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濟元

近日,我再次閱讀了清代散文家袁枚的名篇《黃生借書說》。讀畢掩卷,又默默地誦讀“書,非借不能讀也”,我墮入了深深的思考。《黃生借書說》剖析:“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借得者這么“慮”著,心“惴惴”,手“摩玩”,擔憂成為壓力隨即促使他“讀書也必?!薄皻w書也必速”。
說起來世人的心態真夠奇怪的:貧困好學的年輕人買不起書卻千方百計借書讀,例如宋濂、袁枚、黃允修,例如車胤、孫康、王匡……當代許多求學者也是??墒堑弁?、富貴人家等有了豐富藏書的卻無心讀書:“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边@些有書而不讀的例子,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書,非借不能讀也”。故而,“慮人逼取”雖然是種壓力,會逼得人透不過氣,累得人直不起腰,忙得人頭昏眼花,但是它卻會礪人意志,催人雄起,促人進步,助人成功。所以,我覺得壓力可以成為成就人的好東西!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因“慮人逼取”,促使你“讀書也必?!薄皻w書也必速”。這于我也是深有感觸的。五十多年前我回鄉務農,不僅必須日出而作,日落了也還得去農民夜校教村里的父老兄弟讀書識字。勞作和上夜校之余,我從小鎮上的同學那里借到了一冊《紅樓夢》。一套《紅樓夢》四冊,我們幾個人傳遞著讀,每個人都得遵守規則:一冊讀十天,十天后必須把書送到小鎮上同學的手中,換回第二冊《紅樓夢》繼續閱讀。因此,不管有多大的事情干擾,我每天得堅持讀完一冊《紅樓夢》的十分之一,十天讀完。憑著這樣“慮人逼取”的借書閱讀,我在勞動之余讀到了不少的文學作品,還參加了江蘇函授大學的學習和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自學考試。后來我當上了小學語文教師,我的學生也多有喜歡讀書的,他們去學校的圖書館借書讀,也時常有人找我借書。找我借書的學生,畢業前多有習作被省、市等報紙雜志刊用?!皯]人逼取”的壓力也促成了這些孩子們的進步。
“慮人逼取”是給讀書的人加壓力,也是對專心讀書的人的一種動力;或者說,人要專心讀書也需要一定的壓力。學校教學,要組織考試,為的是促使學生專心讀書老師精心教書,因而學校考試于學生于教師是個促使人進步的壓力。三十多年前,我國推行了自學考試,讓許多要求上進的人心甘情愿去領受自考的壓力,從而促成了自己在學識和素養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因而也加快了我國社會文明進步的步伐。
《黃生借書說》還有言:“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焙陀袎毫Υ偈谷藢P淖x書一樣,有壓力也可以提升人的整體素養?,F實生活里的法規制度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都可以視為約束、規矩自身言行修養的壓力,是保障社會安定繁榮和諧發展的壓力——要說明的是,任何事情都需要分析條件,講究適度,掌握分寸,重視變化——所以這個壓力,得不斷地調整完善,期待發揮它的最佳效能。此外,有許多精英、才俊,他們出于對社會,對事業的責任和擔當,能夠非常自覺地領受壓力,不斷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為國家為民族奉獻更多的正能量。
總之,“慮人逼取”的讀書壓力,正好督促你將其化為讀書的動力。在這樣的動力下專心攻讀,你一定能收獲不斷進步的最佳效果。簡言之,有慮有壓方,方能有所進取。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