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出生于體育之家,父親是縣籃球隊主力,母親是縣田徑隊跨欄運動員。因為運動能力突出,小學四年級時我就被選拔到青少年業余體校,成為一名跨跳組運動員。此后,十年的運動生涯讓我在區(縣)、省市、全國的比賽中屢屢奪冠,也與體育結下了不解之緣。1999年,我從江蘇省體校畢業后成為一名光榮的體育教師。至今,在這個自己熱愛的崗位上已悄然度過了25個春秋,在一線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中,我不斷地感受到汗水付出和課堂教學創新帶來的幸福。
一、專注+勤練,夯實教學基本功
參加工作伊始,面對一周20節課及其他紛雜忙亂的工作,我對于如何當好一名農村小學的好教師很迷茫,我只是隨大流地去聽課、備課、上課。工作的第三年,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我被選拔去參加市基本功比賽,參賽中看到其他選手的展示,我發現了自己與優秀教師之間的差距,也深感教學基本功對于一名教師的重要意義。所謂的教學才華,其實就是基本功的溢出。我開始自覺地研讀教材,梳理不同項目內容的知識結構;同時,苦練精準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課余時間、節假日等反復練習各個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規范與提升每一項動作技能。慢慢地,我對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示范、指導更加自信,逐漸能游刃有余地運用各種教學基本功開展教學。天道酬勤。之后,我又一次獲得了參加市基本功比賽的資格。我的專長是跨欄項目,當得知比賽中還有一個才藝展示的環節后,我決定展示拉丁舞,我馬上聯系了所在城市教拉丁舞的專業教師,一個月披星戴月的苦練讓我從拉丁舞小白迅速解鎖成為一名可以上場自信展示的運動員。在備賽過程中,教研員和骨干教師對我的悉心指導也讓我感到十分溫暖。自我修行成長的力量是強大的,團隊的力量同樣也是強大的。最終我順利摘得了自己第一個市級教學比賽的一等獎。當我把基本功練得扎扎實實、運用自如后,就自然而然地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出那種從容鎮定、自信滿滿的獨特魅力。從教之初,我經過苦練,扎實了教學基本功,有了課堂教學的自信,自己的專業成長也得以更加篤實地向前發展。
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深入掌握學科知識,苦練各項運動技能,?持續地加強學習,專注于業務提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勤奮練習,教學基本功就能得到鞏固和提升,這為教師站穩教學崗位、獲得更好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用心+磨煉,提升課堂駕馭力
隨著基本功的不斷夯實,我對課堂的把控也越發得心應手?!敖裉斓捏w育課我們玩得太開心啦!”“曾老師,下次你還來給我們上課嗎?”下課后孩子們開心地圍著我,每每令我陶醉其中。我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不斷探索趣味化、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一起合作、一起探究,讓他們都學有所得。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課堂,學生們的運動能力、思維進階都有了質的飛躍,體質健康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我從初為人師的手足無措逐漸晉級到了靈活把控課堂的階段。
工作的第8年,我從農村學校調入市區的重點學校,也有了一次參加省優質課比賽的機會,我深知自己要真正成為更優秀的良師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參加賽課就是一次快速提升教學水平的機遇。強烈的向上愿景讓我在比賽前一周陷入極度的焦慮之中,這時我想到了上次幫助到我的北塘區教研員、無錫名師薛雯瑋老師,我壯起膽子打電話向她求助,她很爽快地讓我去鎮江找她(那時她正好在鎮江參加一個活動),我立刻買票坐著大巴到了鎮江,和薛老師在賓館整整一下午,一遍遍梳理,一遍遍修改,把我的課磨好并確定下來。隨后的一周,薛老師還反復讓我在她所在區域的不同學校施教,她還主動跑到我的城市給予針對性的指導?!白⒁猓崾緦W生動作時聲音一定要拉高、拉長!”“在課前與學生進行常規動作提示語言的互動很重要!”在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對課堂細節的打磨過程中,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感悟、不斷地實踐和改進。他人的指點,只有經過自己思考與領悟后,才能在課堂上更好地呈現出來。最終我獲得了我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省賽一等獎。通過那次比賽,我的課堂駕馭能力又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也更深知專業的精與勤對于一線教學來說多么重要。
接下來的幾年,我天天像打了雞血一樣鉆研課堂教學,遇到比賽和示范課更是一遍遍地磨課和反思總結,雖然小有成績,但是我知道我還能做得更好。用心研究課堂教學,虛心聽取他人指導,我感受到了課堂教學的魅力,也更加熱愛學生,更加投入地優化教學,授課水平也不斷提高。
用心琢磨課堂教學設計,虛心聽取他人的指導建議,耐心地反復建構課堂,教師在學習、反思、實踐、創新中不斷改進與優化,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就會得到立竿見影的提升。
三、挑戰+創新,享受課堂創意感
2017年我再次站在了工作選擇的岔路口,是留在城市學校發展還是到農村學校成長,兩條“路”令我徹夜難眠。經過一夜的思考,我選擇了去農村,我心想:我一定會在那里得到成長,那里的孩子也更需要我!這一決定讓我成為區域內調動工作最快的一名教師,也成為宜興第一個主動提出從城市調到農村的骨干教師。去新學校報到時,校長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能為你做什么?”我說:“我要學習,我希望學校能讓我參加每一次可以參加的培訓和活動?!毙iL爽快地答應了我。
期間在參加江蘇省名師工作室、江蘇省周云網絡名師工作室、江蘇省泰州市郭建明名師工作室活動的幾年中,我始終堅持“任務爭著干”“活動勤參與”“項目勇創新”“展示呈效果”的積極表現,展示出了一名優秀體育教師應有的素質和風貌。2018年,我再次參加省優課比賽,那時的我不再追求獎項,只想將自己的教學創新成果更好地展示出來。我在比賽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以學校特色文化為主題,搭配“智能手環”進行課堂的創新,利用大屏幕的信息化反饋讓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都實現了“可視化”。智慧課堂的成效,加上我在課堂上展示出的自信心和底氣也讓我再一次獲得了一等獎。我也更加堅定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慧愛與恒實(從尋常中發現智慧,于平淡處創生靈動),同時我建立了自己的團隊,師父郭建明說:“你已經是一名名師了!”校長說:“你把體育組的教研氛圍帶得真好!”徒弟說:“我也想成為像您一樣的體育老師”。這些肯定、鼓勵慢慢地讓我的課堂教學更加靈動、智慧、厚重,讓我看到了更好的自己。優無止境,不斷創新,追求卓越,讓我一路向前。課堂教學研究是那么有趣,令人“衣帶漸寬終不悔”。
保持充沛的教研熱情,勇于拓展與創新,積極爭取機會、平臺進行鍛煉與展示,不斷地超越自我,能讓體育教師的教學卓爾不凡、活力四射。
四、指導+幫扶,輻射區域共成長
專業發展需要一座共成長的橋。成為名師的路并非坦途,在這個過程中,我的角色在發生著轉變,從教授學生到帶領團隊,在任職小學體育兼職研訓員的多年里,更是深知肩上擔子的重量。面對全市幾百名不同層次的小學教師,我一直在思考:怎樣做到區域優質均衡發展、年輕教師穩健發展、骨干教師成熟發展,這成了我努力的方向。
教育的寶貴經驗需要薪火相傳。我用從前輩那里獲取的寶貴經驗和自己多年教學實踐的沉淀與思考,用心指導團隊成員的課堂教學,靜待花開。汗水的付出終于迎來成功的回報。喜訊頻傳:我指導的丁陶、蔣雋老師獲得江蘇省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呂岑老師獲得江蘇省優質課二等獎,朱黎潔、許詩楠、沈文潔等幾十名教師獲得市區級教學比賽一二等獎。期間,我也完成了江蘇省第六屆小學體育教師培育站輔導工作,輔導的吳騏爭老師獲得江蘇省微課評比一等獎,周飛老師獲省二等獎,多名教師獲省培育站論文評比一等獎。2022年5月,我成為市區兩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當時我十分忐忑,總認為自己還不夠強大,可是當主持人的責任書拿在手里的時候,我內心逐漸堅定了起來:我有責任把工作室做好,我可以和工作室的教師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因為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我還有廣闊的學習平臺!工作室雖然只開展了兩年半的時間,但在我的帶領下,工作室的每名教師都在努力成長:有2名教師獲評無錫市學科帶頭人,7名教師獲評無錫市教學新秀(市級年度共10名),1名教師晉級高級職稱,多名教師獲得省、市級教學比賽一等獎,立項省級“十四五”教育規劃課題1項、市級“十四五”教育規劃課題5項。同時,工作室攜手江蘇省周云網絡名師工作室、江蘇省泰州市郭建明名師工作室、江西省贛州市黃福嬌名師工作室,以及重慶、陜西、常州等多地名師工作室積極開展跨區域聯合活動,參與教育局“愛在疆陜”活動,為陜西延安延長縣的體育教師和學生們送去了優質的課程、有趣的課堂,為區域輻射和支援薄弱地區體育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獻出了一份力量。
積極發揮典型示范的榜樣引領作用,搭建交流平臺,開展支教送教,實施聯合教研,提供專業指導,共享優質資源,指導并帶動更多青年教師成長,幫扶并輻射更大區域的體育教育的發展,是一名優秀體育教師的責任和使命。
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的幸福在哪里呢?我想,它一定在反反復復苦練基本功的汗水里,在虛心聽取前輩指導的領悟里,在夜不能寐的教學創新設計的思考中,在團隊教研各抒己見的智慧凝聚中,在課堂上學生的歡聲笑語里,在用大愛和耐心引領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道路上。扎根教學實踐崗位,錨定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方向,不忘教育初心,篤定前行,幸福就會一直追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