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及我所學的專業——歷史學(師范定向),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何會在“師范”后面加上“定向”二字?二者究竟有何不同?這個專業又學些什么呢?那么,接下來,就請跟隨我的腳步,一起走進歷史學(師范定向)這個專業吧!
歷史學(師范定向)≠歷史學(師范)
也許很多人會下意識地將歷史學(師范定向)與歷史學(師范)畫上等號,但其實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上高中的時候,在學姐們的介紹下,我第一次了解到“農村定向師范生”,其旨在為全省鄉村學校(指縣級人民政府駐地以外的鄉鎮、涉農街道和村莊普通小學、幼兒園和中等職業學校)培養一批扎根農村、甘于奉獻、一專多能、素質全面的本土化的鄉村教師,為促進全省教育均衡發展、實現省域教育總體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歷史學(師范定向)專業的特別之處,就在于“攜編入學”。學生在順利畢業后,根據其戶籍所在地教育局的定向培養就業協議,可被直接分配到帶有事業編制的中小學教師崗位任教。在如今這個“考編如潮”的時代,“考編大軍”隊伍越來越龐大。但是,考取教師編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這一紙定向師范生協議相當于一顆定心丸,意味著在我們畢業時,不必費盡心思、披荊斬棘地去考取編制,就可以直接“持編上崗”。
此外,由于我們專業的就業目標就是成為一名歷史教師,因此在培養路徑上自然更加聚焦教學基本功的錘煉與提升。相較于歷史學(師范)專業,我們的課程體系更加貼近歷史教學的前沿陣地,增設了諸多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的課程。就以我們學校為例,師范定向班的同學會比普通師范班的同學多開一門“中學歷史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課程,給我們講授這門課的是省級重點高中的資深教師,我們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如何進行教學設計,鑒賞并分析優秀的歷史教學案例,這為我們未來的講臺生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做歷史知識的接收者與傳播者
歷史學(師范定向)專業屬于歷史學類,在本科期間,我們會學習許多歷史學課程。當然,我們不僅局限于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兩門課,還會學習中國歷史地理學、考古學概論、歷史文獻學,以及中國經濟史、中國思想史、西方文化史、國際關系史等許多有趣的專題史。我們遨游在歷史的浩瀚宇宙之中,與千年前的古人對話,與百年前的先驅共鳴,通過一冊冊古籍、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地圖……穿越時空的阻隔,探尋人類文明的足跡。
當然,作為一名師范生,除了學習歷史學的專業知識,我們還要學習心理學、教育學、中學歷史教學論、歷史學科基礎與教學能力等相關的歷史師范理論課程。通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學習,我們能夠更加理解學生的情緒和行為背后的原因,也讓我們明白了作為一名歷史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歷史知識,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對學生因材施教,讓學校這座知識花園里開出更多絢爛的花朵。此外我們還會學習如何開展多元的歷史教學,如何設計精彩的課堂活動,如何將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融入教育教學之中,讓更多學生喜歡上歷史這門課,在學習過程中同時增強學科知識和個人素養。
除了理論課學習,我們還有許多實踐課。譬如,我們會深入中學課堂,觀摩名師的教學活動,甚至有機會自己走上講臺,在導師的帶領下參觀文化博物館和歷史遺跡,去觸摸感受歷史的溫度和厚度。我們不僅是知識的接收者,更是歷史的解讀者與傳播者,是為鄉村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钡娜?。
做鄉村孩子的智慧點燈人
歷史學(師范定向)專業的一個特別之處,就在于我們未來會成為一名扎根鄉村的歷史教師(服務期需要滿5年),因此,我們需要做好迎接和適應鄉村生活的準備。不同于城市的熱鬧喧囂、四通八達,鄉村雖寧靜淳樸,但也許會面臨交通相對閉塞、自然災害頻繁、教學設施簡陋、生源受教育水平較低等挑戰,這些都需要我們懷有充足的信心、堅定的信念和不渝的毅力迎難而上、忍耐克服。
所謂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鄉村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主陣地。作為即將踏上征程的未來鄉村教師,我們不僅是鄉村義務教育的踐行者,更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是鄉村解困脫困不可或缺的智慧力量。
我曾有機會和部分鄉村教師接觸和交流,其中有一名鄉村歷史教師的經歷令我印象深刻。這位教師扎根鄉村二十余年,但她從來沒有抱怨過工作環境艱苦,而是不斷反思鄉村教學的不足之處,并創設出歷史學科的審辯式教學。她曾說過一席話:“我想,教育就是讓每個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發光,要善于發現、喚醒、點燃每個孩子的潛能,面對鄉村學校的孩子,更需要做到這點。扎根鄉村教育,是我正確且光榮的選擇。”這一番話深深觸動了我,鄉村教師之于鄉村孩子,就如同一盞明燈,是其人生的領路人,他們帶給孩子們的,不只是知識的啟蒙,更是改變命運的機會。我暗下決心,未來一定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鄉村歷史教師,為鄉村孩子點亮知識之燈,引導他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定向=按部就班?我們不該給自己的人生設限
很多同學都對歷史學(師范定向)這個專業有一個誤解,他們認為選擇了師范定向,就意味著自己在大學四年畢業以后,只能按部就班地回去就職,過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其實不然,作為鄉村定向師范生,我們也有許多選擇。比如,國家出臺了“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這一計劃往往會優先推薦農村師范定向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僅限在職非全日制),不斷提升自己,工作與學習兩不誤。除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協議期滿后,也可以嘗試轉換賽道。如擅長視頻剪輯、熟悉網文套路的可走新媒體路線,投身歷史文化類公眾號的運營;擅長寫作、文字功底好的可選擇到文史類、教育類出版社,從事圖書審稿編輯工作;對戲說歷史感興趣、擅長短句敘事的可參與歷史漫畫文案創作;擅長寫作推文、有強烈的個人寫作風格和寫作技巧的可嘗試應聘企業的文案策劃;當然,也可以選擇報考文史方向的公務員崗位,或事業編制。
選擇歷史學(師范定向)專業,并不意味著“躺平”,也不意味著我們的人生就此一成不變,它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種選擇,至于未來如何發展,抉擇權仍在我們自己手中。
歷史學(師范定向)是一個兼具趣味和情懷的專業,它需要我們懷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精神,抱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不改其樂”的豁達胸懷,以汗水為墨,以堅韌為筆,默默將智慧揮灑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