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思志,王子良,藍黎明,李培培
(信陽市農業科學院)
花生是我國傳統三大油料作物之一,在國家糧油安全戰略中有著極其特殊的重要地位。我國花生年產量接近1 900萬噸,占全世界4成,位居全球第一,但目前我國食用植物油仍然相對短缺,自給率只有約30%,有約70%的食用植物油需要通過進口油料或成品油來解決。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特別強調要抓好油料生產,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信陽市具有明顯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區位優勢和平臺優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讓中國“油瓶子”裝上中國油,信陽花生產業正迎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信陽有種植花生的傳統?;ㄉ谛抨柛骺h、區均有種植。其中,以平橋、息縣、淮濱、固始的沿淮河區域為核心花生主產區,面積和產量占全市的2/3以上。此外,新縣、商城、光山、羅山、潢川等以丘陵山地代表的旱薄地種植帶,產量將近全市的1/3。雖然近年來信陽油料作物面積變化較大,但是花生種植面積總體穩中有升,對于當地的油料總產量有較大的貢獻。2012—2021年10年間,信陽花生種植面積由55.29千公頃擴大到81.31千公頃,產量由25.29萬噸增加到33.53萬噸,產量在全市油料作物總產中的比值由38.5%提高到59.4%(見表一)。

表一 10年來信陽花生種植面積、產量占全市油料作物比值
根據河南統計年鑒數據顯示,信陽市花生單產水平與河南省單產水平相當。按全省平均水平畝產310公斤,每公斤6元計算,一畝花生的產值在1 800元以上,按照畝成本800~900元計算,畝效益在1 000元左右,已躍居全市大宗農作物前列,比較效益優勢明顯。而且,花生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農產品,不與糧爭地,多數種植于不適宜種植糧食作物的干旱、瘠薄土地上,在信陽是一種無可替代的高效作物。近年來,信陽市農科院先后研究推廣了夏直播花生機械化起壟高產栽培技術、花生小麥周年一體化施肥技術和花生綠色病蟲害防治技術,為花生高效穩產提供了技術支持。息縣、羅山、平橋等地已創造出大面積單產450公斤/畝的高產田,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通過提高花生的種植效益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花生產業的發展,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此外,依托河南省“四優四化”科技支撐行動計劃優質花生項目,從2016年開始,信陽市農科院在全市大力推廣高油酸品種豫花37、豫花65,高油品種遠雜9102、遠雜9307、信花425和高產品種豫花22、豫花23,優質品種利用率顯著增加,全市種植面積達70萬畝,高油酸花生發展到30萬畝。
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深入實施,信陽市花生生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據信陽市農業農村局統計,2023年,全市30畝以上花生規?;a主體有2 747家,花生種植面積共10.9萬畝。其中,100畝以上規?;a主體有487家,花生種植面積5.2萬畝,規?;a主體逐年增加。
息縣2021年與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簽訂了院縣共建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示范縣戰略合作協議,以優質品種為支撐,以綠色高效生產技術為引領,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載體,以全產業鏈發展為目標,大力實施“個十百千萬”工程(即一個主打品種“豫花65號”,十個鄉鎮推廣種植,扶持一百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高油酸花生,實現示范區畝產破千斤、示范面積過萬畝),持續推動息縣高油酸花生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打造科技引領支撐縣域優勢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新模式。目前,息縣全縣建有高油酸花生千畝示范方4個、百畝示范方6個,高油酸花生種植覆蓋10個鄉鎮,高油酸花生種植核心區面積已達2萬畝,發展以源豐油脂為龍頭的花生生產企業40余家。由于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市場的有效拉動,如今息縣的花生已成為種植結構調整的主導作物、農產品加工的優勢作物,形成了產、加、銷良性發展的態勢。息縣花生產業正沿著品種優質化、栽培模式化、生產集約化、加工現代化、銷售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信陽花生在生態與生產上屬于豫南小果優質花生,在品質區域屬于黃淮海高油花生區。目前,以平橋區為代表的淮河兩岸花生產業帶和以東5縣為代表的丘陵山地花生產業帶是信陽市花生種植的主要區域。
以平橋區為代表的淮河兩岸花生產業帶面積占全市花生種植總面積的60%,花生機耕率達100%,機械起壟播種率達70%,機收率在60%以上,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0%,為信陽花生核心產區,機械化、輕簡化、現代化生產水平信陽首位,基本形成了生產規?;c全程機械化互相促進的發展態勢。
以東5縣為代表的丘陵山地花生產業帶受地勢影響,難以形成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土地高低不平,種植地塊小,不適宜機械進行大規模作業。與平橋區為代表的淮河兩岸花生產業帶相比,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程度明顯落后?;ㄉa中的耕整、灌溉和植保機械屬兼用設備,已基本可以滿足生產要求,但花生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收獲、摘果等環節機械化水平不高,是制約此花生種植區域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乃至制約花生規?;a的短板弱項。播種和收獲是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核心環節,占用勞動力多、勞動強度大,作業成本占生產總成本的70%左右。其中,收獲用工量占生產全過程的1/3以上,作業成本占總成本的50%以上。不利的自然條件、較高的生產成本、煩瑣的作業環節直接影響了作業效率和收益,導致農戶種植花生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目前,信陽市的花生榨油生產能力達3萬噸,可轉換花生果8.3萬噸,相當于全市總產量的35%。信陽市的花生就地加工只占30%左右,基本上用于榨油,其余的由花生收購點免費脫殼后以花生仁銷售,基本上以原料形式銷售,附加值較低,難以完成產、加、銷一體化的全過程,不能發揮最大效益,資源優勢還難以完全轉化為經濟優勢。
信陽市花生市場開拓能力不夠,銷售主要以國內市場為主,國際市場份額占比較小,限制了產業的持續發展空間。同時,本地缺乏系統的品牌營銷策略,花生品牌建設能力不足,中小農戶難以建立自己的穩定營銷渠道,缺乏知名度和美譽度,影響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信陽地處南北過渡地帶,季節氣候明顯,兼有山地氣候特點,光照充足,雨量豐沛,氣候溫暖濕潤。區域內丘陵崗坡地面積大、沿淮沙壤土分布廣,花生生產自然基礎條件優越,發展花生生產大有可為。
花生是我國重要的食用油來源,花生油是大宗食用油中自給率最高的品種,對于保障供給和消費起到了重要作用。年產量約300萬噸,其中約50%用于榨油,占國產植物油產量的約27.9%,僅次于菜籽油,是國產植物油的第二大來源。目前,我國植物油人均食用消費量已達創紀錄的25.1公斤,是全球平均消費量的1.3倍,市場前景廣闊。且就單位面積產油量而言,花生產油量是油菜的2倍、大豆的4倍,其產油效率在大面積種植的油料作物里排名第一位。在河南省乃至全國,花生是大田作物里面種植效益最好的作物?;ㄉ鳛楦咝У慕洕魑?,生產過程中的大量副產物也可獲得比種植其他作物更高的收益,對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信陽作為河南花生優質小果產區,所產的小果花生極少受到黃曲霉素污染,莢果整齊美觀,籽仁適口性好,市場歡迎度高,種植效益也受本地農戶認可。
花生是一種豆科高油脂高蛋白作物,根系發達,具有耐旱、耐酸性強,耐瘠與根瘤菌共生固氮等特性,具有較強的共生固氮能力,有利于發展節水農業,減少氮肥用量,還能改良土壤肥力,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是與糧(小麥、玉米、水稻)棉輪作的理想作物?;ㄉ彩强购?、耐瘠、抗災能力強的作物,與同季旱地作物相比,花生耐旱性強,穩產性好,其根系分泌物還能抑制多種土、肥、種傳播病害,可有效優化前后茬田間群體結構,發揮邊際效應。此外,花生秸稈也是良好的動物飼料。隨著種植規模擴大和機械化水平逐步提高,近年來花生秸稈飼料化率也持續提升。因此,發展花生產業在促進農業生產良性循環、提升土地產出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顯著優勢。
從化學構成看,花生主要是由脂肪、蛋白質構成,兩者的含量占到花生籽的80%左右。花生不僅能提供大量蛋白、脂肪和能量,而且可降低膳食飽和脂肪、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能有效優化膳食結構?;ㄉビ屯?,還是食品工業原料,有數百種花生制品,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風味食品和加工原料,屬于重要的糧油兼用作物。花生籽除含有22%~28%的蛋白質外,還含有白藜蘆醇、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且花生種皮薄、粗纖維含量低,榨油后餅粕的蛋白含量高于其他多數油料餅粕,也具有良好的開發利用價值。
新形勢下,信陽市花生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要實現信陽市花生產業可持續發展,應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綠色、有機、可持續生產為重點,著重提高產品質量,形成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科技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面對新形勢、新階段、新目標、新要求,各部門要分工協作,形成合力,在工作上找短板,在措施上找弱項,在落實上找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以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作為推動花生產業發展的小切口,在“卡脖子”問題上不斷實現新突破,厚植花生產業根基,以助推信陽農村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積極制定出臺《信陽花生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花生發展目標、區域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二是完善補貼政策。將花生納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范圍,引導適合區域調整生產結構,開展集中連片種植,做大做強花生產業。同時,積極發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引導作用,將花生生產相關機械納入補貼范圍,提升花生機械化生產能力。三是打造生產基地。選擇一批重點縣和重點鄉鎮開展花生綠色高產高效行動,集成示范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模式,指導示范區推行統一種植品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控、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機械作業,示范帶動花生大面積均衡增產增效。四是對主導產業以種植花生為主、產業基礎條件較好、規劃布局科學合理、政策支持措施有力的區域,優先考慮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扶持范圍。
一是培育、引進和篩選適宜信陽生態條件的優質專用花生新品種,以早熟、高產為基礎,選育油用型、出口型、加工型、鮮食型、營養保健型及特異型等優質專用型花生新品種,以滿足國內外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增加花生的綜合效益,提高信陽花生在國內外市場中的競爭力。二是示范推廣“全苗、壯根、促花、控旺、防衰”精準調控技術,大面積提高單產水平。三是加快農機農藝融合、化肥農藥減施等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提高花生產量,提升品質,增加效益。四是結合信陽當地自然氣候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濕澇等災害天氣防災減災技術和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機制研發,減少生產損失。
近年來,國家一直強調實行統一耕種,規模化種植,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信陽市的花生種植長期以來零散種植占比較高,土地規?;?、標準化程度低,導致種植成本高,生產效率低下,抗風險能力弱。土地實行規?;N植就是要采取村級統一流轉、鄉鎮統一經營的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根據發展規劃統一供種,推廣一次性施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機械化生產技術、精準投入技術,開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遙感和物聯網等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花生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管理水平。要進一步推行“公司+專業合作社(種植公司、家庭農場、種植大戶)+農戶”訂單農業合作模式,以高產量增收、高質量增值、高效益回報來顯著提高農戶種植花生的積極性,最終實現花生產業產值的巨大提升。
一是在規模種植的基礎上,發展產后初加工,統一收購、儲藏,根據訂單進行剝殼,剝殼以后分級,提高產品的穩定性和品質的一致性。二是及時更新、改造升級加工設備和加工工藝,不斷提高花生產品精深加工檔次,持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將原料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和經濟優勢。三是規劃建設專業倉儲、物流產業園,建立期貨交割庫,與期貨市場直接對接,降低產業風險。四是引導鼓勵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與加工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聯合組建創新研發中心,加大力度開發花生精深加工技術與產品,著力培育本地花生產業龍頭企業,培育信陽知名花生品牌。五是整合農技推廣、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單位的技術力量,加強本土創新科技人才和產業帶頭人的引進培養,壯大鄉村產業振興“頭雁”隊伍,提高產業鏈各環節的產品質量。
實現讓中國“油瓶子”裝中國油,為國家糧油安全護航,信陽市各有關部門責無旁貸,應充分挖掘本地油脂油料的增長潛力,在提升糧油自給率、充實糧油儲備上下功夫?;ㄉ鳛樵谥袊N植歷史長、適種范圍廣、種植技術成熟、加工技術領先、消費基礎牢固、國內產業鏈自主可控的傳統優質油料作物,應當盡早列入各級政府產業振興規劃,在政策層面重視花生產業地位,發掘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
當前,信陽市錨定“兩個確?!薄恕笆髴鹇浴保υ诋a業綠色崛起、鄉村振興扛旗上實現創新高質量發展,更應緊抓機遇,立足區域優勢,積極在優化升級本地花生產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探索花生產業鏈式融合發展的新路徑,讓傳統農業在新時代的“賽道”上打開特色化、科技化、產業化發展新局面,讓花生產業真正成為實現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