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中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途徑與發展對策培訓交流會”于哈爾濱市舉辦。本次會議由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共同主辦,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承辦,會議邀請來自日本北海道立綜合研究機構中央農業試驗場、國立研究開發法人農研機構·食品總合研究所、日本九州大學、日本株式會社佐竹的5位專家,分別就日本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與應用模式、路徑及相應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內容進行講解,來自省內部分農業高校、科研院所、涉農企業的30 余位科研管理人員參加本次會議。
林業農業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擔著培養農業科技人才的重任,也在推動跨文化交流和國際化進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日語語言文化教學作為農業高校外語教育的一部分,對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農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日語語言文化教學方法往往過于注重語言形式的傳授,而忽略了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語境、意義的教學,導致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和運用日語。因此,通過探討情景教學法在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中的應用,旨在為改進日語語言文化教學方法,助力專業人才培養。
會中專家提到,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具有重要的價值。它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視野,還能增進學生對日本農業文化的深度理解,為農業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搭建橋梁。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鄧璐在致辭中指出,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是培養國際化農業人才的重要途徑。它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還能進一步拓寬農業專業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他們對農業國際交流的重要性認知。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農業領域的國際合作日益頻繁。因此,我們應該把握時代脈搏,將日語語言文化教學與農業科技、國際交流緊密結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實訓等多種方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農業人才,從而為我國農業領域的創新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黑龍江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任馬冀在開幕式上指出,新時期,從政策角度出發,我們可以看到其對于國家戰略和農業發展的重要性。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推進,農業領域的國際交流日益頻繁,掌握一門外語,特別是日語對于農業人才來說已成為必備技能。日本農業在機械化、科技研發、環保等方面都表現出極高的水平,這也是其作為世界農業強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國家對于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給予了高度重視。因此,通過制定相關教育政策,充分認識到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的重要價值,鼓勵和支持農業高校加強日語語言文化教學,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農業人才,建立雙方良好的合作交流基礎,不僅有助于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也有利于提升我國農業行業在國際領域的地位。
當前,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為滿足農業專業人才的需求迫切,應該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提高專業的教學質量,以培養更多的高素質農業人才,才能真正發揮農業高校教育價值。
日本北海道立綜合研究機構中央農業試驗場水田農業部部長五十嵐俊成在致辭中充分了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發展的相關研究。他在發言中提到,隨著中日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具備日語語言文化背景的農業人才在農業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適應這一趨勢,農業高校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加強日語語言文化教學。一方面,加強日語語言文化教學是培養具備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農業人才的基礎。通過深入學習日語語言文化,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日本農業的先進技術與理念,以及中日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前景。同時,加強日語語言文化教學有助于提高中國農業人才的國際競爭力。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具備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農業人才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將更加突出。通過學習日語語言文化,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國際市場規則,從而適應國際發展趨勢。另一方面,加強日語語言文化教學也是推動中日兩國農業現代化友好進程的重要途徑。中日兩國在農業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借助日語語言文化教學,進一步深化中日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對于雙方農業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黑龍江省農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來永才在發言中指出,隨著全球化的加速,中日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這需要更多的農業人才,來積極理解、闡述、宣傳中日兩國農業發展理念與技術。為滿足這一需求,農業高校應該持續創新日語語言文化教學方式。例如,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讓學生在實際的日語環境中學習和運用語言,提高他們的實際交流能力,或者也可以加強與日本高校、農業機構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跨國學術交流機會,來助力中日兩國農業現代化友好發展。
情景教學法是一種以情景為背景,通過模擬真實場景或創造類似真實的環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開展學習。將其應用到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中,能夠進一步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互動性和交際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助力專業教學效果提升。
論壇主題發言階段,省農科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盧淑雯從三個角度探討了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優勢: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情景教學法通過模擬真實場景、語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頻繁地學習和運用日語,逐漸掌握這門外語的訣竅。這種教學方法能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日語語言知識,提高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情景教學法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適應日本農業的文化理念,為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好地與日本同行進行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農業領域中,跨文化交流能力至關重要??缥幕涣髂芰κ侵笇W生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能理解、適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并在此基礎上有效地開展交流合作的能力。除了語言表達能力外,日語語言文化還需要涉及日本文化敏感性、文化適應性等內容,是學生在國際化背景下必備的重要素質。應用在農業領域中,具備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農業人才,能更好地適應中日兩國農業領域合作的需求。三是促進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的創新發展。情景教學法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能為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引入情景教學法,農業高校既能完善現有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又能促進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的國際化發展,來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農業人才。
情景教學法雖然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仍舊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不僅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還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只有多方協作,才能更好地發揮情景教學法的作用。
日本原九州大學博士松江勇次在線上發言中指出,學校扶持力度對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具有決定性價值,但是,當前部分學校對于情景教學法的重視度不夠。一些農業高校對于情景教學法的優勢、應用價值缺乏深入的了解認識,可能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或者對于情景教學法的支持投入不足,無法提供有效的模擬情景場地、教學設備以及教學資源等。種種因素,都直接影響了情景教學法的實施效果。
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農研機構·食品總合研究所研究員奧西智哉則在發言中系統梳理了情景教學法的實踐課堂影響因素。他提出,教師需要具備深厚的日語語言文化背景和教學經驗,才能創設出真實、生動的情景。然而,一些教師可能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素養,導致情景創設不夠生動、真實,無法產生吸引力。同時,情景教學法的實施還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課堂掌控能力與組織協調能力。然而,一些教師可能缺乏這方面的能力,導致課堂秩序混亂或節奏失控,影響教學效果。為應對這些挑戰,農業高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指導,提高專業素養。而教師自身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
在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情景教學法,應遵循真實、生動、互動的原則,通過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拓展語言能力及綜合能力。
日本株式會社佐竹室長在發言中指出,在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目標,創設真實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日語語言文化。例如,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日語對話等活動,讓學生在情景中使用日語交流,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教師也要注重互動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度。例如,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活動,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如何使用日語,提高語言自學能力。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綜合辦公室科員李慧倫在發言中指出,情景教學法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培養,還要注重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應用,設計一些實踐性的教學環節,例如農業技術實地考察、農業生產實踐操作等,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日本農業的技術、流程,不斷優化自身的實踐價值,促進綜合能力提升。
綜上所述,本次會議主題鮮明,氣氛融洽,成果豐碩。與會學者緊密圍繞情景教學法在農業高校日語語言文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促進中日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通過交流,與會者深入了解了中日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模式及途徑,探討了相關發展對策。此次會議為中日農業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推動兩國農業領域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