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亭
【摘 ?要】作為一項重要的精讀訓練,復述是常用的教學方法。復述不僅可以考查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平時和學生的交流中發現,不少學生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斷斷續續,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沒有章法。這是因為很多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邏輯訓練。本文從明確目標、區分文章類型并給出關鍵詞、使用不同的復述提示法三個方面論述英語復述的邏輯訓練技巧。其中,重點分析不同的復述提示法。
【關鍵詞】英語復述;邏輯;技巧;復述提示法
以下是復述邏輯訓練的一些方法:
一、給出明確的復述目標
當老師給出課堂任務時,學生需要明確知道為什么要做這項任務,從而更有動力完成任務。復述的目的可以這樣描述:
(1)通過復述你可以和其他人分享閱讀所得的信息。例如你的父母或同伴問你在讀什么內容時,你能夠大致描述所讀內容。
(2)能夠從文章中分辨并提取出重要信息,并按照邏輯順序表達出來。
(3)更好地記住所閱讀的大致內容,并且能夠確認你是否真正地讀懂文章,以便進一步查漏補缺。
(4)能夠使用文中的生詞,或相關同義詞替換,或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類似的意思,加強生詞和已掌握詞匯之間的聯系,從而擴展詞匯量。
(5)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通過復述表達,提高靈活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
(6)增強記憶力,復述的過程中能回憶文章內容的不同模塊及相關細節,從而不斷提高記憶力。
二、根據不同類型的文章選擇復述的重點,給出復述順序詞
復述前, 首先確定文章的類型,能更好地理順復述邏輯思路。從內容上看,文章主要分為虛構類文章和非虛構類文章。其中虛構類文章主要有故事、小說、戲劇、寓言等。非虛構類文章主要包括是以事實為依據進行論證的文章,如科普文等。確定文章類型后,老師可以用關鍵詞句圈點、表格梳理、問題引路等方法帶領學生梳理文章復述的重點:
(1)虛構類文章:確定關鍵人物、背景、沖突、解決方案和其他關鍵事件。
復述虛構類文章的順序詞可以是:In the beginning, next, then, after that, in the end。
(2)非虛構類文章:確定主題、作者的目的、主要思想和兩到四個支持細節。
復述非虛構類文章的順序詞可以是:Topic, purpose, fact 1, fact 2, fact 3, I wonder。
三、使用不同的復述提示法,增強邏輯性、趣味性
在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次的復述。通過使用復述提示,能夠讓學生的復述更有邏輯性。為了避免學生對復述環節感到枯燥,每次復述可以輪流按需選擇不同的復述提示法。具體可以參考以下部分復述提示法。
(一)使用道具邊復述邊表演
復述本身是比較有難度的,一般學生要經過多次復述練習,復述文章時才會更順暢。為了增加學生的復述樂趣,可以準備相關道具或和學生一起制作復述道具,在學生復述時,請學生使用道具邊復述邊表演。以有趣的動手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練習。
例如學生正在學習一篇有關動物園的短文,其中提到了不同種類的動物和它們的習性。教師可以在教室中設置一個小型的“動物園”,用桌子上的道具來模擬。放置動物圖卡或玩具來代表不同種類的動物,如獅子、大象、長頸鹿等。分配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動物園的導游和游客。邊復述邊表演,描述導游帶領游客參觀不同的動物,以及介紹這些動物的習性和特點。學生可以使用動物圖卡或玩具來模擬動物的動作和聲音,以增加表演的互動性。鼓勵學生互動,使用英語來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導游描述動物,游客提問有關動物的問題。在表演結束后,提出一些問題,以確保學生理解了文章的內容。例如,你可以問:“導游介紹了哪些動物?”或“長頸鹿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表演配以簡單的臺詞,同時復述的學生也可以作為旁白,將整個故事的開端、發展和結尾部分復述出來。當然,虛構類文章也可以直接讓學生扮演相關虛擬角色。這樣對于復述的學生來說,復述的過程中有具體場景的提醒,不僅能夠在原文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生動的表達,而且復述因場景提示而更有邏輯性。
(二)便簽提示
一般學生開始復述時,很難在思維上和口頭上區分他們所讀文章的開頭、中間和結尾。另外,在讀到文章后半部分的時候,學生容易忘記前半部分的細節內容,這樣復述的時候容易遺漏重要部分。因此,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使用便簽,在閱讀時直接在便簽上畫或寫,這樣再看文章的時候,能夠很快抓住文章各部分的大致內容。
便簽提示法有兩種安排,第一種是整篇學生根據自己的節奏邊讀邊記便簽,讀完之后再復述。這種更適合高年級的學生。學生開始閱讀章節時可以在便簽上寫一些關于每一章節的筆記,并在閱讀時將它們放在書中或貼在文章相應內容旁。當他們讀完文章,到了復述的時候,他們可以拿出便簽作為復述的基礎。可以從三個便簽開始:開始、中間和結束。進階式的使用可以有五或六個便簽,增加的部分主要是中間情節或支撐文章觀點的細節。使用便簽通常能以視覺方式為讀者“分隔”事件。他們可以在思維上和視覺上“看到”每個特定事件或情節的一部分。若用彩色便簽標記不同的部分,對于視覺沖擊更大,學生也更能理清或記住文章的重點內容。第二種是老師帶領學生按文章的分塊來做便簽,降低復述的難度,這種更適合于低年級的學生。文章分區塊一邊讀一邊復述,最后再進行整篇文章復述。例如,當讀完文章開頭部分后,老師讓學生們暫停閱讀并在便簽上畫出或者寫下自己覺得這個部分最重要的內容并請學生復述。當讀到中間某個部分的時候,提示學生再次停下并請學生寫出或畫出自己認為這部分最重要的內容,并請學生復述這部分內容。以此類推,一直讀到文章的最后。等整篇文章讀完后,學生可以拿著便簽復述,有所依據,有所提示,增強邏輯性并避免學生不知所措,不知從何談起。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將整篇的復述變為一個個簡短的片段,同時也能訓練學生抓取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圖片提示
(1)如果課本中有插畫,那么教師可以將插畫作為學生復述的提示或線索,降低學生復述的難度。教師可以將與文章主要內容相關的插圖打印出來,或將其顯示在交互式白板上。學生按照文章陳述的順序排列好圖片,然后利用圖片提示,復述這些圖片相關的故事。此外,也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所需復述課文相關的插圖,將每幅圖對應的關鍵詞寫下來。學生根據插圖及關鍵詞來進行復述,這樣學生能更加流暢地復述,有思路,能增強復述的邏輯性。以譯林版六年級上冊課文“Protect the earth”為例,課文中有四幅插圖,學生可以利用每一幅圖片提示來復述,能夠降低復述的難度。先按照文章陳述的順序排列好圖片,再將每幅圖對應的關鍵詞寫下來能夠降低難度,邏輯更清晰。如第一幅圖的關鍵詞可以是useful, drink, use, clean, not much, waste, reuse, save,關鍵詞以動詞為主,更容易將文段主要內容完整復述。
(2)如果課本中沒有插畫,一方面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后,在文章的開頭、中間和結尾各畫一幅畫。對于虛構類文章,可以根據文章確定關鍵人物、背景、沖突、解決方案等重點信息,在每個環節畫出相關簡略圖。對于非虛構類文章,對于文章的主題、作者的目的、主要思想和支撐論據畫出相關簡略圖。此環節不要求學生畫圖多么精美,只需要學生自己能看懂的簡略圖即可。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搜索或創作一些圖,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同樣能便捷地給學生梳理復述思路。
(四)運用“五指復述法”
五指復述法是幫助學生回憶文章的五個重要元素。對于虛構類文章,這五個重要元素分別是背景介紹、主要人物、問題、事情的經過、解決方法或結果。對于非虛構類文章,五個手指分別代表主旨/主題、事實一、事實二、事實三、作者觀點總結或者自己的看法。
具體實施如下:(1)首先帶領學生分析文章的類型。(2)根據文章類型,老師向學生解釋或帶領學生回顧相關文章類型使用“五指復述法”時,每個手指所代表的復述要素。老師在黑板上畫出五指復述示意圖或讓學生制作五指復述提示卡,以便學生在復述時可以參考。另外,讓學生在自己的每個手指上貼上或寫上復述要素提示標簽也是比較有意思的方式。(3)學生復述時,可以參考他們的手或手的示意圖卡,邊說邊指向相應手指,老師適當提示。
每個手指代表一個關鍵要素,這有助于學生按順序回憶信息。以The three little pigs為例:大拇指是故事的第一個關鍵要素,代表第一個小豬,小豬建了一個稻草房。食指是故事的第二個關鍵要素,代表第二個小豬,小豬建了一棟木頭房子。中指是故事的第三個關鍵要素,代表第三個小豬,建了一個磚頭房子。無名指是故事的第四個關鍵要素,代表大灰狼,大灰狼想吃掉小豬。小拇指是故事的第五個關鍵要素,代表結局,大灰狼吹倒了稻草房和木頭房,但無法吹倒磚頭房。三只小豬躲在磚頭房里,安全度過了。學生可以使用五指復述法來講述整個故事。首先,他們可以指著大拇指并說出第一個小豬建的是什么房子,然后過渡到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依次敘述故事的關鍵要素,這有助于他們更容易地記住故事的順序和要點。
復述時運用五指復述法,有趣又有效,而且是互動較多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和復述英語故事、文章或信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五)將復述與寫作密切聯系
閱讀和寫作技能與學生的讀寫能力有著復雜的聯系。對于閱讀后難以復述的學生來說,另一個策略是先從寫作開始。相比較其他作者的文章,學生對于親身經歷的事情,更了解故事情節和事件順序。在學生學習如何復述未知作者的故事之前,先教他們如何復述自己的故事。讓學生首先向同伴復述他們的作品。然后,只使用圖片或關鍵詞向伙伴復述他們的故事。最后,讓學生們簡單地口頭復述他們給對方寫的故事。
對于復述比較困難的學生,通過寫作梳理文章框架,初步轉化成學生自己的語言,概括性描述文章。然后再口頭復述,這樣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也能順暢地進行復述,不僅能夠理清復述邏輯,而且能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先筆頭轉述文章,后口頭復述的實例如下:學生正在學習一篇關于動物的文章,其中提到了關于大象的信息。學生首先閱讀文章,然后使用自己的話語寫下一份關于大象的筆頭轉述。可以是一份簡要的概要,包括大象的特征、生活習性和食物。接下來,學生口頭復述他們筆頭轉述內容。有助于他們將書面知識轉化為口頭表達,復述更有邏輯性,更流暢。
總而言之,以上提供五種復述邏輯訓練的方法,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可以研究文本的類型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綜合運用以上方法。通過潛移默化的復述邏輯訓練,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的邏輯性與概括能力將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彩芬.高段英語創造性復述中不同形式圖片的運用[J].小學教學設計,2013(12):14-15.
[2]王萬穎.淺談復述英語課文的方法與意義[J].新課程(中學版),2012(9):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