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宇
東莞市東城中學教導主任,中共黨員,東莞市第六批初中數學學科帶頭人,東莞市第三批初中數學教學能手,東城街道師德標兵,東城街道最美教師,主持、參與4項省、市級課題,撰寫教學設計獲省一等獎,錄制微課、優課獲市一、二等獎。
陳宇走上教育之路,深受家庭環境的熏陶。他的許多位長輩都是教師,從小的言傳身教,讓他對教師這一職業既熟悉又深感其偉大。在求學過程中,他更是遇到了許多對他影響深遠的好老師。小學時,數學成績并不理想的他,在數學老師的悉心教導與不離不棄下,逐漸明白學習的重要性。老師的付出,讓他心生為老師爭面子的想法,成績也逐步提升。初中階段,面對青春期的諸多困惑以及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復雜信息,班主任兼數學老師的溫和引導,幫助他和同學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這些經歷如明燈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在他心中種下了投身教育事業的種子。
大學畢業后,陳宇站上了三尺講臺。在他看來,好老師要有耐心與愛心,要堅信學生能夠越來越好,以博愛之心讓學生喜歡上自己,從而引導學生成長。他強調,“教育應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既要關注當下,更要重視其未來的成長。老師應允許學生犯錯,因為錯誤往往是教育的契機,通過引導學生從挫折中汲取經驗,培養他們的抗壓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就這樣默默走著、成長著,不知不覺間,陳宇已從教16年。一路走來,他以學生為中心,致力于打造高質量課堂,始終堅信學生的收獲、興趣培養和反饋是衡量課堂質量的關鍵要素。在他看來,教學應回歸學生本身,實現教學評一體化。他借鑒體育課堂的高效流程,倡導通過問題情景導入課程,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產生新問題,進而深入探究,實現知識的內化。在課堂上,他開展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研究,設置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導入,如測量課桌高度、國旗高度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深化知識理解,提升應用和創新能力。同時,他組織學生說題講題比賽,促使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真正掌握所學內容。
近年來,陳宇肩上又多了一份擔子,但他并未局促。身為教導主任,他并不像人們傳統印象中那般嚴肅。相反,他如同自己曾經的數學老師一樣,面對問題時淡定從容,不急不躁。“教導主任的嚴肅應在特殊場景下使用,日常中還是應該以親近的形象與學生交流,鼓勵學生分享生活中的點滴。”他表示。
曾經,他的班級里有一個厭學、抑郁的學生,他采取私下關心、與家長深入交流的方式,給予學生適度的自由空間,并在適當的時候與學生耐心溝通,幫助學生解決在學校和宿舍中遇到的問題。最終,學生身心狀態好轉,順利進入職業中學。
近年來,隨著學校的擴容和教育改革的推進,陳宇在管理工作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如年輕教師的培養和生源不穩定等問題。面對挑戰,他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優化工作。在教學方向上,注重初一初二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興趣的培養,同時著力提升年輕教師的管理與溝通能力。通過他和團隊的努力,自 2018 年起,東城中學優化青藍工程,通過師徒結對、名師團隊引領、聽課交流、班主任座談沙龍等形式,助力年輕教師成長,目前學校已培養出 60 多位教學能手和 9 位學科帶頭人。
三尺講臺,陳宇以初心為舵,以創新為帆,用耐心與愛心為學生撐起一片成長的藍天,在教育的海洋中不斷前行,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教育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