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初中語文新課改的推進,初中語文教師在構建語文課堂教學中應不斷變革教學理念與方法。立足新課程改革目標,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建成主題單元課堂教學,讓學生進入主題單元學習情境之中,進行深入閱讀與理解。本文基于初中語文教學,以主題單元為切入點,研究基于主題單元教學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價值和方法,希望切實助力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高效進行。
【關鍵詞】主題單元;初中語文;教學;價值
主題單元教學法重視將多篇語文內容進行整合,從而處理學生在既往閱讀中存在的語文知識銜接不當、單篇閱讀較吃力及學習資源分散問題,達到全方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標。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部分初中語文教師仍面臨對教材單元編排系統認知不足、單元教學目標了解不夠、教學活動設計不科學等問題。為此,教師迫切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并且從主題單元角度出發,科學合理地組織初中語文單元教學,讓學生更深層次地進行學習,從而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一、主題單元教學構建初中語文課堂的價值
(一)有利于強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如何在規定課時內,讓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正確的理解和應用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通過主題單元教學構建初中語文課堂,教師能從全局出發,統籌安排單元教學活動,提高單元課文學習效率。同時,也能有效地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從而顯著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傳統語文單篇教學無法滿足教學需求,不利于加快學生閱讀速度、提高效率和素養。相比之下,在主題單元教學下,教師能更充分地整合語文教材知識,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基于單元主題知識全面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果。初中語文教學都以單篇課文為中心,讓學生學習及掌握、運用課文內容,單元中各文本之間的聯系并不密切。在以主題單元為基礎進行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整合單元內的多篇文本,能讓學生的語文學習系統性得到增強,從而健全完整的單元知識結構,切實把握單元知識。
(二)有利于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工作持續推進,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已難以滿足學生高效率學習語文知識的現實需求。目前,以主題單元為基準進行語文教學,不僅能豐富語文教學活動、變革教學方法,還能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單元內的語文知識,這對綜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多元能力具有積極影響。可見,基于主題單元構建初中語文課堂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和質量意義重大,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創新初中語文主題單元教學模式。
二、主題單元教學構建初中語文課堂的策略
(一)確定主題單元結構,做好學習準備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主題單元教學法是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必要方法。因此,若要確保學生能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教師就需采用合適的、有效的主題單元教學方法。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是將重點放在對文章的分析和知識積累上,而忽略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導致學生過分依賴教師的安排和指導,不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自主性。然而,科學地使用主題單元教學模式,既可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也可使學生學習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主動地獲得和使用語文知識。應當指出的是,在以主題單元為基礎的初中語文教學指導中,學生可全面梳理單元知識結構,從而為后續的主題單元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八下“游記主題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表1指導學生區分每篇游記的內容,以便為主題單元學習做好充分準備,保證學生的游記類文本學習效果。
(二)創設主題單元任務,提升學習能力
教師基于主題單元教學構建初中語文課堂時,適當地為學生設置學習任務,能切實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感和能力。如今,在新課改大背景下,消除學科屏障,落實主題單元教學,可切實落實語文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對主題單元學習任務進行創新,能在課堂上對相關課堂學習任務進行設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圍繞主題單元任務進行探索性學習,激發每個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在主題單元課堂教學中,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既可加強學生參與度,又要切實激發學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況有明確的認知,并針對主題單元學習狀況,為學生制訂清晰的學習任務。例如,教授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時,這一單元是“童年世界主題單元”,教師以層層遞進的方式激發學生思維與探索精神。在實施主題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以下學習任務,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思考,深化對主題單元知識的理解和印象。
主題單元任務1:從三篇文章中找出與學生相關的形象,找出描述這一形象的句子。基于這一點,教師可以通過數學知識處理與學生有關的事件,厘清文本脈絡。
主題單元任務2:比較三篇文章,發現不同文章中的學生差異,繪制學生角色簡介圖,并從時代背景、文章內容等角度,分析產生這些不同的原因。
主題單元任務3:請學生以個人經驗為基礎編一張表格,列舉幾個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小故事。
主題單元任務4:根據自己的故事,在作品中構建角色,并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創作虛構的故事。
基于“童年世界主題單元”教學,教師構建讀寫結合的語文課堂,能讓學生在閱讀基礎上積累語文知識,并且高效率地完成主題單元學習任務。在此基礎上,了解本單元文本內容,學習構建童年故事的方法,并將所學習的閱讀知識運用到寫作中,讓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三)主題單元思辨讀寫,發展語文思維
在7~9年級階段,學生思辨能力逐步提升,能從多個角度觀察生活,發現多姿多彩的生活現象,抓住事物特征,為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在進行主題單元思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目標及表達需求,選擇合適的表現技巧,提取文章主要思想,并且能簡寫,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變換文體和表達方式,還能采用各種寫作方式進行創作。
例如,在教授讀寫聯動主題單元時,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程過程中,通過對百草園的描繪,可以看出作者對童年時代生活非常懷念。在本課程學習之際,學生掌握了一定詞匯和讀寫知識,能根據基礎寫作規范設計文章結構和主題句,但在寫作能力上還需進一步提高。在構建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聯動主題單元過程中,教師選擇《朝花夕拾》,要求學生探究魯迅的人生經歷,通過對主題單元內容的劃分,列出魯迅人生經歷的寫作提綱,再通讀“朝花夕拾”的其他章節,了解每個章節內容,根據題目將其分類,進而掌握寫閱讀心得的方法。基于這一認知,教師設計主題單元的延伸式任務,如圍繞“我最好的朋友”這一主題進行寫作,對主要任務行為、心理、表達等進行描寫。這樣一來,教師以讀為本,從名人作品中吸取經驗,可以說獲益良多,從選材結構到思想情感,再到人物性格的描寫都可以信手拈來。
(四)拓展主題單元內容,整合利用資源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只有突破課堂限制,有效地擴展課堂教學資源,才能保證單元主題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更好地發揮主題單元教學的作用。以九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來講,這一單元的主題可以確定為“青春年少”,所涵蓋的單元每一篇文章內容都比較深奧,蘊含著深刻含義,屬于“小說類型”文章。語文文本教學之際,教師要綜合分析和理解單元主題,指導學生能全面把握單元“青春年少”主題,對文本展開深層研究,掌握多篇文本之間的內在關聯,在此基礎上學生有機交流和充分合作,進而全面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語文單元學習思路更加明確,真正拓寬學生閱讀眼界,掌握魯迅、莫泊桑、曹文軒等有關作家的知識,提高學生文學品位和欣賞水平。
教師在展開主題單元教學過程中,以豐富的閱讀素材促進學生學習,讓課內閱讀資料與課外閱讀資源加以銜接,能讓學生的語文閱讀視野得到真正的拓展。同時,學生充分地分析主題單元內容,將一篇文本中的閱讀技巧應用到另一篇文本閱讀中,還能讓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遷移能力得以增長。因此,教師積極地采取主題單元教學方式,構建全新的閱讀教學格局,確保學生能通過主題單元進行學習,積累學生的閱讀量,保證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同步閱讀多篇文本,系統學習語文知識,這樣就可以促使其真正提高主題單元內容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不斷深化下,圍繞語文教學內容采用主題單元教學的手段,可以保證學生以單元為主線串聯多篇文本,系統學習和記憶初中語文教材知識,這對學生健全語文知識體系及發展語文綜合素養具有重大意義,可切實強化語文整體教學水平。在進行主題單元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和學習需求進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單元教學進行合理安排,適當地對單元教學進行總結、反思,發現單元教學中的缺陷,并對其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從而提高學生對主題單元語文學習的熱情,保證語文教學實效。
【參考文獻】
[1]孔文韜.初中語文主題單元整合閱讀課堂教學實施探索[J].華夏教師,2023(19):67-68.
[2]郭小梅.巧用單元主題教學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智力,2022(33):84-87.
[3]王艷慧.初中語文課堂主題閱讀教學實踐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14):6-7.
[4]陳小玲.主題式閱讀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好作文,2022(10):51-52.
[5]姚建平.初中語文課堂活動設計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