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次函數區間內的最值問題,是初中二次函數內容中的難點,一般可分為定軸定區間型、動軸定區間型與定軸動區間型三種類型.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要抓住“三點一軸”,利用圖象的對稱性、增減性,借助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
關鍵詞:最值;閉區間;數形結合;三點一軸
二次函數以其豐富的內涵和完備的理論體系,在函數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二次函數區間內的最值問題,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好素材,能夠很好地反映出學生對函數增減性、對稱性、最值等知識的理解深度.此類問題,一般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定軸定區間型,動軸定區間型,定軸動區間型.影響二次函數在閉區間內的最值主要有三個要素: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對稱軸,給定的區間的位置.解決此類問題要抓住“三點一軸”(頂點,兩端點,對稱軸),利用圖象的對稱性、增減性,借助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
1 類型一:定軸定區間求最值
對于二次函數對稱軸確定、區間確定的最值問題,可以先求出區間兩個端點(假設能取到)以及頂點的坐標,然后判斷頂點是否在區間內.若頂點在區間內,則二次函數的其中一個最值就在頂點處取得,另一個最值在某端點處取得;若頂點不在區間內,則函數的兩個最值都在端點處取得.
例1若函數y=x2-6x+5,當2≤x≤6時的最大值是m,最小值是n,求m-n的值.
分析:該二次函數的頂點坐標為(3,-4),當2≤x≤6時,圖象過頂點,二次項系數為1,圖象開口向上,此時最小值n為-4.因為|6-3|>|2-3|,拋物線開口向上時,圖象上的點離對稱軸越遠,函數值越大,所以,當x=6時,函數的最大值m為5.所以m-n=9.函數的圖象草圖如圖1.
例2已知二次函數y=mx2+2mx+1(m≠0)在-2≤x≤2時有最小值-2,求m的值.
分析:該二次函數的二次項為字母參數m,正負性不確定,故需要分類討論.根據二次函數的性質,易求其對稱軸為直線x=-1,當-2≤x≤2時,拋物線的頂點在區間內.當m>0時,因為圖象開口向上(如草圖2所示),所以,當x=-1時,函數的最小值為-2,代入函數表達式,得方程m-2m+1=-2,解得m=3(符合m>0);當m<0時,圖象開口向下(如草圖3所示),圖象上的點離對稱軸越遠,函數值越小,所以,當x=2時,函數的最小值為-2,代入表達式,得方程4m+4m+1=-2,解得m=-38(符合m<0).綜上所述,m=3或-38.
小結: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步驟可歸納為——畫出函數草圖,代入端點求值,描出區間內圖象,判斷函數最值.
2 類型二:動軸定區間求最值
二次函數的對稱軸位置隨參數變化,而區間固定,此類求函數最值問題的方法是,根據二次項系數確定開口方向,畫出草圖,用參數表示二次函數的對稱軸,令兩端點值關于對稱軸對稱,求出此時的參數值,平移對稱軸,根據函數增減性確定參數范圍.
例3已知y=x2+(1-a)x+1是關于x的二次函數,當x的取值范圍是1≤x≤3時,y在x=1時取得最大值,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分析:該二次函數的二次項系數為1,其圖象開口向上,對稱軸為直線x=a-12,畫出草圖.令x=1,x=3時,函數值相等,求得此時對稱軸為直線x=2(如圖4),得方程a-12=2,解得a=5,因為函數在x=1時取得最大值,根據“開口向上時,圖象上的點離對稱軸越遠函數值越大”,所以需要把對稱軸向右平移,如圖5與圖6,則a-12≥2,解得a≥5.
例4已知拋物線y=x2+2bx+b+2,且拋物線在-1≤x≤2時的最小值是-3,求b的值.
分析:因為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b,所以函數在區間上的最小值在端點處取得,還是在頂點處取得是不確定的,因此,需要結合圖象分類討論.
當-b≥2,即b≤-2時,如草圖7,在x=2處,y取得最小值-3.將x=2代入表達式,得方程4+4b+b+2=-3,解得b=-95(不在范圍內,舍去).
當-1<-b<2,即-2<b<1時,如草圖8,在x=-b處,y取得最小值-3.將x=-b代入表達式,得方程b2-2b2+b+2=-3,即b2-b-5=0,解得b1=1+212(不在范圍內,舍去),b2=1-212(符合).
當-b≤-1,即b≥1時,如草圖9,在x=-1處,y取得最小值-3.將x=-1代入表達式,得方程1-2b+b+2=-3,解得b=6(符合).
所綜上所述,b的值為1-212或6.
3 類型三:定軸動區間求最值
二次函數的對稱軸位置確定,區間隨著參數而變化,此類求函數最值問題的方法是,根據二次項系數確定開口方向,求出對稱軸,畫出草圖,移動兩端點位置,確定此時的最值,列方程求解.
例5已知二次函數y=-x2+6x-5,當t≤x≤t+3時,函數的最大值為m,最小值為n,若m-n=3,求t的值.
分析:該二次函數的二次項系數為-1,其圖象開口向下,對稱軸為直線x=3,頂點坐標為(3,4).由于區間隨參數t而變化,不能確定拋物線的頂點是否在區間范圍內,因此,需要根據區間范圍畫圖分類討論,確定最值.
若x=t,則y=-t2+6t-5;
若x=t+3,則y=-t2+4.
當t+3≤3,即t≤0時,如草圖10,m=-t2+4,n=-t2+6t-5,由m-n=-t2+4-(-t2+6t-5)=3,解得t=1(不在范圍內,舍去);
當0≤t<32時,如草圖11,m=4,n=-t2+6t-5,由m-n=4-(-t2+6t-5)=3,解得t1=3-3(符合),t2=3+3(不在范圍內,舍去);
當32≤t<3時,如草圖12,m=4,n=-t2+4,由m-n=4-(-t2+4)=3,解得t1=3(符合),t2=-3(不在范圍內,舍去);
當t>3時,如草圖13,m=-t2+6t-5,n=-t2+4,由m-n=-t2+6t-5-(-t2+4)=3,解得t=2(不在范圍內,舍去).
綜上所述,t=3-3,或t=3.
小結: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步驟可歸納為——畫出草圖,算出最值,描出區間內圖象、解出方程、檢驗最值.
從以上例題可以看出,解決二次函數區間內最值問題的關鍵是抓住“三點一軸”,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畫出草圖,描出區間內圖象.當對稱軸確定時,可以嘗試平移區間;當對稱軸不確定時,可以平移對稱軸.根據圖象判斷頂點是否在區間內,從而確定函數的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