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屬于常見慢性病,患者往往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血壓。高血壓急癥是指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在驟然停止服用降壓藥、過度疲勞、劇烈情緒波動、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下,血壓驟然升高至180/120 mmHg以上,同時出現心臟、腎臟等多種臟器損傷,甚至危及生命。其中,高血壓腦病、顱內出血、腦梗死、肺水腫等,均為高血壓急癥。據我國高血壓疾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成年人高血壓發病率為27.60%,其中1%~2%的患者可發生高血壓急癥。
當高血壓急癥發生后,患者除了血壓驟然上升外,還會出現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多汗、心悸、視力模糊、心絞痛、少尿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感覺障礙、偏癱、失語、劇烈頭痛,以及神經精神癥狀。
高血壓急癥的現場急救
高血壓急癥發病較為突然,會對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因此,應加強對高血壓急癥急救措施的普及。
先識別患者是否為高血壓急癥。詢問患者存在哪些不適,如劇烈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等。當患者出現上述癥狀后,應立即為其測量血壓。若測量結果顯示血壓值高于180/120 mmHg,或與平時相比有大幅度上升的情況,可判斷為高血壓急癥。此時,應立即為患者使用其日常所應用的降壓藥,之后撥打“120”,或將患者送往最近的醫院。當患者出現意識模糊、抽搐、昏迷等癥狀時,應立即撥打“120”,等待專業人員救援;如患者意識清醒,則應予以安撫,減少患者緊張與焦慮的情緒,然后進行降壓藥治療。等待救援或患者恢復期間,可每5~10 min測量一次患者血壓指標,并進行記錄。測量血壓時,應注意將測量的手臂與心臟保持水平位置,以提升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如患者意識不清晰,但有呼吸與心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供吸氧干預,頻率為2~4 L/min。適當調整患者體位,保持側臥位,防止患者因嘔吐出現誤吸。如發現患者出現心臟停跳或呼吸停止情況,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高血壓急癥的診斷
患者入院后,醫生會先詢問并收集病史資料,了解患者的體檢與實驗室檢驗結果,快速明確是否為高血壓急癥。其中,醫生會為患者測量血壓,查看血壓是否超過180/120 mmHg,并根據癥狀進行相應的靶器官檢查。比如,通過心肌損傷標志物檢查,觀察患者心肌損傷情況,判斷急性冠脈綜合征發生的可能;提供NT-proBNP檢查,確定患者心力衰竭發生的情況;進行心電圖檢查,篩查患者是否受急性高血壓疾病的影響,發生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等;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確定患者是否發生頸動脈病變;提供胸部X線檢查,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增大、肺水腫等;進行頭顱CT檢查,判斷患者是否有腦出血的情況發生。
高血壓急癥的治療
高血壓急癥急性期治療
通常情況下,高血壓急癥起病較急,發病速度較快。在急性發病期,醫生需為患者提供見效快、療效明顯的降壓藥物治療,以迅速控制血壓。醫生會根據疾病發生情況,為患者選擇單一降壓藥物或聯合降壓藥物。
高血壓急癥一般治療
(1)監測血壓:患者入院后,醫生會持續性監測其血壓指標以及生命體征,了解疾病發生情況,并糾正影響血壓上升的誘因,預防病情進一步惡化。
(2)對癥治療:由于高血壓急癥的發生存在個體化差異,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不存在最好、最快以及最有效的治療藥物。高血壓急癥發病后,會對靶向器官造成嚴重損傷。不同靶向器官受損,患者接受臨床治療的方式存在差異性。此時,醫生會根據胸部X線、頭顱CT、NT-proBNP檢查等,確定患者受累靶器官,再針對性地選擇藥物,從而達到預期降壓效果,并對靶器官產生保護作用。通常情況下,在不影響患者臟器灌注的基礎上,醫生會循序漸進將患者血壓指標調控至適當范圍內。患者入院后1h內,平均動脈壓降低幅度不得超過治療水平的25%;入院后2~6 h,平均動脈壓降低幅度降低至安全范圍內(通常情況下在100~160 mmHg)。若患者對快速血壓下降出現不耐受情況,有不良反應或并發癥發生,應適當調整降壓藥物使用方案,延緩血壓下降速度,但最長不得超過48 h。
(3)適時調整用藥: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過程中,醫生需嚴格監控其心率與血壓變化情況。因為降壓后,患者的心臟負荷可能出現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心肌缺血發生的風險。為此,醫生應適當控制臨床治療所需藥物,在血壓穩定的基礎上,應用硝酸酯類藥物擴張冠狀動脈,對患者產生保護作用。
(4)并發癥預防:若患者臨床檢查結果顯示靶器官出現損害,醫生要進行對癥治療。如高血壓急癥患者可能發生酸中毒癥狀,醫生會根據血氣分析指標檢查結果,采取措施維護患者酸堿平衡。患者發生主動脈夾層瘤或腎血管性高血壓病變,需接受手術治療。
(5)日常管理:除此之外,醫生在為患者提供治療過程中,還需糾正患者錯誤生活習慣,減少患者每日鈉鹽攝入,預防飲食因素導致的患者血壓指標異常。如患者每日應控制咸菜等腌制食物攝入。患者還需適當運動,避免久坐,防止肥胖的情況。患者還應戒煙戒酒。如患者必須飲酒,則可適當選擇低度數酒,減少對機體產生的刺激。患者在居家過程中,需測量血壓指標,及時發現血壓異常情況,預防病情復發。患者發病后,不建議服用鉀補充劑降低血壓,避免對腎臟造成損傷。患者應謹遵醫囑用藥,避免私自更改藥物,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傷。
結束語
高血壓急癥為危險性較高的心血管疾病,病情發展速度相對較快,患者需要立即接受治療,以防止病情惡化或者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病情穩定后,患者需要遵醫囑長期進行抗高血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