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甜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程整合;有效策略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學習方式。從教育方面來看,教育部門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廣泛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逐步推動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課程的整合進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書本中的內容制作成精美的PPT課件,通過色彩鮮艷的圖片以及生動形象的動畫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還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的整合進程,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應亟需思考的問題。
學生在小學階段的思維能力發展還并不成熟,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數學題,學生理解起來就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慢慢引導學生理清思路,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此類型題。比如:教師在講授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觀察物體》這一課時,多數學生對于立體幾何圖形的學習都缺乏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無法正確地判斷出此圖形的前后左右的樣子,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出直觀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久而久之,會讓學生掌握到數學學習的規律,從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1]。
從我國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情況來看,多數學生的數學學習都局限于課堂,在課下通常都是靠詢問家長或者教師解決自己遇到的數學難題,無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進行整合,能讓學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方法,學生在課下可以利用計算機自主查找資料,既能解決數學中遇到的難題,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來看,多數教師都忽視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導致數學課堂過于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將書中靜止、黑白的文字內容以生動形象的彩色動畫展現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使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設生活中的情景,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拉近學生與數學學習之間的距離,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中的問題。通過使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能有效彌補教師口頭語言表達上存在的缺陷,讓學生仿佛置身在當時的情景之中。比如:教師在講授青島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人民幣的認識》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今天周末,小朋友們一起去公園玩,幾個小朋友玩累了,想找個地方買水喝,大家看到賣飲料的地方在旋轉木馬旁邊,小朋友們每個人都帶了10元錢,請同學們根據柜臺前的飲料價格幫助小朋友們算一算,看看他們都能買哪些飲料,還能找回多少錢?通過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為小朋友安排購買方案,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快速地掌握本課的學習內容。
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增加師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的次數,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因此,教師為了增加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游戲引入到數學課堂中,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讓學生在玩耍中進行學習,增加對本課知識的學習印象。但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合理分配教學活動的時間,避免學生將學習的注意力全部轉移到游戲的玩耍上,從而降低了游戲教學的價值[3]。比如:教師在講授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線和角》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掌握角的概念以及角度的測量,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憤怒的小鳥”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通過學生的指導不斷調整小鳥的角度,經過幾輪游戲之后,再引出角的概念,學生既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還能掌握本課的學習內容。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活躍課堂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但是,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課程進行整合也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科學合理地使用信息技術,不僅會降低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價值,同時還會降低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從而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冬余.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3):230-231.
[2]呂璐霞.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整合的研究與實踐[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000(011):227.
[3]李海紅.深度融合,啟迪思維,提升效率——論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融[J].吉林教育,2018(27):60-61.
(作者單位:山東省鄒平市臨池鎮古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