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角:法醫學
講述人:安安(西安交通大學)
適合人群:對醫學與法醫學具有極大熱情,敬畏生命,有強大的適應與抗壓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做事細心謹慎,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客觀地看待問題,以及動手能力強的同學
大概也就經歷了幾部電視劇、電影和小說吧,法醫這個職業就從司法幕后進入了公眾的視野中,法醫學專業也隨之從報考冷門變成了報考熱門。影視劇作品渲染下的法醫的神秘及其背后“替死者言,為生者權”的崇高志向,吸引了眾多學子把法醫學專業作為自己的報考目標。
但每當有人讓我介紹一下法醫學專業時,我就會下意識地去摸自己的“老腰”,同時腦海中蹦出的第一個詞是“慎重”。這里指的是報考慎重。我想,太多的影視內容給大家展現了法醫身上的光環,但鏡頭卻沒能反映法醫背后的不易——學習壓力大、就業艱辛、面臨職業暴露的危險等,當然也并沒有全面地展示法醫學學科的魅力。
接下來,我將從自身多年的學習體驗出發,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向大家介紹我所知道的法醫學專業。
法醫學是一門怎樣的學科?
在《法醫學概論》一書中,法醫學被定義為一門應用醫學及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并解決法律實施中有關醫學問題的科學。我在求學與實習期間對這個定義有深刻的體會。
這首先體現在本科階段所學的課程中:除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法醫學各分支的相關專業課程,我們還要學習刑事科學技術、普通邏輯學等課程。后來,我在公安系統實習了半年,讀研時也跟隨導師參與過許多例法醫病理鑒定。為案件的偵查與審判提供客觀、科學、公正、準確的醫學證據是所有法醫學家的目標,可以說,維護司法公正,就是法醫學這一學科存在的意義。
一部熱度極高的懸疑劇——《非自然死亡》曾提道:“法醫學是為未來而存在的學科。”作為國家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體現之一,法醫學學科的發展也關乎著國家公共安全。以法醫病理學家為例,他們除了對各類涉及死亡的案件進行鑒定,還會對危害公共安全的烈性傳染病引起的死亡進行研究。有時在防護條件不到位的情況下,法醫還會面臨著職業暴露的危險,因此各法醫學家也致力于讓公眾了解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在科研與實踐中,我們發現對于法醫學這一應用性極強的專業來說,科研成果的轉化道阻且長,因此如何將法醫實戰與基礎科研相結合,進一步連接法醫學學科應用與科學研究,跨過一個又一個絆腳石,是無數前輩的科研理想,也是我們這些法醫學研究生為之奮斗的方向。
法醫學學子有哪些學習體驗?
本科階段,法醫學學子會接觸醫用高數、醫用物理課程以及化學相關課程,主要以學習基礎醫學和法醫學理論知識、技術為主,許多課程含有對應的實驗課,需要進行實操練習。醫學相關課程多,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而雜,需要熟悉的實驗技能也很精細,讓許多法醫學學子戲稱自己年年期末似高考。同樣的,除了完成規定的課業,我也在課余時間投身到學生工作、課外競賽與志愿活動中,進一步充實我的大學生活。
碩博期間,法醫學學子則主要從事科研工作,攻讀博士時會比碩士在讀期間研究得更深入,科研工作量也更大。我攻讀的是法醫病理學方向,科研之余時常需要跟隨導師進行司法病理解剖。一開始我是慌亂又鎮定的,慌亂是因為擔心會犯錯,會錯過和遺漏一些細節,之后又迅速鎮定下來是因為只有在冷靜的狀態下才能努力做到不犯錯,畢竟我們是要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為案件提供科學證據的。有些攻讀其他分支學科的同學也需要在開展科研的同時協助導師進行相關鑒定。
法醫的日常就是解剖嗎?
法醫學專業所涉內容并不是只有電視劇里呈現的解剖,解剖工作所代表的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學科——法醫病理學。除了法醫病理學,法醫學專業還包含大眾熟知的法醫物證學(如現實中的親子鑒定)、法醫臨床學(如現實中的傷殘鑒定)、法醫毒理學與毒物分析(如現實中的毒物檢測)這些方向,以及大眾不太了解的法醫人類學、法醫精神病學、法醫昆蟲學等方向。
此外,即便是專攻法醫病理學的法醫,也并不是只從事解剖工作。準確來說,法醫病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尸體。實際上,有些情況下法醫是不需要對尸體進行解剖的,進行尸表檢查即可,有時甚至只對離體器官、組織等進行研究;而對于需要進行尸檢的案子,法醫并不是在完成解剖后就結束工作了,后續還要對相關檢材進行肉眼觀察,接著將其制成病理切片再進行鏡下觀察以及撰寫鑒定報告等。
影視劇外的法醫是什么樣的?
給大家講幾個發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我目前深造的方向正是大眾印象最深的法醫病理學。
有一次,我和導師去到一個村里,在現搭的臺子上進行尸檢,由于我身高比較高,幾乎全程保持90度彎腰干活的狀態,即使中途我的導師給我搬來了一條小板凳,結束的時候我的腰也都直不起來了。
還有一次,處理尸體高度腐敗的案子時,防護服都擋不住那難聞的味道,結束工作以后可以說我全身都被“腌入味”了。我印象深刻的另外一個尸體高度腐敗的現場,蒼蠅爬滿了周圍的玻璃,為了開展工作,殺蟲劑噴了一遍又一遍。
法醫病理鑒定的每一步都需要流暢謹慎的操作、豐富的醫學知識儲備、極致的耐心和細致的觀察力等的支撐。在解剖臺旁長時間地彎腰,觀察病理切片時的久坐,讓腰椎間盤突出成為法醫病理鑒定人員如影隨形的一位伙伴,比如我的導師——一位知名的法醫病理學專家,他的腰椎間盤突出就很嚴重。
此外,公安系統內的法醫,或者個別情況下公安體系之外(如高校司法鑒定中心)更資深、權威的法醫專家,還需要親臨現場進行調查。而基層公安部門里的法醫,忙碌的時候一個頂仨用,本人在實習的時候有幸體驗過幾次。法醫有時也需要作為一名專家證人出庭作證,這時就需要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展現縝密的邏輯思維以及拿出極其強大的抗壓能力來應對法庭上的提問。
法醫并不像偵探那樣,全程一個人對疑難案件進行推理。現實中,偵破一個案件,常常需要刑偵人員、不同分支學科的法醫、痕跡檢驗人員等通力合作。而且,并不是所有案件都可以完美得到解決,缺少某一環的證據或者是案件在程序上出現問題都有可能使案件陷入停滯狀態,甚至成為疑難懸案。法醫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地去挖掘檢材背后的“故事”。
除了法醫病理學家,法醫物證學家通過基因鑒定技術為“打拐”、性侵類案件做出無數貢獻;法醫毒物學家為發現新型毒品、偵破未知毒物致死類案件貢獻良多;法醫人類學家為無名白骨化尸體個體識別、尋親人臉識別等做出了不懈努力……
當然,法醫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案件在開展鑒定后都可以明確死者的死亡原因,腐敗的尸體、被污染的檢材、痕量的樣本……都可能會成為法醫抵達真相終點的絆腳石,更是法醫學者努力的動力。
沒有什么工作是輕松的,法醫也同千千萬萬個其他崗位上的人一樣,該加班時得加班,該值班時就值班,該開會時去開會,平常而不平凡。
法醫學專業畢業生好不好找工作?
為了實現人生價值與職業理想,我們都需要面對最現實的事情——找工作。很多同學誤以為學了法醫學專業就很容易進入公檢法系統,事實上,并沒有那么簡單。
總的來說,法醫學專業畢業生中,男生比女生更好就業一些。就每年的公檢法系統招聘公告來看,許多單位所招法醫限定男性報考。不過,很多單位也有女法醫,我實習時的帶教老師就是一名膽大心細的女法醫,但目前在崗的女法醫占比確實不高。
除了性別限定,法醫學專業畢業生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還會面臨其他問題。例如:現在一些相關單位對從業人員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本科畢業生想從事法醫工作基本只能靠“考公”,不過也是有只招收法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單位;如果“考公”失敗,法醫學專業畢業生可以選擇進入鑒定機構工作,一般先是簽的勞務派遣合同;“考公”失敗又不愿進入鑒定機構工作的法醫學專業畢業生,可能真的要考慮脫離專業方向了,這也是不少人最終走上的道路。
還有的同學誤以為學了法醫學專業可以去醫院當醫生。在此我要特別提醒,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可以選擇當法醫,但法醫學專業畢業生不能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不能到醫院從事臨床醫學工作。
對此,我希望大家在報考法醫學專業的時候還是要關注一些現實問題,不要只抱著一腔熱血去考慮問題,如果最后沒能在自己喜歡的崗位上奮斗,那是會有遺憾的。
當然,就我自身而言,求學至博士階段,我依然對法醫學學科抱有極大的熱忱,只是希望大家在選擇專業前能夠多方了解相關情況,以便未來更長久地保持對專業的熱情。
如果你有“替死者言,為生者權”的情懷,但不是只有這份情懷,那么歡迎你加入法醫大家庭,讓我們未來一起為國家司法公正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