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小針刀
針刀原理
針刀是在針灸針與外科手術刀兩種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醫療器械。針刀治療是中西醫結合的一種新興療法,既不是針,也不是刀,但同時具備針的作用與刀的部分功能,如針刺的疏經通絡、改善氣血、調理臟腑和外科刀的松解、分離黏連組織等功能。針刀形狀類似中醫所用的針灸針,直徑約1~5 mm,比手術刀更小,其中前端刀刃寬度約為0.4~1 mm。針刀是憑借醫生對實施治療部位解剖結構的良好了解、空間感與刀頭敏感的準確把控,以針刺方式進入人體,在病灶內通過刀的作用疏通、松懈以及分離黏連組織、瘢痕等,緩解神經壓迫,促進正常循環通道的恢復。其治療遵循“針刀為主,手法為輔,康復理療,配合藥物”的原則。
針刀治療范圍
針刀最早用來治療骨科疾病,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擴展到外科、內科、五官科、皮膚科、婦科以及兒科等。隨著技術的發展,針刀的臨床療效在不斷提高,適宜病癥范圍不斷擴大,包括慢性軟組織傷痛類疾病(如屈指肌腱鞘炎、肩周炎、肩胛提肌損傷、彈響髖以及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等)、慢性內臟疾病(如支氣管哮喘、糖尿病、淺表性胃炎、心律失常、慢性盆腔炎以及痛經等)、部分關節內骨折與骨折畸形愈合、骨質增生(如跟骨骨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與骨關節疾病(如頸椎病、關節強直、股骨頭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等。此外,針刀在帶狀皰疹后遺癥、肘腕管綜合征、面部痙攣等周圍神經疾病治療中也有所應用。
針刀治療失眠
失眠的表現與危害
睡眠深度不足或者睡眠時間不足都屬于失眠表現。輕度失眠患者,夜間輾轉難眠,不容易入睡;入睡后易被驚醒,且難以再睡著。重度失眠者可能徹夜不眠。雖說失眠不是致命病癥,但長此以往會影響患者的學習與工作效率,導致免疫力下降、情緒低落,甚至增加腦卒中、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研究發現,頸椎病多與失眠共存,二者互相影響。近些年,受電子產品的普及以及工作時間強度加大等因素影響,頸椎病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以及年輕化趨勢,隨之而來的頸源性失眠病患也隨之增多。引發頸源性失眠的原因有多種,如疼痛、腦供血不足、炎癥反應等。
針刀治療失眠的原理與作用
常規藥物治療方式對單純性失眠具有一定療效,但對頸源性失眠效果不佳。并且單純藥物治療容易復發,或引發藥物依賴。而針刀的出現,可以說是失眠尤其是頸源性失眠患者的福音。
以頸源性失眠為例,常規選擇“三穴五點”實施治療。(1)天繆穴:從解剖角度來講,天繆穴處于肩胛骨上交,是肩胛提肌的止點。(2)天柱穴:天柱穴位于頸后區,橫平第二頸椎棘突上際,斜方肌外緣凹陷中,是治療頭部疾病的常用穴位。刺激此穴,可提高大腦血液循環,從而治療因供血不足所致的失眠。(3)大椎穴:此處穴位受力較多,軟組織損傷風險較高。刺激該穴位有助于疏通經督脈、振奮陽氣,在各類型頸椎疾病治療中均具有一定作用。使用針刀治療頸源性失眠,一方面通過針刀對頸部關節囊進行松解,并將黏連組織剝離開來,使得患者頸部血液循環加速;同時,對頸椎小關節紊亂以及偏移進行必要的糾正,幫助肌肉、脊椎等恢復正常位置,椎動脈以及神經遭受到的刺激壓迫也會因此得以解除。另一方面,針刀可調節患者椎間孔孔徑,緩解局部軟組織緊張痙攣,有助于神經調節的恢復以及頸椎生物力學平衡的重建。
又如頑固性失眠,可采用針刀頭針療法治療。其針刀刀體大小與帽狀筋膜層下方組織更為契合,如焦氏頭針是根據大腦皮質功能與頭皮二者的空間對應關系實施針刀治療的。醫生會根據患者失眠癥狀表現,選擇對應的刺激區(16個)實施針刺。其中,大腦皮質中顳葉投影對應暈聽區,對該部位進行針刺能緩解因海馬損傷而引發的精神情感障礙,降低失眠發生風險;大腦皮質中額葉投影對應情感、血管收縮區,針刺該部位可通過降低神經興奮性,進而緩解失眠。
針刀治療失眠的優勢
相較于其他治療方式,針刀治療失眠具有操作簡單、微創、副作用小以及危險系數低的特點,而且無需縫合,治療時間短,隨做隨走,治療效率高,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而在醫療機構廣泛應用。
治療失眠的注意事項
維持平常心,積極就醫
一旦失眠,不必太過擔心,要知道越是緊張、焦慮,就越難以入睡。因失眠產生的焦慮、抑郁比失眠本身危害更大。此時,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切勿盲目聽信他人“經驗”隨意嘗試,因為個體存在差異性。
針刀治療的禁忌證
如有凝血功能異常、器質性心臟病或者惡性腫瘤者禁止使用針刀治療。患有高血壓情緒激動時,體質過于虛弱,嚴重內臟疾病發作期,治療部位皮膚發生感染或有紅腫、膿腫等情況下不宜使用針刀治療。無法避開重要臟器或者神經血管的情況也屬于規避使用針刀的范圍。
糾正不良姿勢
針對因久坐、低頭等不良姿勢引發脊椎問題的人群,單純進行針刀治療是無法確保長期療效的。如針刀治療后一段時間效果特別明顯,之后受不良姿勢影響又會導致復發。對此,患者需要糾正不良姿勢,以免引發肩頸部的慢性損傷。平時要維持正確坐姿,根據自身情況調節桌椅高度,盡可能保持頭頸肩正常生理曲線,避免頸部前傾、后仰等過度;伏案工作或低頭看書、玩游戲時間不宜過長,要半小時左右抬頭進行頸部轉動(前后左右)運動;睡覺時頸部避免懸空,枕頭不宜過高。
針刀治療后的注意事項
治療所留針孔3 d時間避免沾水,以免引發感染;部分患者可能會因治療而出現短暫的不適,如酸脹、針孔滲血、疼痛等,需要聽從醫囑處理;針刀療法有適用范圍與禁忌證,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心肝腎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應及時告知醫生;同一疾病同一療法的治療過程并非一成不變,可能根據患者情況調整,切勿盲目參照;為盡快擺脫失眠困擾,針刀有可能與其他療法配合使用,應積極配合醫生、聽從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