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將數字化實驗引入其中,實現信息技術與科學教學的有機融合,能夠改變科學課程的固有教學觀念,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點,推動教學變革。基于此,本文介紹了數字化實驗的含義、特點,分析現階段初中科學教學中數字化實驗的應用現狀,指出數字化實驗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實現課堂教學的提質增效,激發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都有著重要意義。最后,就推進初中科學教學的數字化實驗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科學;數字化實驗;現狀
一、引言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其中大部分科學規律、科學知識均需要通過實驗演繹。結合數字化實驗平臺,能夠方便學生準確地觀察實驗現象,也能夠指導學生更深入透徹地理解科學規律[1]。數字化實驗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突破實驗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二、數字化實驗的含義與特點
(一)數字化實驗的含義
數字化實驗是信息技術與傳統實驗方法相結合的實驗,利用傳感器系統和各種硬件軟件設備,能夠更好地實現集物理測量、自動控制、數據記錄、智能化數據分析、結果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在使用數字化實驗系統時,配合各類傳感器,能夠靈活檢測、科學探究實驗的數據信息,能夠將實驗信息轉化為數字形式,并且通過手動或自動的方式,完成對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的實時顯示、實時記錄[2]。
(二)數字化實驗的設備內容
從數字化實驗設施構建分析,包括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實驗儀器以及計算機處理系統。其中,傳感器是數字化實驗的核心部件,傳感器能夠感知各項數據,能夠準確捕捉被測量物品的特點、規律,并且能夠轉換為可輸出的信號,而數據采集器是將傳感器與計算機連接起來的中間器材[3]。實驗儀器是完成實驗需要用到的器具儀器,而計算機則能夠起到展示圖形圖表的作用。數字化實驗是結合了傳感器計算機和傳統實驗儀器的實驗形式,體現其對傳統實驗方法的更新與優化,能夠以更加嚴謹規范的數據處理形式,提升實驗效率和實驗質量。
(三)數字化實驗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應用特點
1.直觀呈現實驗過程
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引入數字化實驗,能夠直觀呈現實驗過程,能夠精準、全面地反映實驗過程中的變量信息。例如,教師結合測定土壤浸出液pH值實驗中。教師引入數字化設備開展數字化實驗探索借助數字技術,配合pH傳感器檢測功能,能夠精準記錄pH檢測結果。與傳統實驗形式相比,數字化實驗的實驗精度更高,誤差更小,也能大幅度提升實驗結果的嚴謹性和可信性[4]。
2.精準記錄實驗數據
初中生物教學中,部分實驗由于反應變化過于細微,僅靠肉眼觀測難以精準捕捉。而結合數字化實驗系統,能夠記錄實驗過程中的種種變化,也能夠使實驗過程更具直觀性、立體性。例如,在測量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科學實驗中,以往教師大多數結合紅磷燃燒法,帶領學生粗略測出空氣中的氧氣所含的體積分數。但這種實驗方式得出的結果較粗略,難以檢測室內、室外氧氣含量的微弱差別。而引入數字化實驗系統,結合DIS氧氣傳感器,能夠精準捕捉室內外氧氣含量的細微差異,也能夠抓住轉瞬即逝的實驗現象。這能夠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捕捉氧氣含量的變化過程,把握氧氣變化的趨勢,依托數字化實驗系統師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實驗過程中的關鍵細節,也能夠配合數字技術的實時記錄、儲存功能,再現實驗中的瞬態現象。這能夠更好地提升科學實驗的直觀性,也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科學現象和科學規律的深刻認識。
3.智能處理實驗過程
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實驗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但考慮部分實驗的安全和穩定,在以往教學中,教師難以帶領學生完成實操。而借助數字化實驗則能夠顯著增強觀察效果,能夠提升實驗的全面性,也能夠結合數字系統,智能處理實驗過程。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完成探究鹽酸與氫氧化鈉的中和反應實驗過程中,以往的實驗形式只能依靠pH試紙的顏色變化判斷反應中物質酸堿度變化,這種檢驗結果較粗略,學生對于實驗過程的把握不夠精準。而借助數字化實驗依托溫度傳感器和pH傳感器,使學生能夠更清晰準確地了解反應過程中溶液pH值變化,尤其能夠捕捉各階段的微弱反應,能夠提升實驗過程的可視化程度,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實驗教學效果[5]。
三、初中科學教學中數字化實驗的現狀
(一)初中科學教學中數字化實驗的優點
1.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
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推進數字化實驗系統在初中科學課程中的應用,能夠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探究熱情和實驗積極性。數字化實驗與初中生的認知基礎、學習要求相吻合,將其引入進科學教學中,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處理流程繁瑣,而且部分實驗現象并不明顯,實驗整體可信度不高,造成學生練習實驗時,大多數完全按照教師的指令照搬照套。其間,學生缺乏獨立思考意識,缺乏創新創造能力。而數字化實驗則能夠突破這一瓶頸,結合信息化技術,使學生能夠獲取實驗過程中的精準數據,也能夠使他們歸納總結出更加真實可信的實驗結論,對于增強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2.有利于促進科學課程提質增效
數字化實驗系統實現了將傳統實驗過程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拓展了實驗教學的形式和路徑,也突破了實驗教學的時間及空間限制,意味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現“邊講解、邊實驗、邊分析”成為可能。數字化實驗系統在初中科學課程中的應用,帶動了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初中科學課程從以往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轉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協作的多主體交流互動模式,進一步實現了科學課程的提質增效。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學科素養
依托數字化實驗系統,使學生能夠精準處理實驗信息、快速測量實驗數據,能夠使原本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的實驗成為可能,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展了課堂教學形式,也便于學生結合實驗數據實驗過程,加強與同伴的互動交流。這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實驗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二)初中科學教學中數字化實驗的不足
雖然數字化實驗在科學課程中的應用,豐富了科學教學手段,拓展了教學路徑。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要注意平衡課程教學與數字化實驗之間的關系。以往在科學實驗中,受時間、設備、學生基礎、課堂表現等多種因素影響,教師實施科學實驗的機會較少。而數字化實驗系統的引入,則能夠更好地結合信息技術,帶領學生在動手操作、動眼觀察中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但教師需要注意平衡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內容安排。
初中生雖然具備基礎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但操作能力有限。在使用數字化實驗系統時,教師要做好監督監管,詳細介紹實驗裝備和實驗連接中的注意事項,以及計算機操作的注意事項,要最大程度上確保實驗教學切實有效。
四、初中科學教學中數字化實驗的實踐策略
(一)應用數字化實驗,提升課堂導入效果
初中科學課程涉及許多開放性、探究性活動,將科學教學與數字化實驗系統相結合,能夠提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豐富性,也能夠進一步增強科學教學的便捷性。對此,教師需要結合數字化實驗,開展趣味的教學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夠使學生更全面地投入于實踐中。因此,教師要做好準備工作,優化選擇學科資源,精心挑選實驗材料。此外,教師需要結合初中科學課程內容選擇與其配套的實驗項目,并且要確保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緊密聯系。通過實驗教學,幫助學生鞏固和深化對科學概念、科學現象的認識,教師可以結合虛擬實驗室平臺,結合虛擬實驗室系統的交互性、功能性優勢,為學生介紹包括生物、化學、物理等多學科的實驗現象。依托模擬實驗,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振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結合數字化顯微鏡,結合細胞標本,為學生展示顯微鏡下的景象。通過調節數字顯微鏡的放大倍數,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觀察植物細胞的不同狀態,能夠使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也能夠使學生更直觀深刻地感知微觀世界的奇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二)應用數字化實驗,細化實驗操作方法
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引入數字化實驗設備,需要教師結合數字化教學要求為學生講解實驗操作方法。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希沃白板帶領學生結合電路實驗,了解電路連接知識,確保在后續實驗交流中,學生能夠正常安全地完成電路連接。借助希沃白板,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常見的錯誤類型,通過提前展示錯誤的連接方法和安裝方式,能夠為學生完成后續實驗任務奠定基礎。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希沃白板從多角度為學生展示科學實驗的實驗過程、實驗步驟,配合放大、放慢等操作,學生能夠更全面地掌握實驗操作方法,也能夠為學生后續的高質量實驗探索奠定基礎。
(三)應用數字化實驗,打造初中翻轉課堂
借助數字化設備開展初中科學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打造翻轉課堂。例如,講解浮力時,教師可以在實驗開始前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課前搜集浮力的基礎知識,結合課前預習材料,提前對本節課有基礎的認識。教師可以為學生開放數字化實驗平臺,學生可以在課下結合虛擬實驗室軟件自行操作船只模型,通過改變船只的形狀、載重量,觀察不同狀態下浮力的變化。這能夠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阿基米德原理。期間,學生也要記錄自己在虛擬實驗室中的觀察數據、觀察結果,這能夠為后續課堂討論奠定基礎。在課堂教學上,教師結合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帶領學生共同進行實驗展示,然后組織學生開展互動答疑。對學生在前期預習環節面臨的問題和困惑進行集中講解。最后,教師組織學生結合數字化實驗,結合具體的實驗報告,挑選其中的典型問題進行剖析,這能夠讓學生更直觀了解浮力產生的原因,也能夠感受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范圍。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交流,在協作中解決問題提升能力。
(四)應用數字化實驗,支持跨學科實驗聯動
借助數字化實驗系統教師不僅能夠結合科學學科開實課堂施教學,還能夠更好地實現跨學科聯動。數字化實驗系統進一步融合了傳統實驗的優點,能夠更合理地安排實驗,也能實現演示實驗與操作實驗的有機結合,實現課內實驗與課外拓展的結合。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虛擬實驗平臺,帶領學生完成線下實驗中難以開展或者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例如,電解水實驗、燃素說實驗等,這些實驗如果在實驗室內進行則會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而結合線上平臺,結合虛擬實驗室,能夠彌補實體實驗的不足。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虛擬環境中組織學生實施多種類型的實驗探討,這能夠為初中科學實驗開辟全新的可能,能夠進一步實現跨學科聯動,有利于提升實驗教學的靈活性、安全性,也能夠顯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
(五)應用數字化實驗,輔助學生個性化學習
數字化實驗具有快速且自動測量的優勢,能夠縮短實驗過程中的數據處理時間,進一步提升了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效率,能夠大幅度節省課堂時間。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數字化實驗系統,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臺。而學生也可以結合本節課的基礎知識,結合興趣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實驗項目,并完成自主練習,既能夠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輔助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五、結束語
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結合數字化實驗,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更好地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路徑,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未來,在初中科學實驗中還要進一步引入數字化實驗設備,做好普及與推廣,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借助數字化實驗平臺在思考交流中提升能力、增強本領、生成科學精神。
作者單位:陳曉嵐 上海市嘉定區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錢偉鋼.小學科學課數字化實驗系統提升工程作品檢驗能力的實踐探索[J].教育傳播與技術,2024,(03):90-96.
[2]韋衛林.數字化助力下的初中科學虛擬實驗教學探析[N].科學導報,2024-06-07(B02).
[3]石玲平.以數字化賦能小學科學實驗教學[N].江蘇科技報,2024-06-03(B11).
[4]蔡輝舞,洪茲田,孫美琪.指向科學思維培養的化學可視化教學策略——數字化實驗視角[J].實驗教學與儀器,2024,41(05):6-10.
[5]陳航洋.基于數字化科學實驗的科學素養評測設計[D].東南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