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廉政思想概述
周恩來廉政思想科學系統、博大精深,蘊含理想高尚的世界觀、為民謀利的宗旨觀、本色不變的廉潔觀、一心為公的工作觀等多方面內容,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思想是先驅”——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教育是廉政建設的先導
周恩來認為黨員干部思想領域出現偏差是導致一系列黨風廉政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要搞好黨風廉政建設,必須抓好黨員干部的思想教育這一“治本”之策,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全體黨員干部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與基本立場,把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當作前進的指明燈。同時,周恩來具有高度的政治警覺性與憂患意識,能夠從表面的安穩中敏銳察覺到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周恩來認為,領導干部必須“提高政治警覺性”,“反對一切實際工作中的機會主義以及蛻化或腐化思想等”。值得注意的是,周恩來將干部的思想改造視作一件需長期乃至終身貫徹堅持的事,提出“要把思想改造看作像空氣一樣,非有不可”,通過持之以恒的改造思想,使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廉政思想永駐心中。
二、“以人民的疾苦為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周恩來廉政思想的基礎
在青年時期,周恩來就展現出對國家與人民的熱愛,他在《愛國必先合群論》中指出:“愛國者,必先及其社會,首必愛其群,斯為愛國之士”。自黨成立之日起,周恩來就始終牢記和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體現出堅守理想信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共產黨人的精神特質。新中國成立以后,周恩來出任國務院總理,但他卻始終將自己定位為 “群眾的勤務兵”,與人民時刻保持血肉聯系。他發布的第一個通令就是關于嚴格機關辦公用房管理,不許與民爭利。1956年7月和1958年7月,周總理先后四次到上鋼一廠視察并參加勞動,午飯時他拒絕接待,而是買了5分錢的卷心菜、1分錢的湯和2兩白飯,與周邊的工人邊吃邊聊天。1958年,黃河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峰,持續十多天的特大洪水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周恩來得知后心憂如焚,親自趕赴現場在大雨中指揮抗洪搶險工作。周恩來的一生忠誠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也是他勤政為民、清廉為官的思想源泉。
三、“向歷來的艱苦樸素的生活看齊”——踐行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廉政建設的應有之義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自古流傳的傳統美德,周恩來自幼便深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一生都推崇并堅持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他強調“合格的共產黨員應該在物質生活方面自覺‘向我們歷來的艱苦樸素的生活看齊’,時刻保持知足常樂、克勤克儉之美”。周恩來有一件藍色睡衣,穿了30多年,衣服已褪色,袖口都已磨破仍不舍得換。周恩來的侄媳晉菊清回憶起探望周恩來的往事“那次我去了,伯伯的鞋,都漏了窟窿,腳底板都漏了窟窿,他都不換,他都這樣還穿”。周恩來認為,黨員干部只有堅守勤儉節約的美德,堅持生活樸實的作風,才能從根本上做到固本守節、廉潔自律。
四、“黨員干部要‘過好五關’”——改善黨員干部的作風是廉政建設的重要環節
新中國成立后,官僚主義仍在黨內一定范圍內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的方針政策的落實與各項重要工作的開展,損害了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周恩來對黨內長期存在的官僚主義現象深惡痛絕,在反對官僚主義問題上一貫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他認為“官僚主義是領導機關最容易犯的一種政治病”。在一次國務院會議上聽取某部部長匯報工作時,周恩來詢問了一些問題,該部長卻答不上來,周恩來嚴厲指出:“你簽了字,問你情況答不上來,那就是官僚主義胡鬧臺,必須作檢討”。為了進一步整肅黨內官僚主義問題,周恩來撰寫了《反對官僚主義》一文,對官僚主義的二十種具體表現形式作了詳細的揭示。為了進一步規范黨員干部的廉政行為,1963年5月,周恩來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直屬機關負責干部會議上作了《過好“五關”》的報告,諄諄告誡黨員干部要過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和生活關,將改善黨員干部的作風作為廉政建設的重要環節。
五、“民主要擴大而不是縮小”——發揚民主是廉政建設的關鍵所在
針對新中國成立后黨內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官僚主義及腐敗現象,周恩來不僅對此作了深入的分析與闡述,還對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與見解,他認為,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營造良好的黨內民主氛圍,這是杜絕官僚主義、確保黨員干部廉政的關鍵。1956年7月,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一次代表大會上做了《專政要繼續,民主要擴大》的講話,明確提出“民主要擴大而不是縮小”。1962年4月,周恩來在談到我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時提到“正常的民主生活得到保障可以有效地預防黨內腐敗的出現,為黨風廉政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基礎環境”。為進一步鞏固人民民主,預防黨內腐敗,周恩來高度重視建章立制的工作與監督體系的完善,直接或間接領導、參與、制定了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修正草案)》《關于解除小貪污分子的顧慮及處分問題的指示》等法律、政策文件,領導設立了專門的監督機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
周恩來廉政思想對新時代大學生" " " " " " " 廉潔教育的價值蘊意
一、以周恩來的光輝形象引領學生,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示范性與權威性、親和力與感召力
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周恩來同志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光輝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勛、展現的崇高風范,深深銘刻在中國各族人民心中……”并用“六個杰出楷模”高度概括評價周恩來光輝的一生。對于周恩來,絕大多數大學生對他為民族解放與新中國建設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耳熟能詳,是永垂不朽的一代偉人,以偉人的廉政理論與廉潔品質教育學生,能夠增強廉潔教育的權威性與認可度,使學生“見賢思齊”,對標找差,學習效仿,對新時代大學生具有極強的示范與引領作用。此外,周恩來平易近人的親切形象、溫暖感人的事跡也能夠增強廉潔教育的親和力。在學習周恩來廉政理論與思想的同時,學生還能深刻感悟其心憂天下的愛國情懷、一心為民的為官品質、宵衣旰食的奮斗精神與勤儉樸素的優良作風,這對于大學生而言,無疑也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洗禮。
二、以周恩來的生動事跡感染學生,有助于推進大學生廉潔教育知識性與生動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
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不僅需要權威準確地對黨紀國法、法律法規進行灌輸式的宣講普及,還需要更多真實生動的事例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在周恩來的一生中,他不僅提出了科學系統的廉政建設理論,自身更是廉潔自律的忠誠貫徹者、堅定執行者,留下了拒絕翻修住所、拒絕為親戚安排工作、拒收家鄉土特產、病重時拒絕探望等一段段為世人津津樂道的廉潔美談。通過講述周恩來廉潔自律的真實故事,以及借助《周恩來回延安》《海棠依舊》等展現其人格魅力的經典影視作品,能夠有效推進大學生廉潔教育知識性與生動性相統一,使廉潔教育生動鮮活、有血有肉。同時,習近平總書記也曾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而當前的大學生廉潔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理論素材豐富、實踐素材較少的問題。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應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挖掘豐富的物質與實踐載體進行思想熏陶,周恩來故居、周恩來紀念館等紅色歷史展覽館,以大量的實物、照片、文稿、模型、影像資料等真實再現了周恩來勤政為民、清廉樸素的一生,是廉潔教育的寶貴實踐資源,也是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有力抓手。
三、以周恩來的廉政理論教化學生,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推進,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的時代背景下,新時代大學生的“學廉、思廉、崇廉、守廉”的意識不斷增強,大學生廉潔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應當注意到,當前部分高校中一些大學生在守廉踐廉方面呈現出新的問題,如部分大學生受不良宣傳的影響,還存在著“恨貪”與“羨貪”交織的思想;部分學生干部“只做學生官,不做學生友”,甚至出現暴力查寢等現象;部分學生干部能夠抵制金錢、物質誘惑,但是未能正確劃清“朋友義氣”與“公平公正”的關系,在榮譽申報、組織發展、干部推薦等方面有所偏袒;部分學生干部存在官僚主義,不講民主,搞“一言堂”,習慣發號施令,不善于傾聽意見;部分學生生活鋪張浪費,開銷巨大……而反觀周恩來廉政思想,可以說是蘊意深刻、內容全面,其中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的原則底線、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干部過“五關”的思想、對官僚主義具體表現形式的深刻闡述以及健全監督機制的各項舉措等,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時代的今天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對進一步提升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際成效,解決當代大學生在廉潔方面出現的一系列新問題具有高度的針對性與指導性。
周恩來廉政思想與廉潔品質對" " " " " " " " " 新時代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啟示
一、以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啟智潤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大量與勤儉節約、廉潔自律有關的內容,《左傳·莊公·莊公二十四年》中提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體現了勤儉節約在傳統美德中的重要地位,而唐朝詩人李商隱則將勤儉上升至國家安危的高度,他詩曰“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周恩來的生母與嗣母知書達理,賢良淑德,使得周恩來自幼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的熏陶,這對其廉潔品質與廉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廉潔教育,應當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寶貴資源,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元素啟智潤心、凈化心靈。
二、抓住學生黨員與學生干部的關鍵少數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周恩來將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環節,提出了黨員干部要過好“五關”,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操守和優良作風。加強新時代大學生的廉潔教育,應當抓住學生黨員與學生干部的關鍵少數,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干部在學生中擁有一定的權力,屬于校園腐敗、微腐敗高發易發人群,加之近幾年來學生干部暴力查寢、收受賄賂、任人唯親等現象的出現,因此學生干部的廉潔教育亟待加強;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黨員、學生干部在學生中有著一定的影響與威望,通過加強對他們的廉潔教育,充分發揮他們的引領示范作用,使全體學生見賢思齊。加強對學生黨員與學生干部等關鍵少數的廉潔教育,關鍵是要加強他們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周恩來等老一輩優秀共產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輝事跡與嘉言懿行教育引導他們,使他們從思想根源上樹立服務宗旨,筑牢防腐之堤。
三、建立完備科學的學生干部監督機制
權力失去了監督就像老虎沒有了籠子。在新中國成立后,為加強廉政建設,預防黨內腐敗,周恩來親自領導參與制定了一系列黨內監督的制度章程,領導設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并不斷完善對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新時代大學生廉潔教育,既需要春風化雨的思想教育,也需要嚴格有效的制度約束,兩者應有機結合,這有利于盡早采取措施遏止學生干部微腐敗行為的苗頭,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本文系基金項目《“四位一體”加強新時代高校廉潔文化“四度”建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Z4S1B22519)成果。作者單位:淮陰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