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互聯網的應用已經不再局限在計算機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移動互聯平臺已成為主流,學生可以通過移動端進行線上線下的學習互動,學習更加便捷。將移動互聯平臺應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可以讓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也讓學生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加深對化學知識的了解,讓化學學習變得更加直觀、生動、有趣。
關鍵詞:移動互聯平臺;高中化學;教學研究
一、引言
隨著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移動互聯平臺已經成為主要的互聯網應用模式,人們通過手機或者平板就可以完成信息收集、分析和應用,讓互聯網信息可以在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當中被充分運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采用移動互聯平臺實施教學,不僅可以轉變傳統知識傳播的方式,還可以為學生帶來多元化的知識學習方式,讓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協作能力得到提升,進而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素養。
二、移動互聯平臺的發展應用
移動互聯平臺指的是通過智能無線通信的方式獲取業務并提供服務的交互式系統,是一種將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平臺以及商業模式綜合在一起的移動通信技術實踐方式。如今,移動互聯平臺已經滲透進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例如移動支付、視頻應用、在線學習等方面,它為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并且隨著移動互聯平臺在教學方面的應用,也對傳統教學模式帶來了一定的沖擊[1]。
目前,移動互聯平臺已經趨于成熟,移動教育平臺在教學領域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應用,為學生在各種場景學習提供方便。首先,在移動學習平臺的支持下,學生不必局限在教科書內,可以將需要學習的內容上傳至移動平臺上,將其變成數字化教學資源,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學習,突破時間和空間對學生的限制。其次,在移動互聯平臺上,可以搜集各學科的知識點,并將這些知識點進行延伸,讓課堂教學資源更加豐富,開拓學生的眼界。最后,通過移動互聯平臺,教師可以實時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和參與情況,并且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情況和隨堂檢測的正確率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這樣教師能夠基于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讓課堂教學評價更加客觀、全面、高效[2]。
三、移動互聯平臺對化學教學的影響
(一)豐富課堂教學資源
移動互聯平臺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讓化學課堂進行改革,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移動平臺可以儲存和收集海量的學習資源,并在平臺軟件上實現資源共享。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每節課化學知識的不同,將平臺上的資源進行延伸和拓展,并為學生構建出知識概念、實驗演示、習題練習、課外時間等學習板塊,讓學生的化學學習更加科學有序。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借助平臺對其進行動畫分析和虛擬演示,讓化學知識點的理解、記憶更加方便,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學生還可以在移動學習平臺上根據教師的安排和設計,尋找需要的學習資源,完成問題回答、小組任務、信息查找等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教師還可以在移動學習平臺上為學生提供優秀教學案例,為學生提供海量的學習資源,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優化課堂教學情境
與其他學科構建教學情境不同,由于化學教材的內容為化學概念、公式、化學反應和實驗,使化學情境的構建必須保證其科學性,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教師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可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科學、真實的教學情境,并利用互聯網的共享性和覆蓋性,讓學生通過在線平臺對所學知識進行模擬操作,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移動互聯平臺創建一個覆蓋全班學生移動終端的化學情境網絡,并在其中導入化學資源,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特性,將這些知識推送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在線平臺上分析知識、回答和學習互動,并讓學生接觸多方面的化學知識,開拓學生的眼界,進而讓學生的化學學習更加高效。
(三)提升學生參與度
在移動互聯平臺的支持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可以得到顯著提升。移動互聯平臺具有較強的交互性,師生可以在該技術的支持下交流互動,教師將教材中的知識以及設計的隨堂作業通過平臺推送給學生,同時在線平臺還可以將學生的完成情況實時反饋給教師,這樣教師就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升教師對課堂教學情況的分析能力,并且移動互聯平臺還可以讓與其他同學交流討論,通過這些交流互動,學生可以相互監督、共同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四)增強學生探索和協作能力
化學與生活之間存在較強的聯系,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時,不應將知識局限在教材中,還需要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在移動互聯平臺的支持下,學生可以通過平臺探索課外知識,例如模擬實驗等,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可以進一步認識化學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并且還可以與同學組成化學分析小組,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共同查找資料,然后探索知識探索,將得到的結論發給教師,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探索成果,并適當地給予指導,以提升學生的知識探索和團隊協作能力[3]。
四、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一)物理時空受限
在目前的教學中,仍然以線下教學為主,使學生的學習需要固定場所和時間,否則無法開展教學任務。這種線下教學方式會受時間和空間等因素的限制,使教學活動在某些情況下無法順利開展。并且在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遵循“先理論、后實踐”的方式進行教學,導致理論教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受課時的限制,教師并沒有過多的時間引導學生學習化學實驗,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并且對于學生而言,由于課堂學習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在課余時間遇到問題時,不能及時向老師尋求幫助,學生的學習進度受限,導致問題越積越多,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二)教學資源不足
素質教育時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化學知識,還需要讓學生形成化學核心素養,這需要教師為學生準備適當的課堂學習資源,例如最新的化學研究成果,向學生傳遞化學精神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化學素養得到提升。但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以及獲取教學資源的渠道單一,大部分教師并不能為學生展示充足的課外化學資源,會讓學生的化學學習局限在教材中,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無法拓展,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化學思維和化學素養。
(三)教學缺乏針對性
在化學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會有著不同的問題。教師想要解決這些學習問題,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才能開展針對性地指導。但大部分教師并不能及時了解學生近期的學習情況,主要因為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師生無法順暢交流,并且教師的精力有限,導致教師無法知曉所有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導致高中化學教學缺乏針對性,影響學生的化學學習質量[4]。
五、基于移動互聯平臺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
(一)信息化預習
預習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它對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有著決定作用。想要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強化課堂學習效果,需要教師借助互聯網技術和在線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完成預習,提高學生的課前預習質量,讓學生在課前就能初步了解化學知識,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更加高效。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多媒體課件等方式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互聯網學習平臺上,根據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了解課堂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讓課前預習更加高效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5]。
例如,在人教版“物質的分類及轉化”這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移動互聯平臺引導學生進行預習,讓課前預習質量得到保證。又如,教師可以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向學生發送電子預習單,在預習單中規劃知識模塊和預習任務,如物質的分類有哪幾種、物質的轉化和物質的性質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等,讓學生通過預習單,初步了解本節課的知識板塊,并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就是掌握物質分類的方式、物質的性質和結構以及其用途。此外,基于在線學習平臺,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思維導圖框架,讓學生能夠根據了解到的知識點制作思維導圖,理清學生獲得的知識,進而讓學生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讓課堂教學活動能夠順利且高質量地開展,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效果。
(二)借助微課提升教學針對性
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講解化學知識重點,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知識講解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有利于幫助學生突破傳統的認知局限,對化學理念和化學實驗原理有著更透徹的了解,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和化學思維的靈活性。并且在微課視頻的幫助下,教師還可以對學生不懂的地方進行針對性地講解,讓學生對該部分的知識形成系統性地了解,進而讓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得到提升[6]。
例如,在“鐵及其化合物”這節內容的學習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對化學實驗探究“檢驗食品中的鐵元素”具有一定的興趣,但由于學校化學實驗設備和資源的不足,無法讓所有的學生都親自動手完成化學實驗,導致學生對這部分的知識不夠了解,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可以基于在線平臺發布網絡上權威性高或者趣味性高的實驗視頻,讓學生通過平臺查看。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觀看過程中加深對這部分知識和化學操作的了解,使學生的知識理解深度得到提升,進而強化教師教學的針對性。
(三)借助移動互聯平臺開展線上教學
如今,各種線上教學平臺層出不窮,例如雨課堂、釘釘等,運用它們進行線上教學,可以打破傳統物理時空對課堂教學的限制,師生都可以借助該平臺在線上互動交流學習,讓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再被打斷,推動學生化學學習效率的提升[7]。
例如當教師無法及時趕到學校教學時,就可以借助移動互聯平臺為學生進行線上直播教學,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受拖累,并且在雨課堂中,教師還可以將課件以及直播回放上傳至其中,供學生隨時觀看,這樣學生可以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查看視頻。例如,當學生對“金屬材料”中“合金”知識存在疑惑時,就可以翻看線上課件尋找對應的知識解答疑惑。
(四)借助移動互聯平臺提升課堂互動性
傳統課堂教學中,由于受教學展示方式的限制,課堂互動性較低,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無法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但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向學生傳輸課堂視頻、實驗動畫以及學習思維導圖,讓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討論,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討論度。這樣教師就可以借助移動平臺參與學生的討論,讓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有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讓高中化學的學習充滿樂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8]。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平臺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尤其是在教學領域,移動互聯平臺使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讓教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強化了師生的交流互動,為課堂教學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靈活多變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學質量,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高效。
作者單位:斗改玲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縣康樂中學
參考文獻
[1]董霞.“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探討[J].中國新通信,2023,25(13):221-223.
[2]白福麗.“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與核心素養融合的策略研究[N].山西科技報,2023-03-28(A06).
[3]荊紅亮.“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化學信息化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2,(29):18-20.
[4]環瑞才.“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J].中國新通信,2022,24(11):233-235.
[5]陳芳芳.“互聯網+”模式下的高中化學實驗作業設計的實踐研究[J].高考,2021,(32):113-114.
[6]熊江琴.“互聯網+”背景下中學化學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重慶三峽學院,2021.
[7]梁琦.“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化工管理,2021,(05):17-18.
[8]王串串.“互聯網+”視角下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探究[D].陜西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