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雖冠以“三角形”之名,但它是與圓有關的問題.三角形的內心與外心在初中幾何部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從學生的解題情況來看,學生極易將二者的性質及作法混為一談.本文中說明了有效區分三角形的內心與外心的方法,并幫助學生正確應用于解決問題中.
關鍵詞:三角形;內心;外心
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是初中幾何部分非常容易混淆的兩個知識點,在解決幾何問題時,學生也經常出現混用內心和外心的性質、作法等現象,這給學生學習與圓有關的知識帶來了較大困惑.基于三角形的內心與外心在中考中的地位,同時兼顧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現狀,本文中對如何有效區分三角形的內心與外心進行了研究.
1 理論明晰
要想有效區分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首先應從二者的理論本質出發,再從多個方面對二者進行對比.所以,本文先介紹二者的理論內容.
1.1 三角形的內心
(1)概念
三角形內切圓的圓心是三角形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內心.
由此觀之,分別作三角形三個內角的角平分線,它們會相交于一點,該點就是三角形的內心.
(2)性質
三角形的內心到三角形三邊的距離相等.
需注意的是:首先,這一“距離”就是內切圓的半徑長;其次,這一“距離”是點到邊的距離.“距離”是點到邊的距離,是有效區別于三角形的外心的重要方法.
(3)作法
根據三角形的內心的概念,作出一個三角形的內心,只需分別作三角形三個角的角平分線,它們會相交于一點.另外,由于一個三角形三個角的角平分線一定會相交于一個點,而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所以只需作出兩個角的角平分線即可.這是三角形的內心的簡單作法,如圖1所示.
1.2 三角形的外心
(1)概念
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即三角形三邊垂直平分線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由此觀之,分別作三角形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它們會相交于一點,該點就是三角形的外心.
(2)性質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等于其外接圓的半徑.
需注意的是:首先,這一“距離”就是外接圓的半徑長;其次,這一“距離”是點到頂點的距離,這是有效區別于三角形的內心的重要方法.
(3)作法
根據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作出一個三角形的外心,只需分別作三角形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它們會相交于一點.另外,由于一個三角形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一定會相交于一個點,而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所以只需作出兩條邊的垂直平分線即可.這是三角形的外心的簡單作法,如圖2所示.
2 對比研究
上文從概念、性質和作法三個方面對三角形的內心、外心作了理論說明,下面通過一個表格(如表1)將二者進行對比.
從表1可看出,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最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作法和對“距離”的理解兩個方面:
首先,三角形的內心是通過作三個角的角平分線獲得,如圖1.而三角形的外心是通過作三條邊的垂直平分線獲得,如圖2.
其次,三角形的內心是到邊的“距離”相等,而三角形的外心是到頂點的“距離”相等.
以上是有效區分三角形內心和外心的兩個方面.為了讓學生對二者的區別有更深刻的印象,筆者在實際教學中采用了“聯想法”:
“內”字中的倒“丫”字形與角平分線非常相似,所以看到“內心”即聯想到角平分線,進而聯想到角平分線的性質——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即三角形的內心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外”字中“卜”可形化為“├”,它與垂直平分線的幾何圖形“⊥”十分相似.所以,看到“外心”即聯想到垂直平分線,進而聯想到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即三角形的外心到邊的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該“聯想法”自筆者在課堂中實踐以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從以前對內心、外心易混的狀態轉變為十分清晰的狀態,解題的速率和正確率也得到了較大提升.
3 理論實踐
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最終用其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學以致用”[J].因此,為了鞏固上文中提到的“聯想法”,同時為了進一步有效區分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教師不妨將其與實例相結合.
例1如圖3所示,在Rt△ABC中,∠C=90°,AC=3cm,BC=4cm,O為其內切圓的圓心,D,E,F分別為⊙O與BC,AC,AB的切點.求△ABC內切圓的半徑r.
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連接內切圓的圓心和切點,與兩直角邊構成正方形,然后利
用正方形的性質即可解決.
解:∵∠C=90°,AC=3,BC=4,
∴AB=5.
如圖4所示,連接OD,OE,OF,則OD⊥BC,OE⊥AC,OF⊥AB.
∵OE=OD,
∠CEO=∠CDO=∠C=90°,
∴四邊形DCEO是正方形.
∴CE=CD.
連接OB.
∵OB=OB,OF=OD,
∴Rt△BOD≌Rt△BOF.
∴BF=BD.
同理,可證得AE=AF.
∵BD+r=4,
EA+r=3,
BD+EA=BF+FA=5,
∴BD+EA+2r=7.
∴2r=7-(BD+EA).
∴△ABC內切圓的半徑
r=3+4-52=1(cm).
例2如圖5,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C的三個頂點分別是A(-3,0),B(-1,2),C(3,2),則△ABC的外心P的坐標是().
A.(0,-1)B.(0,0)
C.(1,-1)D.(1,-2)
解析:由題意可知,點P到△ABC的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所以點P是線段BC,AB的垂直平分線的交點.
如圖6所示,分別作線段BC,AB的垂直平分線,其交點P的坐標是(1,-2).
故選答案:D.
注意,在網格中,作與網格線重合的邊的垂直平分線比較簡單.這道題也可用排除法,把各項中的點分別作為圓心,以圓心到A,B,C三點中任一點的距離為半徑作圓,看其他兩點是否在圓上.
4 結語
本文通過概念、性質、作法三個方面的對比研究,給教師教學提供了有效區分三角形內心與外心的方法.希望一線教師能將此作為參考應用于教學實踐,以不斷促成與筆者的交流與溝通.
參考文獻:
[1]熊燕.有關三角形的內心與外心基本圖形探究[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21(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