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身心發育尤為迅速。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女性會出現月經,此時應該注意生殖系統的健康,警惕婦科病。部分青春期女孩在面對生殖系統健康問題時,會因害怕、羞怯或缺少相關健康知識而選擇沉默,但若不積極治療干預會為她們的生殖系統健康埋下隱患。
在青春期,由于激素波動,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律、痛經、偶有腹部疼痛、白帶異常等不適癥狀。許多家長和青春期女孩都會忽視這些變化,認為它們是青春期生長發育的一部分。例如:偶發腹部疼痛時,覺得只是疲勞所致;白帶增多、氣味變化時,被當成偶爾的生理波動。這些身體信號可能是某些婦科病的早期癥狀。事實上,陰道炎、盆腔炎等常見的婦科病,在青春期很容易被忽略。而青春期女孩在面對這些隱秘癥狀時,缺乏應有的認知與警覺,未能及時進行相關干預,使疾病從早期的輕微不適逐漸演變為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威脅未來生育健康的問題。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生殖功能障礙與糖代謝異常并存的內分泌紊亂綜合征,臨床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多毛、肥胖、痤瘡、脫發等。多囊卵巢綜合征是青春期女孩月經失調的常見原因,青春期女孩常常忽視這些征兆,尤其是在緊張的學業或忙碌的社交生活中,將月經不規律和腹部不適歸結為“最近太累了”。當她們發現臉上出現痤瘡或體重增加時,也很少將這些問題與多囊卵巢綜合征聯系起來,僅以為是青春期的正常生理現象。若不及時干預,體內激素水平長期處于失衡狀態,會影響青春期女孩的身心健康,還會進一步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
陰道炎:是婦科常見疾病,是由各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陰道炎癥,也與外部刺激、激素水平等有關,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物異常、陰道瘙癢或有灼熱感。而面對這些問題時,青春期女孩羞于向父母或醫生表達自己的不適,導致病情進一步加重。若在輕度陰道炎時不進行干預,可能會迅速蔓延至盆腔,從而引發盆腔炎,甚至威脅整個生殖系統的健康。陰道炎易反復發作,若不及時診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痛經:是青春期女孩較為常見的婦科問題之一。頻繁且難以緩解的痛經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子宮內膜異位癥便是其中之一。它在青春期早期就可能開始顯現,但因為癥狀與一般痛經相似,常被忽視。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疼痛不僅表現在經期,有時在月經結束后仍會持續。
這些青春期常見的婦科病,往往早期表現不典型,極易被忽視。如果癥狀持續存在或加重時,不積極治療干預,會威脅青春期女孩的身體健康。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外陰區域的清潔是非常重要,使用清水清洗即可,不可使用護理液過度清洗。實際上,陰道具有自潔功能,可以自行調節酸堿平衡,以保護女性生殖健康,但當這一平衡被外界破壞時,會增加感染的風險。頻繁過度清洗容易破壞陰道的菌群屏障,導致細菌和真菌的滋生,增加感染風險。建議青春期女孩每天使用溫水清洗,干燥時可涂抹一些無刺激性的保濕霜來維持皮膚的滋潤度。此外,白帶的分泌是一種自我清潔,盡量不要使用外力干擾,如長期使用護墊。
除了日常清潔外,內褲的材質也同樣重要,盡量應選擇全棉材質的內褲,并保證寬松舒適,以減少對皮膚的摩擦。避免穿著緊身或不透氣的化纖內褲,因為這些衣物容易導致局部潮濕,為細菌的生長提供有利環境,增加感染風險。應做到每日更換內褲,但運動后或出汗較多時,應增加更換頻率,以保持外陰部位干燥。
2.定期檢查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能盡早發現疾病,并及時采取干預措施。例如:多囊卵巢綜合征或慢性盆腔炎的早期癥狀較輕微,甚至完全沒有明顯癥狀。但是,通過炎癥標志物檢查、性激素六項檢查和B超檢查,可以準確了解體內炎癥反應情況、激素水平和卵巢內部的組織結構,進一步幫助醫生確診,從而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建議青春期女孩在月經初潮后,定期進行婦科檢查,通常每1~2年進行1次。這有助于早期發現和處理生殖系統的問題,并提供必要的健康指導。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是維護女性健康的重要措施,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因拖延導致病情加重,提高治療難度,甚至影響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活質量。
3.健康教育
針對青春期女孩面臨的身心變化,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進入青春期后,女孩的第二性征逐漸顯現,家長應向孩子普及關于身體構造和功能的相關知識,包括生殖器官的結構和作用、月經周期的生理機制及月經期的不適癥狀等。這有助于女孩更好地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并適時采取保健措施。性健康教育不僅僅是關于性行為的教育,還包括性心理健康、性決策能力、性傳播疾病的預防等方面的內容。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方法,做出明智的性健康決策。在面對青春期的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時,女孩應學會有效的緩解方法,如冥想、放松訓練、正念練習等。此外,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尋求幫助的途徑也是必不可少的。
家庭和學校在青春期女孩的健康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家長應學習與青春期健康教育相關的知識,并提供一個開放包容的家庭環境,與女孩建立良好的溝通,幫助她們應對青春期的身心變化。學校則應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包括普及生理衛生、性健康、營養與運動等方面的知識,定期舉辦健康教育活動,邀請專家來校講解與青春期女性相關的健康知識,以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此外,學校應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困擾,以保障她們身心健康發展。
4.營養與運動
青春期女孩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需要大量營養素以滿足身體需求,包括鈣、鐵、蛋白質、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等。
鈣:是骨骼和牙齒發育的重要元素,尤其是在青春期,骨骼生長速度較快,對鈣的需求量也相對增大。同時,鈣還有助于維持神經系統和心臟的正常功能,日常可以通過適量攝入牛奶、酸奶或豆制品補充鈣。
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對于預防貧血有重要作用。女孩在生長發育期,由于月經來潮,會流失一部分鐵,可以通過攝入牛肉、動物內臟及深色蔬菜等食物補充鐵。
蛋白質:是機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的重要組成成分,對于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青春期,身體的生長速度加快,可適量攝入雞蛋、瘦肉、魚蝦等食物補充蛋白質。

維生素D:能幫助身體吸收鈣,對于骨骼的發育有重要作用,同時還能夠增強身體免疫力,可通過攝入深海魚、蘑菇等食物進行補充。
B族維生素:對于身體的新陳代謝有重要作用,能幫助身體有效利用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促進能量的快速生成,以確保身體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
日常飲食中應均衡攝入各類營養素,盡量避免偏食或挑食。必要時,可以通過服用營養補充劑來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但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避免過量攝入,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青春期女孩可能會因激素水平變化或學習壓力等出現情緒波動,如易怒、焦慮、抑郁等問題,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風險。此時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如瑜伽、游泳、跑步等運動來調節情緒、釋放壓力,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但經期要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經期不適。
青春期女孩的身體正經歷著巨大的變化,此時應正視并接納這些變化,這是通向健康的第一步。了解青春期常見的婦科問題,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過度清洗,正確選擇內褲的材質。同時,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盡早發現并解決潛在的健康隱患,有助于青春期女孩的健康生長。此外,通過家長和學校的健康教育,青春期女孩要了解身體的正常生理變化,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并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飲食與運動更好地應對青春期的挑戰,為未來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希望每個女孩都能擁有健康、快樂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