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把體育品德列為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培養的三大主要核心素養之一,并明確體育品德是“指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范和體育倫理,以及形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筆者根據進階性評價的要點,分階段、分維度設計指標,以對學生進行更合理的體育品德素養評價。
一、體育品德進階性評價的要點
《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體育品德包括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和體育品格三個維度。體育精神主要體現在積極進取、勇敢頑強、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團隊精神等;體育道德主要體現在遵守規則、尊重裁判、尊重對手、誠信自律、公平競爭等;體育品格主要體現在自尊自信、文明禮貌、責任意識、正確的勝負觀等”。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練項目特點,體育品德三個維度的關注程度和評價側重會有所不同。體育品德評價按評價對象可分為兩類:一是學生集體體育品德評價,二是學生個人體育品德評價。前者主要依靠教師評價,后者以教師評價為主,學生共同參與評價。馮忠良指出,品德形成是內化社會道德規范、逐步確立遵從社會規范的過程,主要有三個階段:社會規范的依從、認同和信奉[1]。筆者依據體育品德的定義、主要體現,并結合其內化特點,把體育品德進階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即體育規范的依從、認同和信奉。結合體育品德三個維度的評價指標,對體育品德進階過程的三個階段展開評價設計與實施。
二、體育品德進階性評價的實施
1.體育規范依從階段
在體育規范依從階段,學生存在體育知識與規則認識不足、體育技能掌握不充分的情況,需要依從教師課堂要求開展學練,這是體育品德進階的初級階段。在體育精神方面,表現為學生有端正的學練態度,積極投入學練任務。體育道德方面,表現為學生在學練中尊重教師、服從安排且嚴格遵守練習規則。體育品格方面,表現為學生禮貌待人、樂于助人,主動完成學練任務,展現良好團隊協作精神。為保障課堂學練高效進行,學生課上可通過觀察法進行自我評價或相互評價,參與體育精神和體育品格評價。教師主要通過課后點評評價,必要時對個別學生當場提醒。在此階段,教師除了全面評價體育品德,還要特別關注學生體育道德表現。
如,在水平四《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新授課中,課前教師會明確本節課的投籃學練要求。課上,全體學生尊重教師、服從安排且積極參與練習,練習時他們能主動傳球給下一位學生,積極幫助身旁學生,如主動撿回丟失的球。練習結束后,學生能有序歸還器材,且在上下課時主動向教師問好。學生參照教師課前提出的要求,自覺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或者在他人提醒下開展這兩項評價。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特別留意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確保他們遵守學練要求,并給予相應評價。
2.體育規范認同階段
體育規范認同階段建立在學生已掌握一定體育知識、規則和技能的基礎上。在此階段,學生認同教師在課上提出的規范要求,且能較為主動地參與學練。這是體育品德進階的中級階段。在體育精神方面,學生主要表現為,在學練面臨挑戰時,能積極勇敢地應對困難,運用現有技能和方法解決問題,完成學練任務。在體育道德方面,主要體現為練習中的自律和專注。在體育品格方面,學生認同課堂要求,充滿自信,能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展示技術動作。在課堂上,學生可通過比較法自評,重點關注體育道德和體育品格方面的發展。教師以課上當場個別點評為主,課后全面點評。在此階段,教師更多關注學生的體育精神。在學練過程中,若學生遇到困難,教師需給予鼓勵性點評,助力其克服困難,完成學練任務。
如,在水平四《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課中,主要學練內容是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這是對原地單手肩上投籃課的鞏固與提升。課前,教師會帶領學生明確本節課的技術要求,即只運一次球,并將運球、跨步收球、行進間腳步動作和籃下高手打板技術結合講解。同時,教師鼓勵學生完成上籃動作,提醒各小組合作學練、相互幫助。課上,學生聽講過程中認同教師提出的規則和要求,積極參與學練。在練習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完整動作時,部分學生出現動作不連貫、不協調的問題,在教師和學生們的鼓勵下,他們勇敢面對挑戰,通過分解動作、加強上步練習、多次重復上步練習等方法,克服困難,完成了動作技術學練。在討論環節,學生們自信發言,表達自己學練的想法和觀點,并展示自己的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動作技術。課后,學生們對照教師課前要求,對自身學練狀態和小組學生間的配合情況進行自評。本節課,教師要特別關注那些技術掌握不熟練、協調性差的學生的學練情況,及時給予鼓勵性點評,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技術、提升自信心。
3.體育規范信奉階段
體育規范信奉階段是指學生已熟練掌握體育知識、規則和技能,能夠出色地指導自己或他人完成相關體育技能學練,處于體育品德進階的高級階段。這一階段在展示和比賽場景中更為常見。在體育精神方面,學生在高強度練習時能保持良好狀態、堅持到最后,在小組練習或比賽中能關心集體、積極配合且合作無間。在體育道德方面,學生在展示或比賽中嚴格遵守各項規則,對裁判心懷敬意,尊重每一位對手,以守信自律、公平競爭的態度彰顯自身的風采。在體育品格方面,學生表現出自尊自信、文明禮貌,具備責任意識,且有正確的勝負觀。課上,學生通過將自己的品德表現情況與教師的課前要求作對比來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則運用觀察法對全體學生的品德情況進行評價,還可通過課后問卷調查來組織學生自評和互評。
如,水平四《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最后一次課,主要內容包括復習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和組織行進間上籃接力賽。課前,教師講解本課的重難點、比賽規則及要求。課上,學生分成四組,每位學生都能完整展示單手肩上投籃動作,他們關心組內學生,能準確指出同伴動作的問題并幫忙糾正。比賽中,每組學生密切配合上籃、搶籃板、傳球,配合默契。面對強勁小組時無所畏懼、全力拼搏,發揮出最佳水平;面對較弱小組時尊重對方、不傲慢。還能主動承擔裁判任務,秉公執法、公平公正。課后,學生能正確對待展示結果和比賽勝負,虛心接受教師和學生的點評。本課教師對整堂課、整場比賽中全體學生的體育品德表現進行全面點評,課程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組織學生對課上和整個大單元練習中的體育品德進行評價。需要注意的是,體育品德進階的三個階段并非涇渭分明,而是循序漸進、逐漸過渡的過程。每個階段有其自身特點,并且會受到教學方法、學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與之對應的評價也需隨機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既培養學生的體育品德,促進學生達成學練目標,最終形成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馮忠良.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75-504.
[2]季瀏.新版義教課標:構建以核心素養為綱的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2,46(6):1-9.
[3]邵偉德,何魯偉,鄒旭鋁,等.核心素養融入體育課堂教學的邏輯與策略:以2022年版課程標準為視角[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3,35(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