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認知行為療法聯合面罩重呼吸在過度通氣綜合征急性發作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機場急救中心收治的60例過度通氣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干預方法分為對照組(31例)和觀察組(29例)。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認知行為療法聯合面罩重呼吸,比較兩組過度通氣評分(奈梅亨問卷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過度通氣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認知行為療法聯合面罩重呼吸可有效緩解過度通氣綜合征患者急性發作期過度通氣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過度通氣綜合征;認知行為療法;面罩重呼吸;腹式呼吸;生活質量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也越來越緊湊,生活壓力不斷增加[1]。因壓力過大出現負性情緒的人群占比正不斷上升,間接導致過度通氣綜合征患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2]。過度通氣綜合征本質上是呼吸中樞出現了一過性失調,主要表現為頭暈、胸悶、心悸、四肢麻木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瀕死感,這些癥狀會進一步加劇患者不良情緒,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3~4]。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新型模式,從醫生人員角度對患者病情、身體情況、心理狀態等進行一系列評估,感受患者處境,給予其適當的心理疏導,有助于改善患者負性情緒,穩定心態[5]。面罩重呼吸一般指重復吸入面罩內的CO2,可在極大程度上糾正低碳酸血癥[6]。本研究旨在探討認知行為療法聯合面罩重呼吸在過度通氣綜合征急性發作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機場急救中心收治的60例過度通氣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干預方法分為對照組(31例)和觀察組(29例)。對照組男7例,女24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52.78±3.02)歲。觀察組男7例,女22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52.23±3.3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確診為過度通氣綜合征,且處于急性發作期;奈梅亨問卷≥23分;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其他嚴重器質性病變;存在嚴重感染性疾病;臨床資料不完整。
1.2 方法
1.2.1 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
醫務人員主動和患者交流,給予其心理安慰和支持,對患者病情進基礎評估,排除危險狀況后,簡單地進行過度通氣綜合征基礎健康知識的科普;指導患者學會腹式呼吸,減少CO2呼出,熱敷和按摩痙攣肌肉。
1.2.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認知行為療法聯合面罩重呼吸
(1)認知重構:向患者簡潔明了地解釋當前其正在經歷的癥狀,使患者認識到頭暈、胸悶、心悸、四肢麻木、瀕死感等軀體癥狀并非器質性病變,大多數情況下可緩解且無并發癥,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消除焦慮、恐懼感。
(2)放松技巧: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漸進性肌肉放松等方式減輕身體緊張和壓力,放松身心,使其以良好的機體狀態應對疾病,促進病情恢復。
(3)問題解決技巧:提高患者個體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其找到有效應對疾病的策略。指導患者記錄癥狀發作時的場景體驗,包括思維、情緒和行為,幫助患者更清楚地了解疾病發作和緩解時的情況,認識到損害身體的情景并沒有發生,從而緩解患者焦慮,避免癥狀反復,增強治療自信心。
(4)面罩重呼吸:選擇合適的面罩固定于患者面部,指導其進行腹式呼吸,取坐位,確保肩膀放松,背部挺直,一只手放在腹部,通過鼻子深吸一口氣,讓空氣充滿肺部底部,感覺腹部隆起,通過嘴巴慢慢呼出氣體,讓腹部自然下降,根據需要重復這一過程,逐漸延長每次呼吸的時間;定時監測血氣分析指標。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過度通氣評分:采用奈梅亨問卷進行評估,總分0~64分,0~23分表明基本可以排除過度通氣綜合征;24~35分提示可能存在過度通氣綜合征,需要進一步觀察和評估;≥36分表明高度懷疑過度通氣綜合征,建議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7]。(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采用健康簡明調查量表(SF-36)[8]進行評估,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功能、軀體疼痛、健康狀況、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及精神健康8個維度,每個維度0~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過度通氣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過度通氣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過度通氣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2.1 兩組過度通氣評分比較(±s,分)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干預前生活質量評分各維度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過度通氣綜合征也稱為高通氣綜合征、呼吸性堿中毒綜合征或呼吸神經綜合征,是由于呼吸中樞調節異常,導致過度通氣超過生理代謝所需而引起的一組癥候群。患者常表現為呼吸困難、肢體麻木、頭暈眼花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出現暈厥、抽搐等。過度通氣綜合征主要由應激反應或負性情緒引起,患者可表現為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等癥狀,若不及時干預,可導致呼吸性堿中毒,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9~10]。在機場這一特殊環境中,大部分患者都希望癥狀緩解后能繼續旅程,其癥狀發作時多在機場急救中心院前現場處置,送急診進一步留觀處理的比例較低,現場加強心理支持治療能降低急診留觀及專科轉科比例,符合患者就醫需求。因此,如何高質量緩解患者癥狀為研究重點。
認知行為理論認為,人們感知的事件或不適癥狀是由一個人的信仰和對癥狀的看法塑造的,通過改變與癥狀有關的想法,減少加劇癥狀的信念,增加個人對控制癥狀的看法可以影響癥狀。認知行為治療(CBT)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可幫助個體識別和改變消極的思維模式和行為,從而調節情緒并制定個性化的應對策略[11]。這種治療方法基于認知心理學和行為心理學原理,強調思維、情感和行為之間的相互作用,幫助患者識別負性情緒,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使其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從而緩解過度通氣癥狀。在認知行為療法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指導患者放松技巧,囑其配合面罩重呼吸,有效進行呼吸再訓練,保持有效呼吸,從而有效降低反復發作風險[12~13]。面罩重呼吸是治療過度通氣綜合征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增加CO2重復吸收糾正低碳酸血癥和呼吸性堿中毒,從而緩解患者癥狀[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過度通氣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認知行為療法聯合面罩重呼吸可有效改善患者過度通氣。
綜上所述,認知行為療法聯合面罩重呼吸可有效緩解過度通氣綜合征患者急性發作期過度通氣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張乃.針刺穴位聯合面罩重呼吸治療過度通氣綜合征的臨床研究[J].中醫外治雜志,2021,30(6):64-65.
[2]陳偉,賈亞平,吳建祥,等.具有CO2濃度監測功能的重復呼吸面罩在過度通氣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全科醫學,2020,18(8):1300-1303.
[3]陳昌錦.急診過度通氣綜合征的護理干預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46):107,113.
[4]胡麗麗,黃安麗,曾雯玉. 1例氧氣霧化吸入導致過度通氣綜合征的急救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3):370.
[5]褚婉婷,杜麗娟.過度通氣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及治療[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6):102,155.
[6]馬淑娟.藥物治療聯合物理療法在過度通氣綜合征患者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雙足與保健,2017,26(23):166,168.
[7]杜濤,及曉.驚恐發作與過度通氣綜合征知多少[J].心理與健康,2022(5):86-87.
[8]胡麗麗,黃安麗,曾雯玉.1例氧氣霧化吸入導致過度通氣綜合征的急救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23):370.
[9]郝俊杰,李欽傳,孫貴新,等.馬拉松運動員過度通氣綜合征的特點與處理[J].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2018,4(5):306-307.
[10]張洪穩,高允東.高通氣綜合征的認知行為治療[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1,10(4):311-312.
[11]喬秋閣,游道鋒,史蕾,等.HFEMA聯合認知行為干預在心因性過度換氣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20,42(23):3568-3572.
[12]王丹丹,楊佳佳,王寧,等.團隊積極體驗結合認知行為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負性情緒、遵醫行為及自我效能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10):1506-1511.
[13]楊昌莉.認知行為療法聯合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療效及對認知的影響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5):26-27.
[14]陳紀秀,李美瓊.移情護理聯合面罩重呼吸在過度通氣綜合征急性發作期患者中的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1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