多有效的治療手段,降低青少年糖尿病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