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產業組織形態,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要載體和動力引擎。實施強工業行動,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培育支撐力強、成長性好的先進產業集群,為全省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既要從戰略上統籌謀劃,也要從戰術上聚焦發力,扭住重點精準施策。
以全新視角優化產業發展布局。要充分發揮甘肅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找準“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細分行業賽道,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引領產業布局優化。要建立重點產業產能統計監測和預警機制,有效解決各地功能定位重疊、產業布局趨同、集聚效應不強、招商引資惡性競爭等問題,促進產業協調健康發展。
以鏈條思維謀劃嵌入國家重點產業體系。圍繞國家重點攻關的“卡脖子”技術,找準突破“進口替代”的領域和方向,制定技術攻關路線圖和任務書。研究制定全省產業發展規劃,合理引導投資方向,鼓勵發展先進產能和技術,集中政策要素支持重點產業集群發展。謀劃布局氫能、新型儲能、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領域,推動產業規劃、行動計劃、項目實施、要素保障有效銜接,推動產業技術顛覆性變革升級,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以行業一流為目標培育打造龍頭企業。要構建鏈群協同機制,推動“鏈主”企業、“鏈主”伙伴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培育產業集群骨干企業。依托中央在甘企業、省屬重點企業和民營企業龍頭,“一企一策”培育一批新的“四個500強”上榜企業,實現民營企業500強零的突破。聚焦石化、有色、冶金、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集群,優化骨干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支持骨干企業提升行業領導力。鼓勵骨干企業開展并購重組,支持企業間開展戰略合作和協同發展,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打造一流企業。
以協同模式推動建設產業集群。堅持把產業園區作為打造產業集群的優先區域,依托各級各類平臺載體,全面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能力,搶抓承接中東部產業轉移重要窗口期,建立協調落實機制,完善信息對接、權益分享、稅收分成體系,積極承接符合產業政策、環保政策、適合甘肅發展的延鏈補鏈項目。充分發揮要素成本、資源優勢,集中優質要素向園區配置,引導產業項目在園區落地投產。
以科技創新引領驅動產業集群創新。要建設高水平產業科技創新平臺,找準國家重點攻關方向與甘肅產業基礎優勢結合點,創建新能源、新材料、核產業.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優勢領域國家實驗室,組建生命科學、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等前沿領域省級創新平臺。加強以全國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的新型實驗室體系建設,推動產業創新平臺和創新型企業整合提升,擴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面,形成中國制造“甘肅創造”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