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 林佳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十年,十年間取得巨大成績。當下新冠疫情不再是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全球經濟處于待復蘇狀態,“一帶一路”戰略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用實踐結果證明“一帶一路”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在“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構建中,中國精神貫徹始終。中國精神在悠久歷史積淀中形成,是中華民族延續至今的精神力量?!耙粠б宦贰睉鹇允菍χ袊竦睦^承和發展,并構建了新時代“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中國精神為“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構建提供理論和現實依據,從而體現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中國精神中蘊含的內容使“一帶一路”話語體系富有中國智慧、中國自信、中國特色、中國夢想,為未來中國國際話語體系構建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經驗。
【關鍵詞】中國精神|“一帶一路”|話語體系
一、中國精神與“一帶一路”話語體系略述
(一)中國精神略述
“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1]中國精神在五千年歷史文明的積淀中形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激勵一代一代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的精神支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精神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兩次系統且集中地闡述了中國精神。第一次是2013年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盵2]明確了中國精神這一概念,把中國精神和中國夢連接起來,包含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第二次是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總書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講話中,習近平指出:“中國人民的特質、稟賦不僅鑄就了綿延幾千年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而且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3]兩次會議提到中國精神,說明中國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成為新時代中國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中國精神的概念從提出到發展體現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不斷深化,對中國精神的凝練總結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文明成果,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形成和發展的,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起到重要作用。
(二)“一帶一路”話語體系略述
話語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人類通過語言進行自身表達,另一個是從政治學領域而言,話語可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意識形態學說。話語體系實際上是思想理論體系和知識體系的外在表達形式,它以工具性構架承載特定思想價值觀念,以實體性表征標示思維能力。[4]從“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角度而言,中國是這一倡議的主體,而“一帶一路”話語體系的構建,需要一整套完整、科學、合理的話語系統。要把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構建的內容,把“五個世界”實踐目標作為“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構建的實踐訴求。
二、中國精神與“一帶一路”話語體系形成的關系
(一)偉大創造精神與“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中的中國智慧
“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中華民族幾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在各種領域迸發出創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主旨演講中提到:“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5]在“一帶一路”話語體系形成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倡導“三大原則”即共商、共建、共享,推進“五通”即政治溝通、道路連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用中國智慧引領世界經濟發展,偉大創造精神不僅給中國帶來巨大變革,也為世界的發展提供全新選擇。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運用中國智慧,發揮偉大創造精神,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了強起來,并為其他想要獲得解放、尋求發展的國家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二)偉大奮斗精神與“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中的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中闡釋的中國方案積極引領全球變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深知幸福需要奮斗,奮斗成果凝結了中國人的智慧和汗水。今天的中國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產生新的理論,從而指導新的實踐。在“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構建中傳遞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堅持互利共贏。我們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蘇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6]“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中,中國表明了帶領沿線國家人民一同奮斗的決心,也將此付諸實踐。從基礎設施建設,到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了奮斗中的“一帶一路”話語體系,讓中國方案、中國倡議造福世界人民。
(三)偉大團結精神與“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表達
“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構建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表達。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向往和平,《論語》中提到“禮之用,和為貴”,通過“一帶一路”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讓世界互聯互通。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把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共同面臨我們所亟需解決的問題,共同克服我們前方的各種困難。2014年1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的講話強調:“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能夠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币源俗鳛閳F結的力量,構建了“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中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
(四)偉大夢想精神與“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中的世界夢想
“一帶一路”話語體系表達了人類社會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彰顯了人類社會共同理想。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著追逐夢想,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指出:中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進一大批關系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項目,建設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帶一路”成為當今世界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7]“一帶一路”話語表達中體現了各國發展的共同利益,找到了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成為歷史上發展前景最美好的經濟帶。
三、以中國精神為引領構建“一帶一路”話語體系路徑
(一)以理論為支撐,增強價值認同度
“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構建,彰顯絲路精神,絲路精神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絲路精神到中國精神,從中國話語到中國話語體系,要運用好中國國際話語表達,構建“一帶一路”話語體系,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構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一帶一路”話語體系形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通過各國文明交流,積極對話,用世界眼光、全球視野發出中國聲音,傳遞中國價值,實現世界夢想。
中國精神與中國形象通過“一帶一路”話語體系進行有效傳播,找到當前世界發展的主要矛盾,看到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強“一帶一路”話語體系價值認同。改變以往西方話語主導地位,將強大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統一起來,用實踐說明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提升中國形象,弘揚中國精神,增強價值認同度。
(二)以實踐為基礎,擴大話語體系輻射廣度
中國精神蘊含豐富內容,其中包括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建黨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大膽實踐,不忘初心,帶領中國人民圓中國夢,如今帶領世界人民一道圓夢。實事求是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質,通過積極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將“一帶一路”各項倡議付諸實際,解決沿線國家發展中面臨的困境,滿足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沿線國家人民享受到發展帶來的成果。用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倡議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話語體系構建中建立中國的規則話語權、制度話語權,參與全球治理。
加強與世界各國的關系往來,建立深化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構建提供和平穩定的話語環境。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充分發揮“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構建中各種主體的作用,打造話語傳播平臺,組織國際峰會、論壇、對話會,利用好媒體資源,多形式影視推廣,使“一帶一路”話語傳播走向世界,彰顯中國觀點,擴大話語平臺的輻射廣度和權威性,增強國際影響力,提升文化軟實力。
(三)以目標為導向,提升國家間契合度
2019年6月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關于世界經濟形勢和貿易問題的發言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就是動員更多資源,拉緊互聯互通紐帶,釋放增長動力,實現市場對接,讓更多國家和地區融入經濟全球化,共同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盵8]當前全球發展面臨多重問題,構建“一帶一路”話語體系應以全球問題為導向,關注人類整體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個世界”目標,即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榮的世界、開放包容的世界、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個世界”目標,也是構建“一帶一路”話語體系的目標要求。通過“一帶一路”話語實踐充分展現,“一帶一路”這九年來穩步推進,碩果累累,指向未來全球領域的共同發展,著眼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盵9]
從共同利益出發,增強各國間的向心力,立足國際話語立場,突破西方話語霸權,形成“一帶一路”話語共識。構建“一帶一路”話語體系,需要對內做好闡釋,對外做好宣傳,特別是在對外場合講好“一帶一路”的故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故事。在對外宣傳中要結合他國話語邏輯,建立共同目標,凝聚話語共識。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7-48頁.
[2]《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頁.
[3]《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頁.
[4]張國祥:《中國話語體系應如何打造》,北京:《人民日報》,2012年7月11日.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491、492頁.
[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90頁.
[7]《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新華社,2021年11月16日.
[8]《攜手共進,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關于世界經濟形勢和貿易問題的發言》,中國政府網,2019年6月28日.
[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89頁.
【基金項目:1.2022年度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思想政治理論課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教學改革研究專項立項
2.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資助項目SIGST2022016高職院校思政課對大學生文化自信自強培養研究
3.2023年度省教育科學規劃立項重點課題:高職院校構建“大思政課”育人格局對策研究(ZJB1423103)】
(作者簡介:周瑩,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單位: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林佳,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實踐;工作單位: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