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剛剛過去的2023年,山西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特”“優”農業提檔升級,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農民收入穩步增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健全,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
2023年全年農業經濟形勢穩中有進,肉、蛋、奶、果、菜產量分別同比增長8%、3.8%、3%、8.3%、4%。前三季度,山西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68.75億元,比2022年同期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8元,增長8.0%。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穩糧保供始終是“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2023年山西省糧食總產量295.62億斤,創歷史新高,比2022年增加2.76億斤,增幅0.94%;單產623.48斤/畝,創歷史新高,比2022年增加3.76斤/畝,增幅0.61%。
山西全省糧食再獲豐收,播種面積超國家任務34.34萬畝,總產單產再創歷史新高,獲得農業農村部通報表揚。
2023年,重要農產品供給遭遇了產能集中釋放、消費需求低迷、市場階段性供大于求等不利影響。面對困境,山西省強化生豬產能調控,穩定55萬頭能繁母豬產能,下達5600萬元支持奶業大縣和奶牛標準化養殖場改造,組織乳企對接學校、企業、社區,有力提振了奶業發展預期和信心。
同時,拿出專項資金,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增設施農業16.6萬畝,新增恢復水澆地60萬畝;高標準農田新建標準從1500元提升至2300元,全年新建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61.46萬畝,有效夯實了穩產保供的物質基礎。
這幾天,關于山西省特優農產品的話題頻頻沖上網絡熱搜。廣大網友驚呼,原來,我們山西不只有陳醋和面食。
從面食到雜糧,從五谷到水果,從花卉到海鮮,山西省的“特”“優”農產品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2023年,山西省強主體、延鏈條、促集聚、打品牌,全面提升經營主體、持續打造全產業鏈、著力促進產業集聚,特優農業邁出發展新步伐。
實施市場主體提升工程,山西省安排1.5億元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股改掛牌培育36家省級龍頭企業,全部在“晉興板”“新三板”上市。新推薦國家級龍頭企業7家,新評選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62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38個、省級示范合作社100個。縣級以上龍頭企業營業收入2358億元,同比增長29.6%,新型經營主體量質齊增。2023年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3650億元,增長12%。
通過發展產業強縣和專業鎮,匯聚優勢資源。安排1億元全鏈條打造12個省級特優產業強縣。落實支持專業鎮高質量發展相關政策,支持5個省級涉農專業鎮、38個市級特優農業專業鎮發展,新創建國家級產業強鎮4個、產業集群1個、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4個。
科技創新為農業插上騰飛翅膀。2023年山西省啟動5大類27項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種業振興五大行動,新通過國家審定登記品種63個。入選國家優異農作物種質資源3個,數量全國最多。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3.5%,高出全國1個百分點。新認證綠色有機農產品723個,同比增長9.75%。
1月10日,河津市清澗街道龍門村里歡聲笑語不斷,2100萬余元紅包現場發放。3800位村民每人得到了一份5100元的大紅包。在龍門村工作10年以上的200余位“榮譽村民”也人手一份。73歲的村民胡仙亮高興地說:“年年領紅包,每個月還有養老補貼,我真是太高興了。”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山西省涌現出很多像龍門村一樣的村子,長治市振興村、汾陽市賈家莊村、襄汾縣關村……這些村莊顏值與氣質兼修,生產與生活條件同步提升,成為城市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農村宅基地改革兩項試點穩慎推進,探索出一批制度性成果。土地二輪延包試點扎實開展,陽泉試點經驗全國轉發。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村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下行政村基本消除。山西全省生產托管面積超3300萬畝,服務小農戶310萬戶。
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利用積分制、數字化等“小切口”推動鄉村大治理,開展高價彩禮等農村移風易俗問題專項整治。山西全省培育高素質農民6.6萬人;“耕耘者”計劃培訓鄉村治理骨干1400人,鄉村人才資源在各種要素組合中產生了“放大”“倍乘”效應。
2023年山西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5%以上,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自然村比例94.2%,生活污水治理率20.6%。大同市云州區“‘頤養工程’探索農村養老新路子”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第五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
以超常規的措施和力度堅決打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翻身仗。多次召開問題整改推進會,開展實地核查、第三方暗訪調查、三輪專項巡查,國考省考發現問題、舉一反三排查發現問題,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形成縣委書記、省直單位、駐村工作隊“三支隊伍”抓落實合力,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比拼,46個重點幫扶縣縣委書記進行閉卷政策測試、同臺匯報展示;38個省直部門圍繞各自職責,狠抓項目資金落實和政策保障,力度更大、成效更實。健全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簡化交通補貼和穩崗補助發放程序,擴大幫扶車間吸納脫貧人口就業。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增幅15.6%。截至2023年11月底,鞏固銜接項目開工率、中央銜接資金支出率,兩項指標全國領先。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山西省“三農”事業邁上新的征程,讓我們攜手跨越山海,向著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昂首闊步前行,為農業強國建設扎實推進作出更多三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