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文章以2000年以來的經典國產甜寵劇為研究對象,總結甜寵劇的主要敘事模式,并分析其深層含意,同時尋找國產甜寵劇突破同質化困境的方法,為甜寵劇的創新發展提供借鑒。方法:文章通過歸納總結大量甜寵劇人物塑造、情節設置等方面的特點,結合時代語境、社會現實分析其流行原因,再通過分析韓國甜寵劇的發展變化,尋找國產甜寵劇創新之法。結果:首先,發現甜寵劇主要有以下三種常見的敘事模式:第一,瑪麗蘇風格的“灰姑娘”模式,通常演繹“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第二,“男強女弱”的姐弟戀模式,上演年下弟弟直球追愛年上姐姐的戲碼;第三,勢均力敵的“助燃”模式,男女主各方面實力相當,共同成長。其次,甜寵劇流行的根源在于它大多基于女性視角敘事,充分滿足了作為主要受眾群體的女性觀眾的情感需求,反映了年輕人逃避現實、焦慮等心理現狀。最后,找到國產甜寵劇突破同質化困境的可行之法是“甜寵+”形式。在甜寵的基礎上加入奇幻、職場、懸疑等多樣元素,能夠豐富故事結構,使其更具新鮮感和吸引力。結論:研究甜寵劇的敘事模式,能為該類影視作品提供研究思路,也可在實踐層面為國產甜寵劇的創新制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甜寵劇;敘事模式;女性視角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01-0-03
0 引言
近年來,受到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和不斷更新換代的傳播媒介的影響,電視劇產業越來越繁榮,創作題材豐富多樣,類型層出不窮。甜寵劇以龐大的作品數量強勢刷屏,出現了不少爆款,逐漸成為中國電視劇的重要類型。
甜寵劇是以講述甜蜜愛情故事的劇本為依托,以輕松有趣的劇情為主線,著力塑造討喜又高顏值的男女主人設,使受眾獲得愉悅的觀看體驗的電視連續劇[1]。甜寵劇并不是憑空產生的一種全新的電視劇類型,它建立在過往電視劇的基礎之上,只不過更強調“甜”和“寵”兩種特質。“甜”是指故事情節輕松甜蜜,“寵”是指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態度[2]。憑借突出的特征,甜寵劇成為電視劇市場的重要類型。
甜寵劇的主要受眾是女性,其中年輕女性占比更大。甜寵劇之所以在年輕群體中頗受歡迎,與時代語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青年人現實生活中的焦慮和尷尬,催生了甜寵劇的“甜”和“寵”,這也是甜寵劇流行的根源[3]。甜寵劇能夠疏解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的心理壓力,使其沉浸于夢幻般的甜蜜故事中,短暫地忘卻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煩惱。同時,甜寵劇為觀眾創造了理想中的戀愛情景和美好的戀愛關系,觀眾通過將自身代入角色,獲得心靈上的撫慰和精神上的快感,從而對甜寵劇產生依賴。
縱觀近年來甜寵劇的人物塑造和情節設置,其通常基于女性視角敘事,無限甜蜜、輕松治愈的劇情精準抓住了女性觀眾情感化、休閑化的文化消費需求[4]65。本文對經典的國產甜寵劇進行具體分析,試圖總結其敘事模式,并研究其流行背后的深層含意,同時與韓國甜寵劇進行比較,探討國產甜寵劇敘事模式的創新發展方向。
1 瑪麗蘇風格的“灰姑娘”模式
“灰姑娘”模式由來已久,是甜寵劇敘事模式中最典型的一種。劇中,男主角通常是高冷帥氣、事業有成的霸道總裁或者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名人,他們冷漠傲慢甚至目中無人,做事雷厲風行,自帶殺伐決斷的氣場。女主角則通常是出身平凡甚至家境貧寒的普通女孩,但她們純潔美麗、善良熱心、努力進取,具有美好的品質。男女主的初次相見大概率是不太愉快的,但經過一系列事件后,兩人就會上演“霸道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故事。
在21世紀初的青春偶像劇中,“灰姑娘”模式屢見不鮮,如《流星花園》《命中注定我愛你》都是這種模式的經典之作。《流星花園》中囂張跋扈的富二代道明寺愛上了出身貧寒的杉菜,《命中注定我愛你》中的魔法靈社長紀存希愛上了“便利貼”女孩陳欣怡。“灰姑娘”模式的泛濫造成了劇情的雷同,容易引起受眾的審美疲勞。但十幾年過去,“灰姑娘”模式依然能在甜寵劇中掀起熱潮。2019年,一部《奈何BOSS要娶我》因無處不在的甜寵元素備受觀眾喜愛,收獲了高達7億次播放量。
“灰姑娘”模式經久不衰在于女主角作為普通平凡的女孩卻總能通過自身的閃光點獲得帥氣多金的伴侶,收獲完美的愛情,擺脫原來的困境,走向光明幸福的未來。女主角就像每一個平凡的女生,因此女性觀眾更容易代入女主角,將和帥氣男主角戀愛假想成自身經歷,實現自己對美好愛情的向往,以求短暫忘記現實生活中的困境。由此看來,只要還有渴望理想愛情的觀眾,“灰姑娘”敘事模式就不會消失。
2 “女強男弱”的姐弟戀模式
為吸引目標受眾,增強觀看爽感,近年來“女強男弱”的姐弟戀模式在甜寵劇中也十分常見,大量相關作品扎堆涌現。女主角通常是事業有成、經濟獨立、處事冷靜的成功女性。她們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較高的社會地位,對外是女強人形象,但內心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傷痛。男主角通常是陽光帥氣、直率大膽的年下弟弟。這種模式顛覆了以往電視劇中男性處于上位、女性處于下位的人物關系,曾具有“傻白甜”特質的女主角變成了雷厲風行的女強人,而傲慢強勢的霸道總裁變成了純良無害的年下男。雖然男女主角的身份地位相較之前的電視劇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但是作為姐姐的女主角在感情中仍然是被動的一方,大多數時候還是作為弟弟的男主角主動追求,從而上演了一場男主角滿懷熱情、直球追愛女主角的戲碼。
姐弟戀模式的甜寵劇更加精準地定位女性受眾,因為更能滿足她們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體驗,如《下一站是幸福》《愛的二八定律》等。《下一站是幸福》中室內設計專業的大四學生元宋勇敢追愛大齡女精英賀繁星,兩人展開了相差十歲的戀愛;《愛的二八定律》則講述了精英律師秦施與資深宅男陽華相差六歲的姐弟戀。
在傳統的影視劇中,女性角色大多依附于男性,專注于打理家庭瑣事、繁衍后代[5]。而姐弟戀模式的甜寵劇則選擇迎合女性受眾,當代女性意識的覺醒讓市場看到了提升女性角色在電視劇中的權力地位,結合劇情制造爽感,可以吸引更多女性觀眾。在現實生活中,女強人畢竟是少數,通過代入甜寵劇中的女性形象,女性觀眾能獲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但實際上,這種將男女主角身份地位互換的做法還是沒有擺脫傳統的男女相處模式。在父權社會中,男性作為上位者享受著社會紅利,而強行把女性角色塑造成女強人,并沒有使女性逃離在以往電視劇中被當作寄托男性欲望的客體的命運,反而掩蓋了女性在父權社會面臨的困境,甚至可能使觀眾產生超過三十歲的女性只有事業有成、有錢有貌有身材,才能獲得男性的青睞,才值得被人愛的錯誤觀念。
3 勢均力敵的“助燃”模式
隨著目標受眾愛情觀念的逐漸改變,甜寵劇中勢均力敵的“助燃”模式越來越受到喜愛,采用這種敘事模式的作品都收獲了不錯的口碑。劇中的男主角通常高大帥氣、能力出眾,他們不霸道,不會目中無人,更加理智和冷靜,而劇中的女主角通常美麗智慧、有過人之處。由于男女主角勢均力敵,兩人在一段關系中能夠平等相視,相互扶持,共同成長。
近年來,這種勢均力敵的“助燃”模式在甜寵劇中大受歡迎,在播放量、討論度、口碑上都獲得了較好的成績,如《微微一笑很傾城》《你是我的榮耀》《我可能遇到了救星》等。《微微一笑很傾城》的男主角肖奈是校園風云人物,近乎全能的天才,女主角貝微微是睿智開朗的計算機系學霸系花;《你是我的榮耀》的男主角于途學生時期是學神,后選擇成為航天工程師,女主角喬晶晶是一線流量女明星;《我可能遇到了救星》的男主角陸昭西是安星醫院新任院長,女主角葉時藍是安星醫院兒科醫生,他們之間雖然身份地位懸殊,但能夠以平等的關系相處,男主角雖然是上位者卻沒有行霸道之事,而是懂得尊重他人、平等待人。這些男女主角在相處的過程中,以平等的姿態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為更好的人,敘事邏輯合情合理。個體化時代的愛情的最終目的是自我成長,這也應該是未來甜寵劇對愛情最好的表達方式[6]。
然而甜寵劇自興起之后,由于制作成本低,因此也出現了一些粗制濫造的現象,單一重復的人設和缺乏邏輯的劇情讓“甜寵”變了味兒,成為令人發膩的“工業糖精”。甜寵劇精心營造出迷人的浪漫氛圍,將情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不惜以犧牲人物和情節的合理性為代價[7]。這些劇忽視了人物心理的刻畫和敘事邏輯,使男女主角的愛情顯得蒼白且單薄。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使曾經白日夢般的敘事模式不再大受歡迎,觀眾更希望看到有真實感和生活感的甜寵劇,而勢均力敵的“助燃”模式就很好地滿足了當下觀眾的情感需求,也更加符合當代年輕人的愛情觀。對愛情的描摹離不開對愛情、婚姻、性三者關系的探討[8],所以甜寵劇在滿足觀眾情感需求的同時,也應當輸出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
4 “甜寵+”:經典敘事模式的創新之法
甜寵劇中使男女主感情升溫的橋段不外乎“假扮情侶”“誤會”“吃醋”等,很難實現創新和突破。如何在固定的敘事模式、情節套路下為觀眾創造出新的看點是甜寵劇擺脫同質化的關鍵。
過去引領潮流的韓國電視劇在近些年開始了愛情偶像劇的“現實向”轉型,將揭露社會矛盾融入愛情敘述之中,以“反烏托邦式”的設定讓愛情故事拒絕油膩、回歸清新[4]67。除此之外,韓國電視劇中還增加了一些奇幻元素,如《來自星星的你》的男主角都敏俊是一個具有超能力的外星人,《當你沉睡時》的女主角南洪珠是一名能夠根據夢境預知不幸事件的記者。
國產甜寵劇受此影響和啟發,也開始在經典敘事模式之上增添更多元素,來實現創新,突破人物、情節同質化的困境,使劇情更具新鮮感。“甜寵+”就是將以愛情為中心的甜寵劇與奇幻、科幻、職場、校園等元素結合[9]。其中“甜寵+奇幻”模式的作品最多,如《相愛穿梭千年》是“甜寵+穿越”,《我的奇妙男友》是“甜寵+超能力”,《變成你的那一天》是“甜寵+身體互換”。此外,“甜寵+職場”模式也很常見,如《月光變奏曲》是“甜寵+出版社”,《我可能遇到了救星》是“甜寵+醫院”。
總之,“甜寵+”的手法可以豐富甜寵劇的故事結構,削弱配角、情節全部圍繞男女主角的愛情線來實現全程“撒糖”的單調感。同時,其能幫助甜寵劇跳出千篇一律的套路,賦予故事情節更多的可能性,規避了觀眾對既定敘事模式的膩煩,為甜寵劇的創新發展創造了更多機會。
5 結語
近年來,甜寵劇大批涌現,其瞄準了年輕人趨向逃避現實生活壓力、具有情感焦慮的心理現狀,以女性為目標受眾,成為電視劇市場的重要板塊。甜寵劇主要采用三種敘事模式,瑪麗蘇風格的“灰姑娘”模式、“男強女弱”的姐弟戀模式、勢均力敵的“助燃”模式。在這些模式的基礎上,甜寵劇又通過“甜寵+”的方法結合奇幻、職場、校園、懸疑等元素,找到了突破固定套路、創造新鮮感的方法。甜寵劇不應該忽視人物行為的合理性,不顧敘事邏輯一味生產“工業糖精”,無休止地“撒糖”。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和情感需求的增長,甜寵劇應在直接真誠的表達中輸出正向的愛情觀,實現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浩.玫瑰色的慰藉:新媒體時代的甜寵劇[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66-74.
[2] 汪榮.甜寵劇的類型創新與產業轉型[J].北方傳媒研究,2021(5):41-45.
[3] 楊毅.甜寵劇與青年人的情感焦慮[J].當代電視,2020(6):46-48.
[4] 王興堯.甜寵劇媒介景觀的動力成因與雙維反思[J].北方傳媒研究,2022(5):64-67,71.
[5] 繆貝.互聯網語境下網絡劇創作現狀的批評[J].當代電視,2021(4):92-98.
[6] 韓衛娟.甜寵劇媒介景觀的成因分析及反思[J].中國電視,2021(8):98-101.
[7] 楊毅.甜寵劇的浪漫學:簡單愛與“情感拜物教”[J].藝術廣角,2021(4):44-50.
[8] 郝建.類型電影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48.
[9] 葉瀟聰.接受美學視野下甜寵劇創作策略研究:以“戀戀劇場”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19):212-214.
作者簡介:謝佩凌(1999—),女,浙江麗水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